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石门乡小学校文光世邮编628456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运用典型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德育,塑造学生高尚品格的课程,通过恰当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实现学生是课堂主体而教师是课堂主导的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能较好的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格,理性的法制观念,成为未来合格的国家建设者。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方法

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的哈佛商学院所提倡的一种对培养与发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主张针对教学目标组织恰当的案例与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这一教学法不仅改变了以前传统教学以本为本、再从概念到概念的一类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而且还成为一种促使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实现在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教学方法比较死板。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改变这种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寻找突破,抛弃原来的那种照本宣科、一言堂教学、说教式的模式,代之以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当代青年特点的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新一轮课改的推动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特点,它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师讲解、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说教的模式。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提出疑问。这样学生就能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并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和法治理念,实现学生是课堂主体而教师是课堂主导的地位。

二、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案例运用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成“故事会”课,学生会迷失方向,只顾听案例而忽视了案例所折射出来的德育、法治理论。因此,教学中所引的案例应有的放矢,能与所授知识点紧密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事例的简单堆砌上。除此以外,我认为选用案例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正面性。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是应慎用、少用。

2.注重时效性。引用的案例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形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

3.注重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选案例应形象、生动、生活化、通俗化、适合学生的口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4.注重精确性。引用的案例应尽量真实具体,不宜胡编乱造,不能自圆其说。

5.注重现实性。引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中只要案例选用得恰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使一堂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变为主动地探讨研究,这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我们应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曹长德.教育学案例教学[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2]唐林生.思想政治理论综合案例教学[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的运用。

标签:;  ;  ;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