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及中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及中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膝骨性关节炎是与生物力学因素关系密切的一种疾病,力和力矩、冲量等力学参数的高低,影响着膝骨性关节炎的疾病进程,它们的测定对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对膝骨性关节炎在生物力学方面的客观化研究较少,且指标选取混乱。本研究运用先进的步态分析技术设备,选取足底各区受力时间百分比、单足支撑期参数、步角、足底各区压力峰值等指标,将膝关节炎患者的步态与正常青年人进行对照,初步探讨膝关节炎患者的步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进行评估,以期为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中医康复技术治疗该病的疗效评估治疗提供力学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比利时RSscan International公司的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40例年龄50-70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10名正常青年人行走时的步态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单足支撑期参数、步角、足底各分区压力峰值,分析膝关节炎患者与正常青年人自然行走过程中的的步态的异同,并总结出膝关节炎患者的步态特征。2.在研究1的基础上选取符合条件的左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例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组8例运用中医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症状体征进行JOA评分及步态测试,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疗效的差异。研究结果1.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百分比均高于正常青年组,两组足跟内外侧值差异尤为显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触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前足离地阶段时间百分比低于正常青年组,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高于正常青年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侧部区域压力峰值均较正常青年组降低。说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指标具有特征性,足跟部触地时间百分比、足跟触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及前足离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均与正常人有明显区别,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部位外侧肌肉活动和平衡能力控制都较正常年轻人弱。不同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之间步态特征也存在差异。2.在减轻步行时疼痛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疗效,且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上下楼梯、关节屈曲活动度方面的效果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对照组则不明显;其中治疗后关节的屈曲活动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消肿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在JOA总评分上,对照组在疗前疗后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步态指标上,两组足底各区受力时间百分比、单足支撑期参数和足底压力峰值都有改善,但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而治疗组步角的改善在治疗后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指标虽然具有诸多方面的改善,但并没有达到正常值。结论1.膝骨关节炎患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单足支撑期参数、步角、足底各分区压力峰值与健康青年人相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类型膝关节炎患者之间的步态特征也不相同,这对于该病的诊断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2.中医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效果,步态分析可用于该病疗效的评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步态分析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一) 步态分析概述
  • (二) 步态分析的方法
  • (三) 步态定量分析所用参数
  • (四) 步态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 (五) 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康复中的应用
  • 第二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 (一)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二) 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三) 目前研究的热点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态特征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 (四) 讨论
  • (五) 小结
  • 第二节 中医手法结合功能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的影响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案
  • (三) 观察项目与方法
  • (四)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五) 讨论
  • (六) 小结
  • 结语
  • 1. 研究成果与意义
  • 2. 创新性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二:膝关节JOA评分表
  • 附录三: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四: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保证响应时间百分比下的云中心资源优化配置[J]. 电信科学 2015(08)
    • [2].睡眠阶段与难治性癫癎的关系[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6(01)
    • [3].基于基址重定位的快速域名压缩算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0(01)
    • [4].回转窑内颗粒表面滚落过程数学模型及仿真分析[J]. 烧结球团 2008(06)
    • [5].“天链一号01星”对三类卫星中继性能仿真分析[J]. 全球定位系统 2008(06)
    • [6].工频电磁场对小鼠空间辨别记忆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03)
    • [7].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青年人步态的对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22)
    • [8].青年人生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相关因素[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30)
    • [9].食管远端平均夜间基线阻抗值的临床意义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09)
    •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2)
    • [11].高原列车司乘人员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7(06)
    • [12].失眠障碍患者不同亚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与客观睡眠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03)
    • [13].中老年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分析[J]. 广东医学 2012(15)
    • [14].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分析[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4(10)
    • [15].冠心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 当代医学 2011(31)
    • [16].美罗培南不同静脉输注方式对接受CVVH治疗患者超MIC时间百分比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10)
    • [17].百合抗焦虑物质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材 2009(01)
    • [18].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01)
    • [19].多导睡眠图监测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8(05)
    • [20].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及腹腔注射干预的影响[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2(05)
    • [21].城市公交司机进站操作特征对油耗影响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5(12)
    • [22].华法林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抗凝治疗124例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 2020(10)
    • [23].城区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模式与超重及肥胖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32)
    • [24].我院服用华法林患者抗凝治疗质量评价[J]. 中国药房 2016(15)
    • [25].打鼾强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05)
    • [26].蓄热体对多层建筑室内热环境的作用分析[J]. 太阳能学报 2013(08)
    • [27].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 疑难病杂志 2011(09)
    • [28].B站,困境与破局[J]. 中国广告 2019(09)
    • [29].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指数与足底压力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安徽医学 2015(11)
    • [30].槲皮素对丙泊酚麻醉术后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9)

    标签:;  ;  ;  ;  ;  

    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及中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