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的生命意识

论屈原的生命意识

论文摘要

屈原主要生活于战国末期楚国楚怀王和顷襄王两代,当时正是楚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面对复杂的内外形势,具有深深爱国情的屈原认识到了变法革新的重要性,因而成为楚国上流社会改革派的主力成员,与贵族保守派进行了一场顽强的对抗,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成自己的人生政治理想,由此他内心世界出现了一系列的生命体验,无论生命历经多少沧桑,他至死至终保持着一颗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楚国的消亡使他的政治人生理想破灭了,最终走上了自沉泪罗江的道路。自战国以降,屈原的精神就贯穿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论文中研究屈原,是寻找屈原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生命,从他自身的生命物质形态和生命情感出发,也就是看到他自身个性的方面,同时把个体生命融入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找出他生命观的价值所在,这也正是他精神的重要方面。生命是文学的主题,文学是人为的精神作品,生命又是人的物质形态与精神的统一,那么生命主题就是文学的核心。屈原具有坚定的生命意识,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坚持不懈地追求这种生命价值的实现。在这一追求中遭遇到现实阻碍和生命本身短暂消逝的双重阻力,使他产生了激越的生命情绪,并陷入痛苦的反思之中,在他的作品中也是反复陈述及表白自己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学术界讨论屈原的生命意识的篇章很多,但是我们知道对屈原生命意识整体性把握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论文从生命意识的内涵出发,在生命本体和生命价值的两方面对生命意识进行诠释,具化为时间意识、天命意识、死亡意识、挫折意识、爱国意识、理想意识,把这些意识归结在本体和价值两方面之中。这样给人一种整体的把握。为什么屈原会有如此强烈的生命意识呢?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给了他这个优势。内在因素主要由于他个人的思想和经历;外在因素主要指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儒家的影响,楚民族特有的民族气息以及战国时期大的政治背景,这些都促使屈原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理念。屈原是中国诗歌的奠基之人,他自身以及他在诗歌中呈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情感,而且屈原的生命意识为后世此母题的延续和发展起了奠基和先导作用,后代诗歌在这个方面日趋成熟,两汉大一统政体之下,屈原问题的再现,是屈原生命意识开始发展的起步,直至唐,生命意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元明清时期,由于异族与汉民族的交替统治,一些文人志士真正体会到屈原生命精神的意义,同样掀起了屈原生命意识的又一高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生命意识的内涵
  • 第二章 屈原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
  • 2.1 屈原生命本体观
  • 2.2 屈原生命价值观
  • 第三章 屈原生命意识产生的具体原因
  • 3.1 思想根源:儒家文化生命哲学
  • 3.2 文化背景:楚民族的生命气质
  • 3.3 自身因素:个人素质与后天修养
  • 3.4 历史条件:时代变革与政治动荡
  • 第四章 屈原生命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 4.1 汉贾谊对其生命意识的直接继承
  • 4.2 两汉以后屈原生命精神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论屈原的生命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