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

村民自治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大多数,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和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规定并影响着中国政治的发展。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是推动村民自治更好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对于维护我国政治稳定、促进我国政治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广大农民参与村民自治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总体来看,其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很不足,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村民自治中农民主体意识较弱有关。农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村民自治的运行自然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只有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参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才会大大促进村民自治的良好运行,实现村民自治又好又快地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村民自治为背景,以提高农民主体意识为核心,对当代中国农民参与村民自治主体意识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深入探讨了村民自治中制约农民主体意识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提高农民主体意识的对策措施。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农民主体意识培育概述,主要阐述了村民自治的含义、方式,村民自治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含义以及农民主体意识的确立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农民主体地位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提出要加强文化教育,加强民主法治教育,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强化农民的现代意识等对策措施;第三部分:分析了农民主体能力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提出要淡化政府“代理人”的角色,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行产业化经营等对策措施;第四部分:分析了农民主体价值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提出要加强政府引导,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农民积极努力,勤劳致富等对策措施;第五部分:分析了农民主体创新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提出农民要积极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发挥主人翁作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对策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目的和意义
  • (一) 目的
  • (二) 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
  •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农民主体意识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概述
  • (一) 村民自治的含义和内容
  • 1、村民自治的含义
  • 2、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 (二) 村民自治的当然主体——农民
  • (三) 村民自治中农民主体身份确立的重要标志——主体意识
  • (四) 农民主体意识的确立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意义
  • 注释
  • 二、农民主体地位的自觉意识的培养
  • (一) 农民主体地位自觉意识缺失的表现
  • 1、缺乏自主、自立意识,习惯于行政越权安排
  • 2、缺乏主体观念,漠视贿选现象
  • 3、缺乏权利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默认选举不公
  • 4、民主监督意识不强,导致腐败现象严重
  • (二) 农民主体地位自觉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 1、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 2、公民文化的严重缺失
  • 3、村民自治中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 (三) 提升农民主体地位自觉意识的对策
  •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
  • 2、加强民主法治、公民文化教育,改善农民"臣民心态"
  • 3、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村民的主体权利
  • 注释
  • 三、农民主体能力的自觉意识的培养
  • (一) 农民主体能力自觉意识不足的表现
  • 1、政府官员"包办",农民成了"旁观者"
  • 2、缺乏合作意识,无力改变政府或村委会的决策
  • 3、自组织能力差,造成主体能力不足
  • (二) 农民主体能力自觉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 1、传统宗族制度和伦理观念的影响
  • 2、分散的经营方式使农民组织性不强
  • 3、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使农民自我认同度较低
  • (三) 提高农民主体能力的自觉意识的对策
  • 1、加强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政策和知识的宣传
  • 2、完善法律法规,淡化政府"代理人"的角色
  • 3、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行产业化经营
  • 4、建设城乡一体的新体制,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自主意识
  • 注释
  • 四、农民主体价值自觉意识的培养
  • (一) 农民主体价值自觉意识缺失的表现
  • 1、农民主体价值观念的褊狭性
  • 2、保守型思维仍占主导
  • (二) 农民的主体价值自觉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 1、农村经济不发达
  • 2、农民收入相对较低
  • 3、传统文化的影响及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
  • (三) 增强农民主体价值自觉意识的对策
  • 1、政府引导,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 2、农民积极努力,勤劳致富
  • 3、加强教育,发展市场经济,改变保守的思维方式
  • 注释
  • 五、农民对村民自治的自觉认识和改造意识的培养
  • (一) 村民自治中农民自觉认识和改造意识缺失的表现
  • 1、农民对村民自治内容认知缺乏
  • 2、农民参与村民自治不充分或参与无效
  • (二) 村民自治中农民自觉认识和改造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 1、各级领导对农民的引导和培养不够重视
  • 2、知足常乐和盲从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三) 村民自治中农民自觉认识和改造意识培养的对策
  • 1、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不断完善村民自治
  • 2、提高领导对农民主体价值的认识,引导农民积极投入村民自治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村民自治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