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条斑紫菜壳孢子附着、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环境因子对条斑紫菜壳孢子附着、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海水比重、温度、光照条件对条斑紫菜壳孢子附着、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在培养的过程中观察记录了幼苗生长的历程,可以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中评价壳孢子附着、萌发、生长的标准同样可以应用到紫菜新品系的种质检测中。本文还研究了不同附着材料对壳孢子附着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条斑紫菜壳孢子的最佳附着基质,以期为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选择可替代附着材料和节省成本提供理论支持。1.壳孢子附着实验:研究发现在接种后24h和48h壳孢子附着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可见壳孢子附着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并且很可能在24h之内完成。海水比重1.022、温度20℃、光照强度27μmol/m2·s是条斑紫菜壳孢子的最适附着条件。2.不同材料附着实验:研究发现塑料培养皿(聚苯乙烯)的附着率略高于玻璃培养皿。维尼纶网绳的附着率是聚乙烯网绳的3倍多,由此可知在采苗期间,壳孢子大多是附着在维尼纶网绳上的。尼龙筛绢的附着率介于维尼纶网绳和聚乙烯网绳之间。3.壳孢子萌发、生长实验:(1)海水比重1.022-1.030、温度20℃、光照强度27-67.5μmol/m2·s为壳孢子适宜的萌发条件;(2)海水比重1.022、温度12-20℃、光照强度47.25μmol/m2·s为壳孢子幼苗的适宜生长条件。发现1.007是壳孢子的致死比重,在该比重下壳孢子短时间内吸水涨破死亡。幼苗对比重1.030的适应性要高于比重1.015。在无光条件下,壳孢子依然可以利用每天计数时的光照,连续生存14d;在6.75μmol/m2·s的低光照条件下,壳孢子幼苗生长缓慢;当光照在27-67.5μmol/m2·s范围内时,壳孢子幼苗生长状态良好,这表明光强27μmol/m2·s能够满足壳孢子幼苗正常生长的需要;光强47.25μmol/m2·s条件下幼苗的生长最快,是幼苗生长的最适光强;光强增加到67.5μmol/m2·s时,会对幼苗产生一定的伤害,苗损失达31.9%。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条斑紫菜的概述
  • 1.1.1 条斑紫菜的分类地位
  • 1.1.2 条斑紫菜的应用价值
  • 1.1.3 条斑紫菜的研究价值
  • 1.1.4 条斑紫菜的形态结构特征
  • 1.1.5 紫菜的生活史
  • 1.2 紫菜的养殖
  • 1.2.1 紫菜的养殖历史
  • 1.2.2 条斑紫菜的养殖
  • 1.3 紫菜壳孢子的研究
  • 1.3.1 壳孢子(Conchospore)
  • 1.3.2 壳孢子的结构
  • 1.3.3 壳孢子的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不同环境因子对壳孢子附着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器材
  • 2.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1.4 单因素实验的设置
  • 2.1.5 壳孢子的收集
  • 2.1.6 壳孢子的附着
  • 2.1.7 附着率的计算
  • 2.2 结果
  • 2.2.1 不同海水比重对壳孢子附着的影响
  • 2.2.2 不同温度对壳孢子附着的影响
  • 2.2.3 不同光照强度对壳孢子附着的影响
  • 2.3 讨论
  • 3. 不同附着材料对壳孢子附着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器材
  • 3.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1.4 壳孢子的收集
  • 3.1.5 统一计数面积
  • 3.1.6 壳孢子的附着
  • 3.2 结果
  • 3.2.1 统计结果
  • 3.2.2 显微观察结果
  • 3.3 讨论
  • 4. 不同环境因子对壳孢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器材
  • 4.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4.1.4 壳孢子的收集和附着
  • 4.1.5 萌发率的计算
  • 4.1.6 壳孢子的生长状况
  • 4.1.7 比生长速率的计算
  • 4.2 结果
  • 4.2.1 不同环境因子对壳孢子萌发的影响
  • 4.2.2 不同环境因子对壳孢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3 不同环境因子对幼苗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江苏出口条斑紫菜产业质量状况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1)
    • [2].江苏省条斑紫菜产业现状调研[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4(01)
    • [3].江苏成功培育首个条斑紫菜国家新品种[J]. 农村新技术 2015(07)
    • [4].渤海湾条斑紫菜养殖的初步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19(02)
    • [5].渤海湾条斑紫菜养殖的初步研究(英文)[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9(01)
    • [6].南通地区干条斑紫菜中砷、铝、铅、镉的污染情况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08)
    • [7].江苏条斑紫菜与栽培设施损失皆有赔偿[J]. 农家致富 2015(08)
    • [8].条斑紫菜产业现状及对其健康发展的思考[J]. 中国水产 2012(11)
    • [9].实现条斑紫菜有机化生产的途径和对策[J]. 中国水产 2008(07)
    • [10].温度和潮汐对条斑紫菜单孢子放散的影响[J].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1)
    • [11].条斑紫菜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04)
    • [12].条斑紫菜“苏通2号”[J]. 中国水产 2015(11)
    • [13].中国条斑紫菜产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海洋经济 2018(01)
    • [14].条斑紫菜育苗与养殖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2(01)
    • [15].条斑紫菜“苏通1号”[J]. 中国水产 2014(11)
    • [16].福建宁德霞浦县试养条斑紫菜获得成功[J]. 水产养殖 2014(03)
    • [17].条斑紫菜类囊体膜蛋白质组双向电泳研究方法[J]. 海洋科学 2014(03)
    • [18].条斑紫菜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J]. 海洋科学 2014(05)
    • [19].适用于条斑紫菜的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J]. 海洋科学 2013(05)
    • [20].条斑紫菜不同采收期总硒含量变化研究[J]. 水产养殖 2019(07)
    • [21].条斑紫菜叶状体不同区域光合活性的研究[J]. 海洋科学 2011(08)
    • [22].条斑紫菜脱落酸合成对高盐胁迫的响应及其对光合作用的保护[J]. 海洋科学 2018(11)
    • [23].海州湾条斑紫菜养殖对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J]. 海洋科学 2014(12)
    • [24].条斑紫菜育苗技术指要[J]. 水产养殖 2011(08)
    • [25].条斑紫菜育苗技术要点[J]. 科学养鱼 2011(09)
    • [26].条斑紫菜优良种质快速扩繁技术研究[J]. 中国水产 2010(05)
    • [27].南通市条斑紫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途径[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S1)
    • [28].条斑紫菜栽培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概述[J]. 中国水产 2016(01)
    • [29].条斑紫菜低覆盖度基因组草图分析[J]. 海洋科学 2011(06)
    • [30].条斑紫菜对潮霉素敏感性研究[J]. 大众科技 2018(11)

    标签:;  ;  ;  ;  ;  

    环境因子对条斑紫菜壳孢子附着、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