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抢劫罪问题研究

转化抢劫罪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转化抢劫罪属于一种特殊形态的抢劫罪,转化抢劫罪是指在实施盗窃、诈骗和抢夺的行为过程中或者在行为实施完毕后非法状态持续的特定期间内,行为人的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出现了与先行为不同的特定变化,让行为人整个行为的性质变得恶化,所以在法律评价中要以转化抢劫罪论罪处罚的情形。转化抢劫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进行判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怎么样判断转化抢劫罪,怎么样理解转化抢劫罪的适用条件,怎么样认识转化抢劫罪的犯罪形态,从而达到准确定罪量刑,目前还是刑法理论界和刑法司法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分析转化抢劫罪的认定要素。从抢劫罪的概念、特征、客观方面、主体方面、主观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明确了转化抢劫罪的认定过程。转化抢劫罪与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一定要从本质上区分开来。主体条件中认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可以构成转化抢劫罪的主体。本文在主观条件中强调行为人在实施暴力过程中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以至于导致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转化为抢劫的行为。本文在客观条件的分析中重点强调了“当场”和“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两个转化因素在转化抢劫罪中的重要作用。在转化抢劫罪的罪和非罪的划分过程中,本人认为“有限的肯定说”比较符合司法实践。第二部分:分析了转化抢劫罪的犯罪形态。分析了先行行为是否做为转化抢劫罪的判断标准。阐述了本文关于转化抢劫罪既遂、未遂标准的理解,以及对犯罪中止的分析。第三部分:在本部分讨论了转化抢劫罪在司法实践中疑难问题。主要是对转化抢劫罪中的“入户抢劫”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疑难情节进行分析,入户抢劫的‘户’如何理解,以及“交通工具”的范围,本部分还强调了转化抢劫罪中共犯问题如何理解。第四部分:在本部分中重点分析了现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转化抢劫的法律现状。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转化抢劫罪的规定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理念,违背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关于转化抢劫罪的规定模糊不清晰,在司法实践中操作困难,所以本文针对转化抢劫罪的前提条件、客观条件提出了建议,希望我国刑法中转化抢劫罪更加完善,在司法实践中更加准确的执行。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转化抢劫罪的认定
  • 1.1 转化抢劫罪的概念、特征
  • 1.1.1 转化抢劫罪的概念
  • 1.1.2 转化抢劫罪的特征
  • 1.2 转化抢劫罪的认定
  • 1.2.1 客观方面
  • 1.2.2 主体条件
  • 1.2.3 主观条件
  • 2 转化抢劫罪的犯罪形态
  • 2.1 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
  • 2.1.1 以前行为的犯罪做为的判断标准
  • 2.1.2 关于犯罪既遂未遂标准的理解
  • 2.2 犯罪中止
  • 2.2.1 中止的时间条件
  • 2.2.2 中止的主观条件
  • 2.2.3 中止的客观条件
  • 3 转化抢劫罪适用中疑难问题
  • 3.1 转化抢劫罪加重情节适用的认定
  • 3.1.1 有关"入户抢劫"情节的认定
  • 3.1.2 有关"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情节认定
  • 3.2 转化抢劫罪中共犯的问题
  • 3.2.1 有关"共同实施先行行为,部分实施后续行为"情况的共犯认定
  • 3.2.2 有关"未实施先行行为共同实施后续行为"情况的共犯认定
  • 4 转化抢劫罪立法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
  • 4.1 转化抢劫罪的立法现状分析
  • 4.2 转化抢劫罪的立法完善
  • 4.2.1 转化抢劫罪前提条件的立法完善
  • 4.2.2 转化抢劫罪客观条件的立法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侵犯人身为目的入户抢劫的判定[J]. 人民司法(案例) 2018(26)
    • [2].“入户抢劫”的几个难点问题[J]. 法制博览 2019(12)
    • [3].关于“入户抢劫”中“户”的辨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03)
    • [4].入户抢劫“户”的界定[J]. 法制博览 2018(29)
    • [5].论入户盗窃与入户抢劫中的“户”[J]. 学理论 2016(11)
    • [6].对“入户抢劫”中抢劫行为发生地点的探究[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4)
    • [7].“入户抢劫”量刑合理化的路径[J]. 法学杂志 2016(05)
    • [8].入户抢劫中入户目的非法性的理解[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 [9].也论入户抢劫的限制解释[J]. 中国案例法评论 2018(01)
    • [10].从一则案例谈“入户抢劫”目的之非法性[J]. 江淮法治 2011(18)
    • [11].论入户抢劫的认定[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4)
    • [12].试论进入学生宿舍抢劫能否构成“入户抢劫”[J]. 长治学院学报 2013(04)
    • [13].论入户抢劫中“户”的界定[J]. 知识经济 2013(22)
    • [14].入户抢劫中入户目的非法性的把握[J]. 人民司法 2011(22)
    • [15].“入户抢劫”之“户”的认定——以商住合一场所为视角[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1(11)
    • [16].入户抢劫构成与司法认定辩难[J]. 中国审判 2010(04)
    • [17].入户抢劫案件的定罪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09(28)
    • [18].入户抢劫之“户”的认定[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2)
    • [19].入户抢劫:“入”之二元无价值考量[J]. 中国检察官 2017(22)
    • [20].转化型入户抢劫的先行为探究[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03)
    • [21].进入宾馆抢劫不认定为“入户抢劫”[J]. 当代广西 2010(12)
    • [22].“入户抢劫”案件中司法解释的适用——基于宪法分析的视角[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6)
    • [23].“入户抢劫”若干问题司法认定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24].纠集外人对所租住的学生宿舍实施抢劫是否构成入户抢劫?[J]. 人民司法 2010(09)
    • [25].论个案事实在刑法规范解释中的作用——以《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入户抢劫”为分析视角[J]. 法学杂志 2009(01)
    • [26].他的行为是否构成入户抢劫[J]. 人大建设 2008(12)
    • [27].乔装租房入室抢劫能否界定为“入户抢劫”[J]. 中国检察官 2009(12)
    • [28].谎称嫖娼进卖淫女房屋抢劫的行为定性[J]. 人民司法(案例) 2016(08)
    • [29].抢劫他人的营业场所可否认定为入户抢劫[J]. 中国检察官 2010(06)
    • [30].论入户抢劫之“户”的认定[J]. 法制与经济 2015(19)

    标签:;  ;  ;  ;  

    转化抢劫罪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