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螺的趋光性和生姜杀螺效应研究

钉螺的趋光性和生姜杀螺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光照强度和光色对钉螺趋光性的影响目的研究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色的趋性。方法利用自制的趋光性装置,以正常的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为研究对象,用白炽灯为光源,光照强度梯度分别为50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3 500、4 000、4 500、5 000Lux;光色采用红、黄、绿、蓝四种颜色,光照强度皆为100Lux,对钉螺进行趋光性实验研究。结果钉螺在所设的白炽灯光照下均表现出正趋光性,当光照强度低于2 000Lux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趋光指数增大,光照强度为2 000Lux时趋光指数达到最大,在500Lux、1000Lux、1500Lux三个梯度下趋光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500Lux与2 000Lux两个梯度下趋光指数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光照强度大于2000Lux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趋光指数下降,在2500Lux、3000Lux和3500Lux三个梯度之间,钉螺的趋光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3500Lux与4000Lux之间趋光指数差异极明显(P<0.01)。钉螺在四种颜色光照强度下均表现为正趋光性。钉螺对绿光和红光的趋光指数具显著性差异(P<0.01),四种颜色光对钉螺的趋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绿光>蓝光>黄光>红光。结论钉螺在所设的白炽灯光照下均表现出正趋光性,当光照强度低于2000Lux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趋光指数增大,光照强度为2000Lux时趋光指数达到最大,光照强度大于2000Lux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趋光指数下降;钉螺对绿光和蓝光的趋光指数大于红光和黄光,四种颜色光对钉螺的趋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绿光>蓝光>黄光>红光。第二至第四部分生姜灭螺效应研究目的研究生姜对钉螺杀灭效应及杀螺机理,为探索新型的灭螺植物和生姜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钉螺浸杀试验观察经1g/L、2g/L、5g/L、10g/L和20g/L的生姜浸液浸泡24h、48h、72h和96h后钉螺的死亡率,并设清水对照组。螺卵影响试验,螺卵经0.25g/L、0.5g/L、1g/L、2.5g/L、5g/L和10g/L生姜浸液处理24h后,观察螺卵孵化率及螺卵形态学方面的变化,并设清水对照组。采取乙酸乙酯溶剂浸提法,抽提姜辣素粗提液,配制成5mg/L、10mg/L、20mg/L、40mg/L、80mg/L的浓度梯度的姜辣素溶液,用DMF为助溶剂,控制各浓度溶液中所含DMF均为1 ml/L,设DMF(1ml/L)及去氯清水为对照,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灭螺实验。生姜液对钉螺蛋白和DNA含量的影响实验,将钉螺投放入20g/L的生姜浸液中处理48h后,检测钉螺湿重蛋白和DNA的含量,以去氯水为对照。结果(1)钉螺死亡率随着生姜浸液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其中,实验中各浓度生姜浸液浸泡72h后钉螺的死亡率最小为56.7%,最大为100%;处理时间96h后,钉螺的死亡率均达到100%。(2)当生姜浸液浓度小与1g/L时,螺卵孵化率与清水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浓度为1g/L时,螺卵孵化率为56%,与0.5g/L、1g/L和清水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当生姜浸液浓度大于1g/L时,各组螺卵的孵化率均为0%,与清水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3)螺卵经浓度为0.25g/L和0.5g/L的生姜浸液浸泡24h后,镜下观察胚胎组织仍清晰可见,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当浓度为1g/L,胚胎开始出现显著变化,胚胎在卵膜内静止不动,且结构不清晰,胚胎组织颜色由黄褐色变为黑色。随着浓度的增高,胚胎组织变化越明显,并逐渐趋于崩解溃散。(4)随着姜辣素溶液浓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钉螺的死亡率递增。不同浓度处理48h后,钉螺的死亡率最低为53.3%,最高达100%,作用72h后,钉螺的死亡率大于等于90%,96h均达100%。而DMF(ml/L)和去氯水对照组未见钉螺死亡。(5)经浓度为20g/L生姜浸液浸泡48h后,钉螺蛋白含量减少率为25.8%,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DNA含量无明显减少,减少率仅为2.9%,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姜浸液对钉螺及螺卵有一定的毒杀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时间延长,钉螺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当生姜浸液浓度小于1g/L时,螺卵的孵化率和形态学无显著变化;当其浓度大于等于1g/L时,螺卵的孵化率和形态学发生显著变化;生姜姜辣素粗提液对钉螺有较好的杀灭作用,说明姜辣素中可能含有有效的灭螺化学成分;生姜浸液能影响钉螺的能量代谢,使钉螺湿重软体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但对DNA含量影响不明显。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光照强度和光色对钉螺趋光性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生姜液对钉螺及螺卵的杀灭效应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姜辣素粗提液灭螺效应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生姜对钉螺蛋白及 DNA 含量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缩写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运用证据权重与确定性系数合成模型进行钉螺-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9)
    • [2].模拟湖沼钉螺迁徙水网地区生长繁殖的适应性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04)
    • [3].微山湖子代钉螺血吸虫易感性现场实验[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04)
    • [4].钉螺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02)
    • [5].碳酸氢铵撒干粉覆盖黑色塑料地膜灭钉螺效果观察[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2(02)
    • [6].血吸虫病非疫区输入钉螺扩散和分布情况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01)
    • [7].铜和镉离子对湖北钉螺体内保护酶活力的影响[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03)
    • [8].1994~2009年安徽歙县残存钉螺复现趋势分析[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1(01)
    • [9].东洞庭湖区钉螺自然消亡与水位关系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03)
    • [10].具有杀灭钉螺活性的植物源天然产物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5(14)
    • [11].室内模拟沉螺池增设屏障阻抑钉螺上爬实验[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2(06)
    • [12].南水北调输水模式中相关因素对钉螺北移扩散的影响[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04)
    • [13].氯代水杨胺缓释颗粒剂杀灭钉螺效果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04)
    • [14].黄山市环境改造消灭残存钉螺效果观察[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9(01)
    • [15].钉螺自述[J]. 大自然 2009(04)
    • [16].残存钉螺观察及控制措施[J]. 中国热带医学 2008(01)
    • [17].2004~2015年湖南汉寿县垸内钉螺控制措施及效果分析[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02)
    • [18].相关物理因素影响氯硝柳胺杀灭钉螺的试验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8(05)
    • [19].难忘当年灭钉螺[J]. 文史博览 2018(04)
    • [20].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控制钉螺效果评价[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1(02)
    • [21].克氏原螯虾与钉螺[J]. 百科知识 2013(13)
    • [22].我国钉螺控制研究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10)
    • [23].安徽无为县沿江排灌(闸)站引水灌溉对钉螺向堤内扩散的调查[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1(02)
    • [24].四川省米易县氯硝柳胺杀灭残存钉螺效果观察[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0(11)
    • [25].丙烯基硫脲对钉螺成活及螺卵的影响[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08)
    • [26].关于沉螺池防螺效果评估标准的思考[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8(01)
    • [27].4种重金属离子对湖北钉螺的急性毒性作用[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02)
    • [28].日本血吸虫阳性钉螺和阴性钉螺组织切片对比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9].湖北钉螺种群结构动态变化的现场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04)
    • [30].2012-2016年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7(03)

    标签:;  ;  ;  ;  ;  ;  ;  

    钉螺的趋光性和生姜杀螺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