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前后及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用Philips iE33超声心动图诊断仪采集31例ASD患病儿童、46例VSD患病儿童及23例心脏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儿童的EDV、ESV、SV、EF、SD等参数评价他们相应的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并用Philips iE33超声心动图三维图像数据库QLab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于Cropping界面利用“Crop adjustment”键与“Plane adjustment”键进行切割,观测ASD和VSD的三维容积,然后进入多平面重建界面(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 MPR ),通过移动轴线显示ASD和VSD的容量变化。最后将相应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RT-3DE图像清晰、稳定,直观显示房、室间隔缺损的位置、类型、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果的毗邻关系。在心室容积测量和评价心功能方面提供了比2DE简便、可行、准确的新方法。(2)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23例正常儿童的房、室间隔均显示完整,检测心室容积和心功能均正常。(3)31例ASD术前或介入治疗前1周和术后1或介入治疗后1个月EDV、ESV、SV、EF参数其检测值有显著差异(P值<0.01),术前或介入治疗前1周和正常儿童EDV、ESV、SV、EF参数其检测值有显著差异(P值<0.01)。(4)33例VSD单向分流患儿的EDV、ESV、SV、EF参数术前1周和术后1个月检测值无显著差异(P值>0.01)(表4)。(5)13例VSD双向分流患儿的EDV、ESV、SV、EF参数术前1周和术后1个月检测值有显著差异(P值<0.01). 13例VSD双向分流的术后1个月和正常儿童EDV、ESV、SV、EF参数检测值有显著差异(P值<0.01)。(6)19例单向分流的VSD外科手术后1个月和正常儿童EDV、ESV、SV、EF参数检测值无显著差异(P值>0.01)。(表7)。(7)35例ASD/VSD介入治疗后1个月和正常儿童EDV、ESV、SV、EF参数检测值无显著差异(P值>0.01)。(8)19例单向分流的VSD外科手术后1个月和35例ASD/VSD介入治疗后1个月EDV、ESV、SV、EF参数检测值无显著差异(P值>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传统的二维超声相比能显示更多的房、室间隔的立体结构和房、室间隔缺损位置、形态,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间隔缺损信息,RT-3DE对心室收缩功能及在心室容积测量方面为临床提供了简便、可行、准确的新方法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