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云杉天然群体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川西云杉天然群体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论文摘要

川西云杉林是四川主要森林类型,是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特有森林植物群落,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由于长期大量采伐,川西云杉天然林种质资源丢失严重,要对现有川西云杉天然林进行科学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必须先研究川西云杉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该树种的遗传改良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在对川西云杉林分布区的地理生态因子等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随机抽取川西云杉12个天然群体,每群体采集拟似无亲缘关系的30个个体为实验材料,对球果、针叶、种鳞和种翅等共12个表型性状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川西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川西云杉球果、针叶、种鳞和种翅等4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5696、22.16%、12.61%和16.53%,球果和种鳞的性状稳定性较高。(2)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的变幅为11.27%~62.08%,均值为36.53%。群体间变异(36.53%)小于群体内变异(63.47%)。群体内表型变异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石渠(20.00%)>白玉(17.33%)>色达(16.06%)>乡城(16.03%)>炉霍(16.00%)>九龙(15.72%)>巴塘(15.57%)>道孚(15.41%)>新龙(15.07%)>理塘(14.87%)>雅江(14.85%)>康定(14.61%)。(3)川西云杉球果、针叶、种鳞和种翅表型性状的重复力分别为0.5318、0.4091、0.4593和0.3973,12个群体表型性状重复力均值从大到小排序,结果是:巴塘>九龙>炉霍>乡城>雅江>道孚>石渠>色达>理塘>新龙>白玉>康定。(4)川西云杉12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球果长、球果径、针叶长和种鳞长为川西云杉重要的表型性状。主要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温度(包括年均温、一月均温和七月均温)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关系。川西云杉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经度(球果和针叶)和纬度(种鳞和种翅)并存的单向变异模式。(5)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以把川西云杉12个群体分为3类。初步发现采种区的西部和西北部是川西云杉表型变异的分布中心。研究结果为川西云杉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川西北地区其它云杉属树种研究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表型多样性研究概述
  • 1.2 国外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国内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 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3.1 群体与个体抽样及试验材料采集
  • 2.3.2 性状测定方法
  • 2.3.3 统计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川西云杉群体间的形态变异特征
  • 3.2 川西云杉群体内的形态变异特征
  • 3.3 川西云杉表型性状的重复力
  • 3.4 川西云杉天然群体间表型分化
  • 3.5 川西云杉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3.6 川西云杉表型性状和采集点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
  • 3.7 川西云杉全分布区的地理因子相关性
  • 3.8 川西云杉群体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川西云杉的表型变异极其丰富
  • 4.2 川西云杉表型变异的梯度变异规律
  • 4.3 川西云杉的聚类划分区
  • 4.4 影响川西云杉表型变异的因子探讨
  • 4.5 川西云杉种质资源的保存
  • 4.6 川西云杉遗传改良
  • 4.7 研究技术路线初探
  • 5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川西云杉育苗技术要点探析[J]. 种子科技 2019(06)
    • [2].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川西云杉育苗造林技术[J]. 农家参谋 2020(02)
    • [3].川西云杉在高海拔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情况的调查[J]. 青海农林科技 2009(03)
    • [4].青海高寒地区川西云杉播种育苗试验[J]. 青海科技 2019(05)
    • [5].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对川西云杉幼苗氮和磷含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04)
    • [6].川西云杉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
    • [7].川西云杉几丁质酶基因PlCHI的克隆、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19(04)
    • [8].甘肃引种川西云杉和红皮云杉初报[J]. 甘肃林业科技 2019(02)
    • [9].川西云杉苗期生长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 2015(01)
    • [10].川西云杉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3)
    • [11].迪庆州川西云杉造林技术[J]. 林业调查规划 2012(01)
    • [12].川西云杉家系苗期性状遗传通径分析及综合选择[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7)
    • [13].青海省玛可河林区云杉林群落结构及组成特点分析[J]. 山东林业科技 2014(02)
    • [14].浅议川西云杉育苗技术[J]. 甘肃科技纵横 2008(06)
    • [15].川西云杉扦插育苗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02)
    • [16].川西云杉天然林分布特点和种内群体分化的初步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9)
    • [17].怒江上游河谷川西云杉树轮宽度指示的气候水文变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1)
    • [18].川西云杉扦插繁育及强化培育技术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07)
    • [19].4种云杉扦插育苗试验初报[J]. 林业科技 2008(05)
    • [20].川西云杉西藏75个家系选择研究[J]. 绿色科技 2015(10)
    • [21].川西云杉无性系苗期选育[J]. 林业科技开发 2012(03)
    • [22].立地条件对不同规格川西云杉造林效果影响分析[J]. 绿色科技 2020(09)
    • [23].四川省甘孜州松茸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08)
    • [24].中国西南地区川西云杉径向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变化(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06)
    • [25].川西云杉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09(02)
    • [26].雪藏催芽对川西云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J]. 种子科技 2020(12)
    • [27].西藏昌都地区川西云杉林木生长规律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5)
    • [28].川西云杉引种驯化及早期评价[J]. 林业实用技术 2014(05)
    • [29].摘芽处理对川西云杉采穗母树生长和穗条产量与质量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3)
    • [30].不同轻基质配方对川西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7(04)

    标签:;  ;  ;  ;  

    川西云杉天然群体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