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青海新式教育的变迁

民国时期青海新式教育的变迁

论文题目: 民国时期青海新式教育的变迁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专门史

作者: 田旺杰

导师: 王继光

关键词: 民国,青海,教育,变迁

文献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青海地处我国西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分布区域占青海全省的大部分,这些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宗教在青海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宗教教育与本文论述的近代教育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而且它们会在争夺生源的问题上发生矛盾,这势必增加了新式教育在青海推行的艰巨性。在政治上,民国时期青海进入了回族军阀统治时代,他们推行的各项措施无不打上军阀的烙印,教育也不例外,使民国时期的青海教育呈现出特殊的一面。以上地域、民族、宗教、政治诸因素,决定了民国时期的青海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艰难性、曲折性和特殊性。本文就是基于以上特点展开对民国时期青海新式教育研究的,全文从民族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民国时期青海教育机构和教育经费的来源及支出情况;民国时期青海近代教育的特点和影响几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青海教育。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意义、宗旨

二、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2、海外研究概况

三、基本材料

第一节 清朝末期的青海教育状况与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一、清朝末期的青海教育状况

二、青海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青海学校教育

一、民族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师范教育

四、职业教育

五、中学教育

六、高等教育

七、留学教育

第三节 民国时期青海教育机构及教育经费

一、民国时期青海教育机构

二、民国时期青海教育经费

第四节 民国时期青海近代新式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一、民国时期青海新式教育的特点

二、民国时期青海新式教育的影响

余论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附录:参考资料

一、参考论著

二、参考论文

后记

发布时间: 2008-06-13

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桐城派在安庆地区新式教育实践研究(1898-1927)[D]. 沈梦玲.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 [2].清末江浙地区乡绅兴办新式教育研究[D]. 王立.中共中央党校2009
  • [3].20世纪初叶邢台教育改革研究[D]. 赵紫娟.河北师范大学2012
  • [4].晚清新式学堂教育经费筹集问题研究[D]. 曹彦如.河北师范大学2008
  • [5].近代教育对经济的影响[D]. 燕大虎.复旦大学2009
  • [6].清末徽商捐资兴学与抗缴学捐述论[D]. 孟颖佼.安徽师范大学2013
  • [7].清末湖北州县教育改革述论[D]. 胡丽.华中师范大学2011
  • [8].清末“新政”时期锡良的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D]. 高洁.河北大学2010
  • [9].晚清新式学堂教师群体研究[D]. 吴洋.辽宁师范大学2012
  • [10].新式教育对现代中国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影响[D]. 吴怡频.浙江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民国时期青海回族军阀集团评述[D]. 孙国玲.兰州大学2008
  • [2].20世纪30年代西北行记与西北开发[D]. 解程姬.内蒙古大学2008
  • [3].1928-1937年山东省中等教育研究[D]. 王运明.首都师范大学2008
  • [4].活的记忆[D]. 杨莹雪.复旦大学2008
  • [5].汉代西北开发[D]. 袁建光.湖南师范大学2005
  • [6].20世纪30、40年代开发西北大潮中的边疆教育[D]. 聂春燕.四川大学2005
  • [7].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人口变迁研究[D]. 李红坦.兰州大学2006
  • [8].清末民初河湟回藏贸易变迁研究[D]. 勉卫忠.中央民族大学2006
  • [9].民国时期甘肃、青海回藏民族关系[D]. 马红艳.宁夏大学2003
  • [10].《诗经》男女春秋盛会与周代礼俗[D]. 董雪静.河北大学2003

标签:;  ;  ;  ;  

民国时期青海新式教育的变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