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电转换功能TiO2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具有光电转换功能TiO2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优异的光电转换及物化性能成为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研究热点,在光电子器件、环境污水处理、空气净化、防雾抗菌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与研究。在能量大于其禁带宽度的光照射下,二氧化钛产生电子与空穴对,光生电子迁移至材料的表面,使载流子有效分离,实现二氧化钛(TiO2)电极的光电转换。在环境保护方面,光生电子迁移产生的光生空穴的强氧化能力以及导带电子的还原能力使其能有效地氧化还原大部分有机物及一些金属离子,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研究和制备性能优良的功能性二氧化钛材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论文应用溶胶-凝胶法(Sol-gel),配合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具有优良性能敏化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电镜(HRTEM)、太阳能电池光谱测试系统等测试手段,对采用丝网印刷制备的敏化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的表面微观特征及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紫外光助合成的TiO2光催化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aser 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电镜(HRTEM)等测试手段,对光助合成的TiO2粉末进行结构测试,并与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相比,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上述二个方面为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源研究提供了积极的研究思路与方向,为解决可见光催化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染料敏化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表明,当TiO2胶体含量为15%,并且薄膜电极的厚度为7~9μm时,利用涂敷法制备的薄膜电极组装的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较好,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4.6%。在此基础上,将溶胶-凝胶法与丝网印刷技术相结合制备出了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通过对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的光电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利用乙基纤维素为增稠剂所制备的薄膜电极的性能相对比较优越,所组装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5.05%。在利用乙基纤维素做粘稠剂的基础上添加三种(AS、BT和C3)流平剂时,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均达到了5.27%。通过对TiO2的固含量、丝网目数、网印次数、水热时间、反应环境、烧结程序的控制等工艺参数的考察,确定了制备染料敏化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的最佳工艺参数。所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6.25%。在此基础之上,对染料敏化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的表面进行修饰,使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由处理前的5.27%增加到6.72%。将紫外光辐射引入到溶胶-凝胶法过程的溶胶阶段,紫外光的引入促进了TiO2从无定形态向锐钛矿相转变的晶型形成,在100℃的烧结温度就制得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催化剂,具有较小的粒径分布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显著地提高了锐钛矿颗粒的晶化程度。光助合成的TiO2复合型催化剂,在可见光区有明显的光谱响应,在可见光催化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分子,通过紫外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显示光助样品的催化活性比非光助样品明显的高。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出在合成与调控制备功能性TiO2半导体材料方面,利用传统溶胶-凝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将相关技术与传统溶胶-凝胶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有效地研究和应用开发TiO2半导体光电转化材料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半导体光电材料研究概况
  • 1.1.1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发展概况
  • 1.1.2 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机制
  • 2)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1.2 二氧化钛(TiO2)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
  • 1.3 光电转化技术及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4.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染料的研究进展
  • 1.4.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 1.4.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导电基底的研究进展
  • 1.4.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工作电极的研究进展
  • 1.4.5 溶胶—凝胶法与丝网印刷技术在电极制备中的应用
  • 2)光催化的研究现状'>1.5 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的研究现状
  • 2)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1.5.1 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2纳米粒子的特点及现状'>1.5.2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纳米粒子的特点及现状
  • 1.5.3 二氧化钛催化剂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 1.6 课题提出的设想和意义
  • 2薄膜电极制备工艺的研究'>第2章 纳晶敏化TiO2薄膜电极制备工艺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胶体溶液的制备'>2.1.2 TiO2胶体溶液的制备
  • 2多孔薄膜电极的制备'>2.1.3 染料敏化的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的制备
  • 2薄膜电极光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与结构表征'>2.2 纳晶TiO2薄膜电极光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与结构表征
  • 2.2.1 膜厚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2胶体含量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2.2.2 TiO2胶体含量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2.2.3 光电流-光电压曲线的测量
  • 2多孔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的测量'>2.2.4 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的测量
  • 2多孔薄膜电极微结构参数计算方法'>2.2.5 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微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 2多孔薄膜电极的表面形貌表征(SEM)'>2.2.6 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的表面形貌表征(SEM)
  • 2多孔薄膜电极的晶型分析'>2.2.7 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的晶型分析
  • 2薄膜电极性能的研究'>2.3 表面改性的对纳晶TiO2薄膜电极性能的研究
  • 2薄膜电极的TiCl4表面处理及其性能研究'>2.3.1 TiO2薄膜电极的TiCl4表面处理及其性能研究
  • 2薄膜电极性能的影响'>2.3.2 四特丁基吡啶表面修饰对TiO2薄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 2薄膜电极性能的影响'>2.3.3 表面复合修饰对TiO2薄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2薄膜电极的研究'>第3章 丝网印刷制备纳晶TiO2薄膜电极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2胶体溶液的制备'>3.1.1 丝网印刷TiO2胶体溶液的制备
  • 2多孔薄膜电极'>3.1.2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
  • 2薄膜电极性能的影响'>3.1.3 丝网印刷粘度调节剂的选取及对TiO2薄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 2多孔薄膜电极结构表征与分析'>3.2 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结构表征与分析
  • 2薄膜电极的比较'>3.2.1 丝网印刷与传统的涂敷法制备纳晶TiO2薄膜电极的比较
  • 2多孔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3.2.2 纳晶TiO2多孔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2多孔薄膜的晶型分析'>3.2.3 纳晶TiO2多孔薄膜的晶型分析
  • 2多孔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的因素分析'>3.3 影响丝网印刷制备纳晶TiO2多孔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的因素分析
  • 3.3.1 膜厚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2含量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3.3.2 丝网印刷胶体中TiO2含量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2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3.3.3 丝网目数对TiO2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
  • 2多孔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3.3.4 丝网印刷次数对TiO2多孔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
  • 2薄膜电极性能的影响'>3.3.5 溶液pH值对TiO2薄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 3.3.6 水热时间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章 光助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样品的制备
  • 4.1.2 反应器和光源的选择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粒子晶化程度的影响'>4.2.1 光助合成对锐钛矿型TiO2粒子晶化程度的影响
  • 2粒子大小的影响'>4.2.2 光助合成对锐钛矿TiO2粒子大小的影响
  • 2晶相形成的机理分析'>4.2.3 光助合成促进TiO2晶相形成的机理分析
  • 2催化活性的测定'>4.3 锐钛矿型TiO2催化活性的测定
  • 4.3.1 实验分析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具有光电转换功能TiO2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