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世界名城”

重塑“世界名城”

一、重塑“天下名州”(论文文献综述)

马鑫秀[1](2021)在《榆林市S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镇管理部门是目前我国是我国最基层的社会管理行政组织,乡镇管理涉及的都是基础性工作,在这些地区,基层工作成为社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乡镇公务员有的工作压力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的压力大很多,这是因为他们是乡镇工作的载体,他们的工作内容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变得更稳繁琐和复杂,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而他们在工作中承受的这些压力对他们生理、心理和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在工作当中的效率,又因为他们职业的特殊性,政府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压力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探索应对这些夜里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榆林市S县的乡镇公务员,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实地走访法进行研究。本文的中心是“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文章的具体行文脉络概述如下,首先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一研究的意义所在,其次概括国内外与此相似的研究文献,根据这些文献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分析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的特点。下一步便是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从六个方面来分析乡镇公务员工作压力的原因及其特点,再根据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武雷[3](2020)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绥德县老城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物资水平的日益富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地域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开始逐步向注重城市质量,整合城市功能等方向上发展,摒弃了之前一味追求城市数量建设的大拆大建式更新模式。然而在城市改造与更新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着由于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由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探索与挖掘,从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造成了历史建筑的与地域文化的丧失,出现旧城改造“千城一面”的现象。最终导致城市更新过程中部分历史建筑的丧失与毁坏。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已经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受到各个国家的政府、民众以及各个相关国际及地区组织的关注。建筑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遗产在具备文化遗产的普世价值和意义之外还因为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着直接、紧密的关联而显得更为重要。在城市更新进程下,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同国外的发展一样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几千年来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历史性建筑。对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及其再生作为对建筑遗产保护及其文化传承的诉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认可。但仍有许多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留下深刻足印的建筑遗产面临着保护和利用的迫切需求。位于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中游地区、陕西省北部偏东、无定河下游的绥德县,历史悠久,建置较早。绥德自古是“蛮汉交界”之地,是联接汉、羌、蒙、回等民族的枢纽和扼制南北东西的咽喉要道,很早就有“旱码头”之称。南关街区位于绥德县老城区的中心区域,是旧时绥德县城的核心区域。作为县城仅存为数不多的旧街区之一,南关街区见证了绥德县的时代变迁,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因此选取南关街区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对于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城区现存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绥德县老城区南关街区现存历史建筑进行走访和调研,并对其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进行必要性分析、需求分析、建筑遗产现状分析,着力提出南关街区现存历史建筑保护及景观改善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建筑保护与再生及景观改善的设计构想。最后提出老城区中历史建筑及街区保护与再生的建议,为其它的相关的老城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的推动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王森,李占祥,冯凌乐[4](2019)在《城市设计视角下陕北地区文化旅游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绥德名州文化旅游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旅游街区是近年来针对历史地段保护以及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以文化传承、观光旅游等为主要职能,对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文化片区。绥德名州文化旅游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设计为着眼点,针对街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发性管控指标与保护性引导指标的街区控制指标体系。同时,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街区历史街巷格局、文化传承发展、传统建筑更新等内容深入研究,提出"控规图则+风貌导则"的成果体系,实现对街区建设开发、有机更新、风貌控制的全覆盖。

封琳[5](2019)在《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汉画像石是精美的汉代石刻艺术品,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等特点,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绥德县位于陕西省的北部,东临黄河,是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石最多的地区。绥德汉画像石馆是专门展出汉画像石的博物馆,如何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使绥德汉画像石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紧跟时代的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陕北汉画像石的产生的社会背景、环境因素、汉画像石的用途和结构、制作工艺和雕刻技法、题材内容等,通过对陕西汉画像石馆进行调研,梳理了汉画像石馆的馆藏资源和展览布局特点,并对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们的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认知、需求现状、购买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国内外优秀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设计经验和营销模式,通过对优秀文创产品设计经验的借鉴,找到绥德汉画像石馆的文创产品的发展方向。最后对消费动机和目标人群的定位分析,从汉画像石馆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的定位,以实用化设计、图形符号化设计、系列化设计为基本设计原则,进行了设计实践,为绥德汉画像石馆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我国对博物馆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博物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年代,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未来博物馆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魏璐[6](2018)在《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8月,被誉为陕西“一号公路”的陕西省沿黄公路经过多年的建设正式通车。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古长城、白云山、党家村、司马迁祠、永坪革命旧址、梁家河知青旧址等沿线众多遗产点是中华文明、黄河文化、黄土文化、近现代革命历程的重要见证。文化遗产资源是陕西省沿黄公路周边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其历史沿革、文物价值、文化特色的重要依托。调查研究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是配合陕西省沿黄公路的建设和各项功能发挥的必要工作。通过调查了解陕西省沿黄公路周边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价值、展示利用现状等,更好地把握周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的方向和着力点,促进陕西省沿黄文化遗产资源与沿线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生态文化建设、扶贫开发等深入结合。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对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摸清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分布和保存现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分析,并提出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建议。本文的主体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沿黄公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背景和意义,现阶段对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第三部分具体调查研究沿线各市县文化遗产分布情况;第四部分通过评估,梳理出138处适合展示利用的文化遗产点,对其进行评估分级,并阐释了沿黄公路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了遗产点存在问题;第五部分提出对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王越[7](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高庆[8](2017)在《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研究 ——以荆州为例》文中认为荆州市于2007年制定了构建“人水和谐”城市的规划,之后,围绕建设“人水和谐”城市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2009年,荆州启动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2016年,荆州又适时推进了以创建国家级的“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为内容的“五城同创”工作。同时由于地处长江经济带“龙腰”位置,2011年,荆州还作出了实施“壮腰工程”的战略部署。与此同时,我们党和国家开始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习总书记在“十三五”发展目标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且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2014年,湖北省提出了促进改革发展的“三维纲要”:“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这些关于绿色、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及决策,对于荆州不仅是一种挑战,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发展的机遇。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重新审视荆州市人、水、城市发展三者发展关系,致力于建设人水和谐城市。针对当前的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污染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立足现在荆州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实情,利用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优势,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促进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本文的基本逻辑思路是:从荆州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及矛盾出发,从荆州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各方面要求出发,来分析其生态价值。再力图从其生态价值的各个方面,来提出荆州市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途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从分析全国水资源的情况和荆州的水资源现状出发,对人水和谐城市的“生态价值”概念进行思考和概括,再对建设人水和谐城市的生态价值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评析,以阐明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第2章:以荆州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规划为例,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阐明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内涵。第3章:从介绍、分析荆州人水和谐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机遇和现实问题出发,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讨论建设人水和谐城市的生态价值要求。第4章:立足于上文对于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内涵与要求的分析,从荆州市人水和谐城市的建设实践出发,归纳总结人水和谐城市的生态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张冬冬[9](2011)在《地域文化在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塑造城市个性与情感的后现代思潮影响下,数目庞大的地域性广场景观建设在国内应运而生,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真正地做到了源于传统而又独具创造的案例匮乏。在这样的地域文化建设浪潮中,不免造成简单搬用历史元素,重复使用,缺乏创造的泥潭之中。基于这一现状,作者回顾人类聚落、城市、广场建设史,从中西方广场产生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探索历史上优秀广场案例中地域文化的含义、及其体现。由此论证了广场景观演进中地域文化的变化性,并总结了广场中地域文化演进的动因。在此基础上,遴选了现当代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广场设计案例,从中总结了现代广场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狭义性与广义性,分析了现代广场地域文化产生的动因与新的体现形式,为创造新型地域文化广场提供参考,并总结发现现代广场设计中如欲避免简单搬用历史元素、重复使用形式手法,设计者必须注重塑造鲜明的主题。并进一步指出现代地域文化广场设计的包容性与多元性,功能手法多样化、低碳植配立体化、规划创新条理化、理念设计人性化将是新地域文化广场设计的发展方向。总结了新地域文化特色广场的设计方法与运用要点,最后作者通过自己的景观规划设计具体案例深入详实地阐述了以上设计思想、方法、要点在塑造富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广场中的运用。简而言之,本论文研究成果概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拓展对于地域文化的传统观念与认识,为积极探索广场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铺平道路。通过对各历史时期中外广场景观案例中地域文化艺术风格的对比研究,明确其“新地域文化”发展方向。丰富完善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内涵,解放设计中凝固的“地域文化”设计思路。

李森[10](2005)在《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青州佛教历史背景和政治地位研究。 本章研究对象包括青州佛教历史背景和政治地位两个问题。就青州佛教历史背景而言,一是揭示了佛教在青州的传播和兴衰历程——两晋十六国刘宋为佛教始传和初步发展时期;北魏北齐为佛教大发展和鼎盛时期;隋唐是佛教再度兴盛时期;宋元明清是佛教逐渐衰落时期。二是考察了青州古代寺院与僧人情况。关于青州的政治地位,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从宏观看,青州自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取代临淄上升为齐鲁大地的政治中心,迄至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被逐渐兴起的济南所代替,作为山东政治中心长达千年之久,有着辉煌显赫的政治地位。从微观看,在龙兴寺造像活动最为蓬勃发展的北齐时期,青州是高齐政权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青州城具有着北齐王朝第三大城市的地位。 第二章:龙兴寺历史研究。 本章是以龙兴寺历史沿革为中心的探讨,并对龙兴寺与青州城的地理关系进行考证。通过深挖和梳理龙兴寺史料,对该寺从萌芽到湮灭的历史沿革情况作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细的勾沉。龙兴寺自南朝刘宋元嘉二年(425年)创建佛堂肇始,迄至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被改作城隍庙为止,其间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会、元诸朝代,有着长达近千年的历史。龙兴寺作为寺院的基础是在刘宋泰始二年(466年)至北魏皇兴四年(470年)由佛堂、刘善明宅和七级寺僧人三者合而为一奠定的。北魏、东魏时期龙兴寺获得大发展,北齐达到鼎盛局面,号称“正东之甲寺”。唐代寺院规模庞大,建筑恢宏,为其第二次兴盛期。五代、北宋承袭唐朝余绪,仍不失根基雄厚的一方名刹地位。宋末金初之际,因屡遭战乱破坏,寺院渐趋式微。元末为兵火所毁,明初残存建筑被改作城隍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发现了北朝高门士族崔氏家族成员参与龙兴寺造像活动的重要事实;考介了寺院历史上颇有影响的高僧事迹;这座千年名刹是青州历代官员和信众进行佛事活动的最主要场所。龙兴寺从刘宋佛堂建立迄至唐末五代的500年间,一直地处青州城南郭中。从不迟于后唐废帝(934—936年)时,随着南郭地位上升为南城,

二、重塑“天下名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塑“天下名州”(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市S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乡镇公务员
        2.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
    (二)职业压力相关理论基础
        1.压力源学说
        2.马斯洛需求理论
        3.激励理论
        4.压力管理理论
三、榆林市S县乡镇公务员工作压力的现状
    (一)榆林市S县简介
    (二)榆林市S县乡镇公务员简介
    (三)榆林市S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现状的表现
        1.心理方面
        2.生理方面
        3.行为方面
四、探究榆林市S县乡镇公务员产生职业压力的原因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三)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1.社会层面
        2.组织层面
        3.个人层面
五、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层面
        1.重视外部因素影响,建立对乡镇公务员群体的合理期望
        2.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提高乡镇公务员的公众形象
        3.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心理支持
    (二)组织层面
        1.建立岗位说明书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内容
        2.畅通沟通渠道,健全职位晋升机制
        3.净化组织环境,营造和谐组织氛围
        4.完善薪酬体系,提升福利待遇
    (三)个人层面
        1.直面压力,及时进行心理调节
        2.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3.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4.强化时间管理,提升个人能力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调查问卷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绥德县老城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对象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城市更新”的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历史建筑
        1.4.2 保护
        1.4.3 再生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概述
    2.1 国外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
        2.1.1 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
        2.1.2 国外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
    2.2 我国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
        2.2.1 我国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历程
    2.3 相关理论研究
        2.3.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2.3.2 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理论研究
    2.4 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系、意义与价值
        2.4.1 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系
        2.4.2 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
        2.4.3 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的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更新下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实践分析
    3.1 基于历史名城保护更新视角下的实践
    3.2 基于街区空间恢复视角下的实践
        3.2.1 成都宽窄巷子保护与再生
        3.2.2 浙江台州海门老街保护与再生
    3.3 基于单组建筑保护视角下的实践
        3.3.1 浙江绍兴书圣故里尚德当铺保护与再生
        3.3.2 北京市白塔寺胡同院落保护与再生
    3.4 基于建筑再生融入城市环境视角下的实践
    3.5 基于四种保护视角下的实践引发的借鉴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绥德县老城区历史建筑的调研与分析
    4.1 绥德县发展概述
        4.1.1 绥德县概况
        4.1.2 绥德县历史发展沿革
        4.1.3 进行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的必要性
    4.2 调研对象的确定
    4.3 调研的方法与过程
        4.3.1 问卷调研情况
        4.3.2 半结构访谈结果概述
    4.4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发展需求分析
        4.4.1 旧城改造需求分析
        4.4.2 保护与再生利益相关者需求分析
        4.4.3 形成以“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文旅空间需求分析
        4.4.4 旅游经济增长需求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绥德县南关片区现存历史建筑分析
    5.1 所在区位分析
    5.2 对保护再生对象现存状态的分析
    5.3 保护再生对象具有的建筑遗产特点分析
    5.4 破坏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关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及再生的策略与原则
    6.1 南关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及再生的策略
        6.1.1 树立公共保护理念
        6.1.2 合理开发创新
        6.1.3 在保护中促成再生
        6.1.4 在保护的同时改善城市功能
    6.2 南关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及再生的原则
        6.2.1 绥德县老城区南关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6.2.2 绥德县老城区南关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方法
        6.2.3 绥德县老城区南关街区历史建筑周边景观及环境改善原则
        6.2.4 绥德县老城区南关街区历史建筑周边景观及环境保护方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绥德南关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再生及景观改善构想
    7.1 建筑修缮
        7.1.1 修缮相关法律与依据
        7.1.2 修缮范围
        7.1.3 修缮措施
        7.1.4 修缮原则
    7.2 历史建筑再生构想
    7.3 整体保护与再生设计
        7.3.1 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7.3.2 建筑风貌控制
        7.3.3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设计构想
    7.4 单体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
    7.5 历史建筑周边景观环境设计构想
        7.5.1 景观改善设计总体构想
        7.5.2 道路环境改善
        7.5.3 景观小品
        7.5.4 公共设施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城市设计视角下陕北地区文化旅游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绥德名州文化旅游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化旅游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2 案例研究——绥德名州文化旅游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1 街区概况
    2.2 街区历史格局现状
    2.3 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2.4 街区空间特征现状
        2.4.1 建筑界面缺乏秩序性
        2.4.2 核心公共空间丧失
        2.4.3 景观资源未充分利用
    2.5 面临问题与挑战
        2.5.1 人居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
        2.5.2 街巷空间杂乱、公共空间缺失
        2.5.3 文化多元融合、发展活力不足
3 城市设计
    3.1 工作路线
    3.2 设计理念
    3.3 城市设计要素
4 街区保护控制体系构建
    4.1 控制要素选择
        4.1.1 保护性引导指标
        4.1.2 开发性管控指标
    4.2 基于文化传承的标志重塑
    4.3 基于风貌传承的院落改造
    4.4 基于自然要素的景观界面构建
    4.5 基于历史要素活化的街巷空间整治
5 结语

(5)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博物馆
        1.3.2 文创产品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2 陕北汉画像石概述
    2.1 汉画像石的兴盛背景
        2.1.1 经济的发展
        2.1.2 社会政治背景
        2.1.3 思想文化背景
    2.2 陕北汉画像石的制作工艺和雕刻技法
    2.3 陕北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
        2.3.1 世俗生活类
        2.3.2 仙禽灵兽类
        2.3.3 抽象图案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3.1 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概述
    3.2 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资源梳理
        3.2.1 刻石资源
        3.2.2 文物资源
        3.2.3 地域文化资源
    3.3 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的现状分析
        3.3.1 开发现状
        3.3.2 需求现状
    3.4 目前绥德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经验分析
    4.1 国外案例
        4.1.1 大英博物馆
        4.1.2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4.2 国内案例
        4.2.1 台湾故宫博物院
        4.2.2 苏州博物馆
    4.3 本章小结
5 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开发探析
    5.1 绥德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的定位
        5.1.1 顾客需求定位
        5.1.2 目标人群定位
    5.2 绥德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开发理念与设计原则
        5.2.1 开发理念
        5.2.2 设计方法
    5.3 绥德汉画像石馆文创产品开发内容探析
    5.4 针对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的文创设计实践
        5.4.1 设计构想
        5.4.2 设计实践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方面
        1.2.2 文化遗产管理方面
        1.2.3 线性文化遗产研究方面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概述
    2.1 有关概念界定
        2.1.1 文物
        2.1.2 文物古迹
        2.1.3 文化遗产
    2.2 文物保护原则
        2.2.1 不改变文物原状
        2.2.2 最小干预
        2.2.3 可逆性与可再处理性
    2.3 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2.3.1 文物工作方针
        2.3.2 文物四有工作
        2.3.3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第三章 沿黄公路沿线各市县文化遗产资源调查
    3.1 榆林市
        3.1.1 府谷县
        3.1.2 神木市
        3.1.3 佳县
        3.1.4 吴堡县
        3.1.5 绥德县
        3.1.6 清涧县
    3.2 延安市
        3.2.1 延川县
        3.2.2 延长县
        3.2.3 宜川县
    3.3 韩城市
    3.4 渭南市
        3.4.1 合阳县
        3.4.2 大荔县
        3.4.3 潼关县
        3.4.4 华阴市
    3.5 调查小结
第四章 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资源评估分析
    4.1 文化遗产点梳理
        4.1.1 梳理标准
        4.1.1.1 不可移动文物梳理标准
        4.1.1.2 博物馆梳理标准
        4.1.2 梳理结果
    4.2 资源评估分级
        4.2.1 分级标准
        4.2.2 分级结果
    4.3 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4.4 文化遗产资源综合现状分析
        4.4.1 保存现状
        4.4.2 管理现状
        4.4.2.1 管理机构
        4.4.2.2 保护档案
        4.4.2.3 保护区划
        4.4.2.4 保护标志
        4.4.3 展示现状
第五章 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建议
    5.1 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加强文物管护水平
        5.1.1 做好文物本体保护工作
        5.1.2 继续落实“四有”工作
        5.1.3 尽快开展沿黄公路沿线整体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5.1.4 促进展示提升工作
        5.1.5 完善配套设施工作
        5.1.6 注重环境整治工作
    5.2 全面促进资源提升,展现文化遗产魅力
        5.2.1 一级资源点
        5.2.2 二级资源点
        5.2.3 三级资源点
    5.3 结合全域旅游,合理开发利用
        5.3.1 设计规划主题
        5.3.1.1 榆林段主题——边塞古韵·黄土信仰
        5.3.1.2 延安段主题——革命情怀·民俗文化
        5.3.1.3 韩城段主题——史记韩城·古建丰彩
        5.3.1.4 渭南段主题——魅力河山·三秦要道
        5.3.2 打造展示游线
        5.3.2.1 县域游线建议
        5.3.2.2 主题游线建议
        5.3.2.3 交通建设建议
    5.4 利用文物资源,助推精准扶贫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研究 ——以荆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二、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内涵
    (一)生态价值概念
    (二)人水和谐城市的生态哲学价值内涵
    (三)人水和谐城市的生态政治价值内涵
    (四)人水和谐城市的生态经济价值内涵
    (五)人水和谐城市的生态文化价值内涵
三、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要求
    (一)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哲学价值要求
    (二)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政治价值要求
    (三)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经济价值要求
    (四)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文化价值要求
四、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一)荆州市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政治价值实现路径
    (二)荆州市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经济价值实现路径
    (三)荆州市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文化价值实现路径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9)地域文化在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本课题的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 研究对象及其见解
        1.4.2 广义广场景观空间
    1.5 研究构思与方法
2 地域文化在广场中的演进与启示
    2.1 人类早期“广场”
        2.1.1 原始社会的“聚落广场”
        2.1.2 奴隶制社会的“高台广场”
        2.1.3 小结
    2.2 西方广场的类型与形式演进
        2.2.1 共和与专制角逐——古希腊、古罗马广场
        2.2.2 教会与市民对峙——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广场
        2.2.3 君权文化的极盛与瓦解——古典主义、洛可可与近代广场
        2.2.4 小结
    2.3 中国广场的类型与形式演进
        2.3.1 帝王政治广场——坛庙陵寝广场、宫殿广场、阅武广场
        2.3.2 街坊市民广场——城市寺庙广场、娱乐广场、集市广场
        2.3.3 乡村郊野广场——村头广场、祠庙广场
        2.3.4 小结
    2.4 广场演进史对地域文化运用的若干启示
        2.4.1 什么是地域文化
        2.4.2 广场中的地域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2.4.3 广场中的地域文化是否一成不变
        2.4.4 广场设计地域文化演进的动因
3 现当代优秀广场案例地域文化运用分析
    3.1 国外广场地域文化运用分析
        3.1.1 美国波特兰市系列广场
        3.1.2 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3.1.3 荷兰鹿特丹熟乌伯格广场
        3.1.4 美国西雅图联合银行大楼庭院广场
        3.1.5 美国洛杉矶诺基亚广场
        3.1.6 西班牙贝尼多姆海滨步行道广场
        3.1.7 纽约高架铁路空中公园广场
    3.2 国内广场地域文化运用分析
        3.2.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广场
        3.2.2 北京市商务中心区(CBD)中心公园广场
        3.2.3 北京中华世纪坛广场
        3.2.4 西安市大雁塔广场绿地体系
        3.2.5 西安市钟鼓楼广场
        3.2.6 南京市汉中门广场
        3.2.7 焦作市缝山针公园广场
    3.3 现当代广场对地域文化运用的若干启示
        3.3.1 地域文化的“狭义”与“广义”
        3.3.2 现当代广场中地域文化新的形成动因
        3.3.3 现当代广场中地域文化的新体现
        3.3.4 现当代地域性广场设计需要鲜明主题
4 “新地域文化”的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4.1 “新地域文化”的定义与包容性
        4.1.1 “新地域文化”的定义
        4.1.2 “新地域文化”的包容性
    4.2 “新地域文化”特色的广场设计的发展趋向
        4.2.1 功能、手法多样化
        4.2.2 低碳、植配立体化
        4.2.3 规划、创新条理化
        4.2.4 理念、设计人情化
    4.3 “新地域文化”特色的广场设计的创作方法
        4.3.1 结合实地场地条件
        4.3.2 分析设计服务对象
        4.3.3 确立主题构思
        4.3.4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4 “新地域文化”的运用要点
        4.4.1 注重广场景观设计的整体性
        4.4.2 地域文化运用的美感
5 新地域文化在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探索与运用
    5.1 融合异域文化的新地域文化庭院广场设计
        5.1.1 灵感来源
        5.1.2 主题对位
        5.1.3 艺术融合
        5.1.4 设计中的问题
        5.1.5 设计后的心得
        5.1.6 小节
        项目附录
    5.2 融合历史文化的新地域文化桥头广场及其建筑设计
        5.2.1 首次接触
        5.2.2 场地调研分析
        5.2.3 历史文化遗存分析利用
        5.2.4 五套方案创意构思与设计比较
        5.2.5 张锦秋院士指导意见
        5.2.6 方案设计的深化与解析
        5.2.7 设计中的问题
        5.2.8 设计后的心得
        5.2.9 小节
        项目附录
    5.3 融合民俗与低碳文化的新地域文化景区广场规划
        5.3.1 景区及广场黄土低碳景观含义与“蓝绿黄”三色景观体系
        5.3.2 景区及广场“蓝绿黄”三色景观体系的意义
        5.3.3 景区及广场“蓝绿黄”三色景观体系的构建
        5.3.4 设计中的问题
        5.3.5 设计后的心得
        5.3.6 小节
        项目附录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索引
附录 硕士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
    (一)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二) 相关荣获奖项
    (三) 相关项目工程实践

(10)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概况
    二、学术界对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三、本文结构与主要学术心得
第一章 青州佛教历史背景和政治地位研究
    第一节 青州的佛教历史背景
        一、佛教在青州的传播和兴衰
        二、青州古代的寺院与僧人
    第二节 青州的政治地位
        一、历史上青州政治地位分析
        二、北齐时期青州政治地位再分析
第二章 龙兴寺历史研究
    第一节 龙兴寺历史沿革
        一、龙兴寺的创建
        二、龙兴寺的发展
        三、龙兴寺的鼎盛
        四、龙兴寺兴盛局面的保持
        五、龙兴寺的衰落和废毁
    第二节 龙兴寺与青州城的地理关系
        一、刘宋至唐末五代龙兴寺处于青州东阳城南郭内
        二、唐末五代至元末龙兴寺处于青州城中
第三章 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题材研究
    第一节 北魏、东魏造像题材
        一、弥勒佛像
        二、释迦佛像
        三、西方三圣像
        四、飞天、荷莲、龙、塔
    第二节 北齐造像题材
        一、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
        二、西方三圣像
        三、弥勒佛像
        四、卢舍那佛像及卢舍那法界人中像
        五、观世音菩萨像
        六、太子思惟菩萨像
第四章 龙兴寺背屏式造像典型艺术研究
    第一节 倒龙
        一、倒龙名称考证
        二、倒龙形象大量出现的原因
        三、倒龙在背屏式造像中的位置和形状
    第二节 宝塔
        一、宝塔命名
        二、宝塔形象大量出现的原因
        三、宝塔在背屏式造像中的形制
    第三节 倒龙和宝塔艺术形象的来源与延续
        一、倒龙和宝塔艺术形象的来源
        二、倒龙和宝塔艺术形象的延续
第五章 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若干问题研究
    第一节 窖藏造像的性质应是安葬佛像
    第二节 窖藏造像不全为龙兴寺内佛像
    第三节 窖藏造像贴金彩绘并非均系北朝所施
    第四节 北齐笈多式佛像艺术应从海路由域外直传青州
    第五节 对窖藏造像残破原因的再认识
附录
    一、龙兴寺历史编年及大事记
    二、北齐《司空公青州刺史临淮王像碑》
    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龙兴寺部分
    四、北宋《青州龙兴寺重修中佛殿记》
    五、龙兴寺已拼对粘接石造像登计表
参考文献
附表目录
    表一 龙兴寺造像数量统计表
    表二 青州古代寺院一览表
    表三 青州籍古代僧人一览表
    表四 古代外地曾至青州僧人一览表
    表五 龙兴寺及与其有关的古代僧人一览表
    表六 与龙兴寺有关的历史人物一览表
    表七 龙兴寺历代文物一览表
附图目录
    图一 龙兴寺窖藏坑位置示意图
    图二 龙兴寺窖藏坑全景
    图三 龙兴寺造像在窖藏坑内的放置情况
    图四 龙兴寺造像残破情况
    图五 龙兴寺造像朝代比率图
    图六 龙兴寺造像质地比率图
    图七 龙兴寺造像形制比率图
    图八 龙兴寺造像断茬面新旧程度比率图
    图九 北齐贴金彩绘单体立佛像
    图十 北齐贴金彩绘单体立佛像
    图十一 北魏太昌元年(532年)惠照造弥勒像
    图十二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邢长振造释迦像
    图十三 北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十四 北魏太昌元年(532年)惠照造弥勒像倒龙
    图十五 北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倒龙摹本
    图十六 北魏—东魏贴金彩绘造像背屏
    图十七 北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十八 北魏—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十九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二十 主尊左侧倒龙
    图二一 主尊右侧倒龙
    图二二 主尊与左胁侍之间倒龙
    图二三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二四 北齐象戏图
    图二五 北齐轿乘图
    图二六 东魏贴金彩绘造像背屏局部
    图二七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宝塔摹本
    图二八 东魏彩绘造像背屏
    图二九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三十 宝塔
    图三一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宝塔摹本
    图三二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三三 宝塔
    图三四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三五 宝塔摹本
    图三六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邢长振造释迦像宝塔
    图三七 东魏彩绘佛像摹本
    图三八 宝塔摹本
    图三九 北魏正光三年(522年)魏氏造释迦三尊像
    图四十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法想造弥勒三尊像
    图四一 北魏田延和等36人造佛菩萨三尊像
    图四二 梁天监十年(511年)王州子造一佛四菩萨五尊像摹本
    图四三 北齐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四四 北齐贴金彩绘佛菩萨弟子五尊像
    图四五 北齐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四六 北齐彩绘佛菩萨像背屏局部
    图四七 唐贴金彩绘龛式造像
    图四八 唐阎伯能造佛菩萨弟子五尊像
    图四九 隋段怀穆建伽蓝残碑拓片
    图五十 隋仁寿元年(601年)舍利塔下铭石刻拓片
    图五一 北齐天保九年(558年)崔氏宗门宝塔之颂石刻拓片
    图五二 大齐碑碑阴摹刻唐李邕书龙兴寺额
    图五三 后晋天福五年(940年)龙兴寺香炉座题记拓片
    图五四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韩小华造像题记
    图五五 北魏永安三年(530年)贾淑姿造像题记
    图五六 北魏风格造像残题记
    图五七 北魏太昌元年(532年)惠照造像题记
    图五八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邢长振造像题记
    图五九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智明造像题记
    图六十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韩小华造弥勒像
    图六一 北魏风格造像
    图六二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智明造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六三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六四 北齐天保四年(553年)郭虎造释迦多宝陶像
    图六五 驼山第2窟菩萨头像摹本
    图六六 北齐彩绘佛坐像
    图六七 北齐贴金彩绘佛坐像
    图六八 北齐彩绘佛像
    图六九 北齐彩绘佛像
    图七十 甘肃庄浪县龙眼山北魏晚期摩崖三世佛像摹本
    图七一 北齐贴金彩绘卢舍那法界人中像
    图七二 卢舍那佛说法图
    图七三 卢舍那法界人中像右胸部胡人
    图七四 北齐贴金彩绘卢舍那法界人中像
    图七五 卢舍那佛说法图
    图七六 北齐线刻人中像
    图七七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七八 冠中佚头化佛
    图七九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八十 冠中佚头化佛
    图八一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八二 冠中残化佛腿
    图八三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八四 北朝单体菩萨立像
    图八五 北齐贴金彩绘太子思惟菩萨像
    图八六 北齐贴金彩绘太子思惟菩萨像
    图八七 东魏彩绘右胁侍菩萨像
    图八八 东魏彩绘菩萨像
    图八九 北齐贴金彩绘佛像
    图九十 北齐彩绘菩萨像
    图九一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九二 北齐贴金彩绘佛像
    图九三 北齐笈多艺术风格佛头像
    图九四 足部断茬面新旧状况对比
    图九五 臂部断茬面新旧状况对比
    图九六 臂部断茬面新旧状况对比
    图九七 各类断茬面新旧状况对比
    图九八 北魏—东魏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九九 北魏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一00 北魏—东魏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一0一 北魏—东魏左胁侍菩萨像局部
    图一0二 北齐彩绘佛像
    图一0三 北魏永安三年(530年)贾淑姿造佛菩萨三尊像
    图一0四 北魏贴金彩绘佛像
    图一0五 北齐贴金彩绘佛像
    图一0六 北齐彩绘佛像
    图一0七 北齐贴金彩绘佛坐像
    图一0八 北齐贴金彩绘佛坐像
    图一0九 北齐贴金彩绘佛像
    图一一0 击鼻情况
    图一一一 碎手断臂情况
    图一一二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像
    图一一三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图一一四 北魏贴金彩绘佛像
    图一一五 北齐商谈图
    图一一六 北齐武平四年(573年)《司空公青州刺史临淮王像碑》
    图一一七 唐盘龙残石柱
    图一一八 唐鸱吻残件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学术论着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重塑“天下名州”(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市S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压力管理研究[D]. 马鑫秀. 延安大学, 2021(12)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绥德县老城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D]. 武雷. 西藏大学, 2020(02)
  • [4]城市设计视角下陕北地区文化旅游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绥德名州文化旅游街区为例[J]. 王森,李占祥,冯凌乐. 城市发展研究, 2019(S1)
  • [5]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封琳.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6]沿黄公路沿线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研究[D]. 魏璐. 西北大学, 2018(01)
  • [7]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研究 ——以荆州为例[D]. 高庆. 长江大学, 2017(02)
  • [9]地域文化在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张冬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 [10]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D]. 李森. 山东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重塑“世界名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