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邓海蓉重庆市江津区朱杨小学校

龚亮重庆市江津区朱杨中学

摘要:《科学》是三年级重要的课程课程之一,实验是此阶段学生对科学课最大的期盼,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三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教学理念

《科学》是三年级重要的课程之一,看到“科学”两个字,不少刚进入三年级学生就会觉得科学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遥不可及,从而对科学课产生一种畏惧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科学课有浅显的认识,他们知道科学课会做实验,而做实验能让他们自己动手,他们有机会“玩”,所以对科学课有更多的期望。

一、关注科学教师实验课堂教学理念

1.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正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科学课是一门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科,学生们将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建构体验。从三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他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片面地理解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只会使我们的实验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需要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给予充足的时间、引发矛盾冲突,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去创造,真正体现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性同等重要,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可是,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把材料分给小组之后,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前的讨论和交流,实验方案的制定和设计,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自己去观察,于是课堂上一片“翻天覆地”,“热闹”非凡,实验效果可想而知,给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收效甚微,效率低下,更何谈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些做法,其实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片面的理解,表面上是让学生获得了一种自主的权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自主。

2.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探究学习的实质性。

探究性学习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在科学课中,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是,作为科学老师的我们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管难易,凡事必究,形成了探究性学习的口号化、普适化、表面化三大问题。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的科学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已有了一些体验,并不是任何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那些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多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和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通过讲解以及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能弄懂,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花时间去探究了,无需探究的东西、没有探究价值的东西,一味地去探究,只会是本末倒置,导致探究的浅层化、表面化和形式化,也会降低学生对科学实验学习的兴趣。

二、关注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1.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验课堂上,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来,是我们科学老师一直努力追求的课堂效果。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表现出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不同,总免不了有些学生在实验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别的同学在做实验,他们却在玩。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会让这部分学生对科学课失去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点措施:一是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这样,学生对实验更有期待,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再由实验室提供,教师在准备的时候要多准备,为人人参与实验提供保障。二是实验课堂上的分组老师要明确每个同学的任务,实现人人有有事做,不给学生溜号的机会。我们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当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节两节课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从课堂的点滴入手,久而久之,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能得到发展。

2.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都能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全,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亮,语言清晰,条理性强。这些要求在科学探究学习的课堂环境中尤为重要,所以,要想养成学生说的习惯,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说的机会。既要让能力强的学生说,也要让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差的学生说,通过个人说,小组说,全班说等各种形式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和胆量。对于说得好的,要予以肯定和表扬,说得不理想的,也要进行鼓励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变课堂上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少数人说为多数人说;把自主学习的气氛在课堂上体现出来。

3.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三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科学课的重要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自主发问中开启学生的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不敢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问,而是采取提问,通过预先埋设一个个想当然的问题,让学生往套里钻。有这样的做法无非源于两种心态:一是担心学生口无遮拦的发问,会搅乱自己美好的教学设计,二是害怕自己无力解答学生的问题,导致尴尬局面的出现。可我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首先课堂教学不是演戏、作秀,它应以真实的面貌呈现,学生打乱了教学设计又何妨,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及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亦属正常现象,向其他学生求救,或者课后查阅资料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对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理本身就是尊重事实的态度体现。因此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同样一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实验设计中活跃学生的思维。

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科学实验前,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历实验设计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要让他们从现在开始各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3]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郁波.三年级科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小学科学网.http://www.Xxkx.Cn.

[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7]hh.加拿大1-8年级科学与技木课程标准(2007修订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06

[8]约翰.D.布兰思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标签:;  ;  ;  

浅谈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