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时空·存在 ——析解城市文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城市·时空·存在 ——析解城市文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论文摘要

在朝向现代性及后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正日益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城市文化研究在西方已经较多,较早的代表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令社会学家印象深刻的是他认为都市生活在节奏、频率和人际交往空间范围诸方面与乡村生活大为不同,其影响及于人的感知、心理和行为,从而导致迥异于乡村人格的都市人格。他的“都市及精神生活”一文,被公认是开都市研究先河之作。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界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以城市为核心的中国区域现代化进程当中,社会各部门协调的发展以及隐匿于此后人的完整精神状态、生存境遇和社会公正等问题。我们必须深入考察我们的文化(或艺术)到底只是发生在这个城市还是属于这个城市。它们与城市本身有什么样的关系,城市文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又有怎样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亟待深刻研究的问题。从文化研究的方法起始,我们可以以某个大都市作为个案研究,也可以从中西城市比较着手进行研究,亦可以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分析城市文化的时间、空间、精神存在的表征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深层联系。本文将从这个基本问题入手,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更多地列举中国城市的实例,析解城市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其本质上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到底有何纵深关联。现代城市是人类以区别与乡村的自然生存方式积淀而成的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壁垒,是人类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集中营,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展示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所以在城市中产生聚变,正是因为工业革命作为现代文明的起点,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法理城市的启蒙理性作为现代性在城市中呈现的基础;以及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乡村人”转化为“城市人”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展现着城市文化的时间、空间、精神存在的内容。现代城市文化中,时间性表述是作为历史主题的历时性、前进的方向性与标准化的显现,速度成为其表征,最终造成了两种结局:一种是工具理性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高度物质化、现代化的城市面貌;而另一种结果则是速度带给现代城市居民的一种瞬时感,从而造成的心理紧张和困惑感。此时的空间性表达在结构化与距离化的互构中相映成章。而其精神性表现以个人主体性的城市内心为其精神本质,以矛盾悖论的城市话语作为其精神表征。在后现代城市文化中,其时间性表述以“闲暇时间”的急速扩展为根源,以“时光隧道”的时间自由为表征,传达着后现代城市的时间概念。而空间言说则在由电子技术带来的影视媒介和电子媒介当中传达着虚幻空间感和碎片化空间感。随着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崩塌,其城市文化以游戏文本为存在本质,以解构的行动与被构的消费作为其存在表征,彰显着后现代性与城市文化纵橫捭阖的关联。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城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文化载体
  • (一) 城市为何
  • (二) 城市理论研究的进路
  • (三) 城市与文化的互动
  • (四)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城市中何以聚变
  • 二、城市文化与现代性
  • (一) 现代性内涵
  • (二) 现代城市的时间性表述
  • 1、作为历史主题的历时性
  • 2、方向性与标准化
  • 3、速度作为表征
  • 4、两种结局
  • (三) 现代城市的空间性表达
  • 1、结构化
  • 2、距离化
  • (四) 现代城市的精神性表现
  • 1、精神本质──个人主体性的城市内心
  • 2、精神表征──矛盾悖论的城市话语
  • 三、城市文化与后现代性
  • (一) 后现代性内涵
  • (二) 后现代城市的时间性表述
  • 1、根源──“闲暇时间”的急速扩展
  • 2、表征──“时光隧道”的时间自由
  • (三) 后现代城市的空间性表达
  • 1、虚幻空间感
  • 2、碎片化空间感
  • (四) 后现代城市的精神性表现
  • 1、存在本质─主体性哲学崩塌后的游戏文本
  • 2、存在表征──解构的行为与被构的消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城市·时空·存在 ——析解城市文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