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产地适应性分析及基于成分分析的采收加工方法研究

川贝母产地适应性分析及基于成分分析的采收加工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 D.Don)是历版《中国药典》记载的川贝母药材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已成为濒危植物。为缓解资源紧缺的压力,于川贝母的适生地进行野生抚育是有效途径之一,而野生抚育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其适宜区。另外,对已有药用植物的充分利用也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成部分。采收加工是原生植物转变为合格药材的重要环节,适宜采收期和加工方法是保证药材品质、充分利用药材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进行川贝母采收加工技术的相关研究也非常必要。目的:以卷叶贝母为受试对象,对其进行产地适应性分析与适宜采收期、加工技术的研究,旨在为实现川贝母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药产地适应性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Ⅰ)为技术依托,对川贝母(F.cirrahosa)的产地适应性进行分析;在进行产地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川贝母野生分布区(原生起源中心)的抚育川贝母进行适宜采收期和加工干燥方法的研究。本文采用酸性染枓比色法,选择414nm作为测定波长,以西贝素作为对照,对不同川贝母样品进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并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各样品中的单休生物——贝母辛的含量。结果:1.产地适应性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相似系数为90%~100%的适宜区和相似系数为80%~90%次适宜区所覆盖的地区和传统上川贝母的主产区是基本一致的,但有部分文献未报道的适宜区。2.结合有效成分含量和药材产量两个指标,显示抚育川贝母的适宜采收期为果熟期:同时结合外观性状秈有效成分含量,显示水洗继以60℃烘干为产地适宜加工方法。结论:应用TCMGIS-Ⅰ系统能够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得到川贝母的适宜产区,分析结果科学、可靠,可以较好的指导川贝母野生抚育适宜区的选择。采收期的研究表明:选择果熟期采收川贝母,药材可最大限度地积累有效成分,产量可达到几个采收期中的最大值,同时可以采收种子用于扩大种群基数。水洗60℃烘干的方法既能简便快速的干燥药材,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适合产地推广。创新点:本文以康定道地产区生态因子为基准,采用TCMGIS-Ⅰ对川贝母(卷叶贝母)的产地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川贝母药材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揭示了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适宜采收期的研究:同时对同一生境同一采收期且大小比较均一的川贝母的不同加工干燥方式进行了有效成分的考察,更能体现加工方法本身的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川贝母的规范化种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填补了某些传统经验的不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目录
  • 引言
  • 1 进行川贝母产地适应性分析及采收加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 2 研究思路
  • 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创新点
  • 第一章 川贝母的产地适应性分析
  • 1 中药区划与道地药材的相关性
  • 2 道地药材的产地适应性分析
  • 3 川贝母适宜产地分析
  • 3.1 川贝母的生态指标
  • 3.2 栅格聚类分析方法
  • 3.3 川贝母产地适应性分析结果
  • 4 小结
  • 第二章 样品采集加工和有害元素检查
  • 1 种源鉴定
  • 2 基地自然地理环境
  • 3 生长习性及发育特性
  • 4 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干燥方法药材样品的制备
  • 4.1 不同采收期药材样品的制备
  • 4.2 不同加工干燥方法药材样品的制备
  • 5 检查
  • 5.1 重金属检查
  • 5.2 砷盐检查
  • 6 小结
  • 第三章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
  • 1 实验材料
  •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 检测波长的选定
  • 4 标准曲线的制备
  • 5 样品处理方法的优化
  • 5.1 提取溶剂的考察
  • 5.2 提取方式的考察
  • 5.3 提取时间的考察
  • 5.4 提取溶剂用量的考察
  • 6 重复性试验
  • 7 显色稳定性实验
  • 8 样品稳定性试验
  • 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10 样品的测定
  • 10.1 不同采收期样品的测定
  • 10.2 不同加工干燥方法样品的测定
  • 10.3 几个产地的野生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 11 小结
  • 第四章 HPLC-ELSD法测定贝母辛含量
  • 1 实验材料
  • 2 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1 HPLC分离条件的优化
  • 3.2 梯度洗脱条件的优化
  • 4 ELSD检测条件的优化
  • 4.1 漂移管温度的优化
  • 4.2 载气流速的优化
  • 5 样品处理条件的优化
  • 5.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5.2 提取方式的考察
  • 5.3 提取时间的考察
  • 5.4 提取溶剂用量的考察
  • 6 标准曲线的制备
  • 7 色谱条件的方法学考察
  • 7.1 精密度试验
  • 7.2 重复性试验
  • 7.3 稳定性试验
  • 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9 样品的测定
  • 9.1 不同加工干燥方法药材样品的测定
  • 9.2 4个不同产地野生川贝母中贝母辛的测定
  • 10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1 总结
  • 2 讨论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川贝母产地适应性分析及基于成分分析的采收加工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