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浅谈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朱锦龙(易县西陵学区中心校河北易县074200)

1.学校教育管理伦理的含义及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学校管理伦理主要指的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有研究者明确提出了“学校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是造就伦理的共同体”的观点,并将学校管理伦理划分为制度伦理、关系伦理和德性伦理三个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管理伦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阐述。有学者针对学校管理制度的伦理展开论述,如学校管理制度涉及的伦理关怀,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公正,包括学校组织的管理标准统一;师生的发展机会均等;学校的决策是民主的决策,学校的分配按照贡献进行;完善师生考评制度,努力做到考评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等等。还有的学者提出学校管理与伦理融合的途径,包括“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推崇目的人理念”、“强调对话沟通”“、秉持公正原则”“、追求和谐共存”,等等。

1.1学校管理目标过分注重功利而忽视人;在管理目标上,许多学校以学校管理的工具性代替管理的目的性价值,特别是中小学的管理者,以升学率作为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把教师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要求就是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分派的升学率目标,否则要受到经济处罚。即使在高等院校也存在着过分注重功利的趋势,如重理轻文;重科学精神的培育,轻人文精神的涵容,等等。这种状况在当今中国普遍存在。这种以功利为终极目标的学校管理只能是低层次的学校管理,而低层次的学校管理永远不能造就高素质的国民。

1.2组织机构过分注重科层化而忽视民主化;科层式的管理体制,其组织机构是“金字塔”的分层等级结构,即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将每个组织机构排列在不同的层级上,由低到高,权利逐渐集中,构成一条垂直分叉如金字塔形状的权力线。在这种科层制的管理体制下,学校就好像一台机器,教师就好比是机器上的一个齿牙,整个机器的运转给教师规定了基本固定的运行线路,这就决定了这种管理体制的机械性和对人的主体性的漠视。于是,这种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对教师来说,就成了照章办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我们必须淡化金字塔式的等级森严的官僚化教育管理模式。

1.3管理激励过分注重物质奖励而忽视精神激励;受科学主义管理方式的影响,许多学校以“经济人”假设为其人性认知态度,以单一的效率追求为其目标价值取向,以程序化控制和金钱刺激为其领导行为模式。特别是在中小学管理中,管理者依据各个教师所教科目成绩,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论功行赏,按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并大张旗鼓地宣传、重奖成绩优异者,无视师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需要。更有甚者,师生迟到、早退,甚至病假都要处以罚款,这显然与人们如今所提倡的人性化管理方式格格不入,并且阻碍了教师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1.4管理制度过分注重严格管理而忽视人文关怀;传统的教室管理强调制度管理,事事处处、一言一行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规章加以约束。这种管理总是用一些量化的数据、指标,形式化的条文来支配人的行动,限制人的自由,人们常常为应付这些指令和任务而机械地忙于工作,成为机械、呆板的工具人,而且造成了一种沉闷、孤立、死板、僵化的教学环境,使得整个学校管理的效能极为低下,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如在许多学校大行其道的教师聘任制和末位淘汰制,二者带来的危机意识不仅仅是正面的积极回应,而且过重地加大了教师心理压力和工作不安全感。无论多么完美的制度管理,若失去了人文关怀,则犹如一道没有任何佐料的菜,只能令人感到乏味。

2.学校管理伦理的实现途径

2.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情感、意识和精神,将人看作机器和工具;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开始关注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借以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管理领域,“只有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的指导下,教育管理人员才能把目光清醒地投入到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努力改变被工作异化的状态,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主体性,并与他人一起共同营建一种和谐共进、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树立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价值观,对于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2建立民主参与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这是由校长、学校党组织和教工代表大会组成的“三位一体”。但是这种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运作效率,应提倡建立民主参与式的管理体制。如进一步提高对教代会的认识,积极参与、加强教代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注重调查研究和信息对称,不搞形式主义;完善规章制度,体现人文关怀。梁禹祥曾指出:“制度与道德原本就有着亲缘关系,起源上同根同源,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支撑,特点上相异而又义理相通。”执行规章制度应做到情与法的统一。正像人的机体一样,法就如人的骨架,情如人的血脉,离开法的学校管理,学校将陷入瘫痪、流于无序;离开情的学校管理,学校将缺乏动力、缺少活力。情与法相结合、刚柔相济才是现代学校管理之道。

2.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成员的行为,并且这种影响力非常持久。要建立良好的物质环境。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布置和安排要合理,要使学校的一砖一石都“说话”,一草一木都有“情”。其次,加强文化制度建设。运动会以及各类学生社团或各类文艺团体等,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最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良的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优良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要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校关系,营造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帮助、仁爱的氛围。

当前我们正处在教育管理的变革和创新的关键时期,教育管理的伦理化是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制度、管理方式都要以学生、教师为核心,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爱护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收稿日期:2011-05-07

标签:;  ;  ;  

浅谈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