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论视阈下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

生存论视阈下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今社会,全球出现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膨胀、贫富差距等各种问题,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会计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业、一门完善的学科、一种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技术工具,同样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面对此情景,大学的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证其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实现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目标,进而适应新经济环境的挑战,实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首先论证生存论的“以人为本”、“追求发展”、“共生共存”的观念,在此视阈下,运用建构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发展性教学评价思想的理论,结合会计学学科特点,以会计专业本科有效教学评价现状和由此引发的会计本科教学生存危机为逻辑起点,进而对评价目的、评价主客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认为评价应以改进和发展为目的,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教师、学生、社会同时参与到评价中去,评价内容应当广泛而不仅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有效性应涵盖知识有效、人格有效、社会有效的三个衡量维度,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最后,以评价促进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加强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会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改善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方法、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关系构建、增进会计专业本科教学与社会实践关联的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有效教学
  • 1.2.2 教学评价
  • 1.2.3 会计本科教育与教学
  • 1.2.4 文献总体述评
  • 1.3 相关研究约定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哲学基础之生存论视阈下的会计本科教学
  • 2.1.1 彰显人本属性——会计师生的真我追寻
  • 2.1.2 强调发展理念——会计师生互动中发展
  • 2.1.3 解读价值境域——会计教学变化中生存
  • 2.2 教育心理学基础之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
  • 2.2.1 建构主义与会计本科教学内容
  • 2.2.2 多元智能理论与会计本科学生培养
  • 2.3 社会学基础之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会计本科教学理念
  • 2.4 教育评价学基础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 2.5 理论基础综述
  • 第3章 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现状分析
  • 3.1 我国现行会计本科教学评价的优势
  • 3.1.1 评价开展热忱
  • 3.1.2 评价目的明确
  • 3.1.3 评价方式多样
  • 3.2 我国现行会计本科教学评价的不足
  • 3.2.1 评价观念偏颇
  • 3.2.2 评价体系不规范
  • 3.2.3 评价指标缺失
  • 3.2.4 评价反馈滞后
  • 3.3 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 3.3.1 会计人职业道德意识需要加强
  • 3.3.2 高层会计人才欠缺
  • 3.3.3 会计人的综合能力框架需要丰富与完善
  • 3.4 会计本科教学生存危机及评价现状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启示
  • 3.4.1 教学目标的明确定位
  • 3.4.2 教学内容的拓展更新
  • 3.4.3 教学方法的充盈丰富
  • 3.4.4 教师素质的发展提高
  • 第4章 会计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制定
  • 4.1 评价目标明晰
  • 4.2 评价主客体定位
  • 4.3 评价内容界定
  • 4.3.1 知识技能维度内的评价内容
  • 4.3.2 人格素养维度内的评价内容
  • 4.3.3 社会绩效维度内的评价内容
  • 4.4 评价方法探讨
  • 4.4.1 多采用过程评价
  • 4.4.2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 4.4.3 相对性评价取代绝对评价
  • 4.5 评价指标构建
  • 第5章 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构造评价指标体系
  • 5.2.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3 基于指标权重的数据分析及评价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的调查问卷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马克思哲学中“价值”概念的生存论意蕴[J]. 理论界 2020(05)
    • [2].“解放的人”与“人的解放”——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解释向度[J]. 天府新论 2020(05)
    • [3].简论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思想[J]. 学理论 2016(09)
    • [4].科学生存论:对存在主义的回应与超越[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5)
    • [5].“关心教育”的生存论之思[J]. 小学德育 2009(24)
    • [6].道德自信的生存论维度[J]. 伦理与文明 2017(00)
    • [7].试论克尔凯郭尔的个体生存论的价值与意义[J]. 魅力中国 2010(09)
    • [8].价值关系的实践基础及其生存论意蕴[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04)
    • [9].《转化之路:生存论续探》出版[J]. 哲学动态 2014(05)
    • [10].从现代生存论看加缪文学创作的主题[J]. 学理论 2013(14)
    •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转向”的合法性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1)
    • [12].论“生存论转向”的哲学表征[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3].生存论视角下的作业改革[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4(02)
    • [14].“死亡”的生存论意义与临终关怀[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01)
    • [15].“工作生存论”——哲学生存论的文化视界[J]. 学习论坛 2011(11)
    • [16].震惊抑或困顿——对阿多诺批判性生存论的一种辩证解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7].马克思历史生存论的辩证逻辑[J]. 学术交流 2009(09)
    • [18].试论生态美学的生存论路向[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9].终结于未完成状态的哲学思潮——对马克思哲学作“生存论”解读现象述评[J]. 探索与争鸣 2008(03)
    • [20].关于马克思生存论的几个问题[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5)
    • [21].“伐木所所”之“所”与处所词之“所”——从生存论的角度看[J]. 绥化学院学报 2018(12)
    • [22].生存论:三生教育的哲学视角[J]. 华夏教师 2014(01)
    • [23].生存论技术观视域下技术教育的价值选择[J]. 职教论坛 2013(04)
    • [24].生存论视角下法本质观念探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01)
    • [25].生存美学意义建构与境界追求——立足生活实践的生存论哲学内在走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6].实践生存论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4)
    • [27].论禅宗美学的生存论资源——兼论美学形态的转换[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1)
    • [28].生存论范式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5)
    • [29].哲学生存论转向的教育学意蕴[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22)
    • [30].经济人生存论世界的缺失及欲求假象[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08)

    标签:;  ;  ;  ;  

    生存论视阈下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