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管内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传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竖管内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传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论文摘要

为直接高效利用低温烟气余热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需要强化烟气侧和溶液侧对流传热系数,竖管内降膜式发生器可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一方面,通过在传热管外加装翅片强化烟气侧对流传热;另一方面,溶液呈膜状在管内流动,传热系数远高于池内沸腾。降膜式发生器烟气侧传热系数可以通过已有的实验关联式进行计算,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对液膜侧传热性能进行分析。本文在定热流加热情况下,根据溴化锂水溶液液膜在层流状态下流动、传热的特点,建立了溴化锂水溶液竖管内降膜蒸发过程的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方程,用外节点法对流动区域进行离散,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离散,用三对角矩阵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降膜管入口溶液流量、浓度、热流密度等参数对降膜蒸发传热性能的影响。在模拟范围内,溴化锂水溶液层流降膜蒸发传热系数随降膜管入口溶液的流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加热热流密度和操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入口溶液的流量即液膜的厚度对蒸发传热系数的影响最为显著;水蒸汽质量流量随热流密度和管长的增大而增大,溶液入口浓度、操作压力对水蒸气质量流量和放汽范围的影响不明显。通过对影响降膜蒸发传热的因素的量纲分析,结合数值计算的结果,拟合得到在Re≤1000时,无量纲传热系数表达式: h * = 0.5039Re-0.258Pr0.215模拟得到的传热系数比Chun采用单一成分工质降膜蒸发得到的结果小20%左右,一方面是由于传质不利于液膜的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模拟中忽略了液膜表面波动对传热强化作用,导致传热系数偏低。对热负荷相同的降膜式和沉浸式发生器进行热力计算,其中,降膜式发生器液膜侧传热系数采用拟合得到的关联式进行计算。性能对比表明,降膜式发生器在传热系数、传热管重量上有显著的优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课题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发生器工作原理综述
  • 2.2 降膜流动和蒸发传热的研究进展
  • 2.2.1 纯工质的降膜蒸发研究
  • 2.2.2 多元工质的降膜蒸发研究
  • 2.3 降膜蒸发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2.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3 竖管内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数值模拟
  • 3.1 降膜蒸发传热的影响因素
  • 3.2 溴化锂水溶液溶液物性参数的计算
  • 3.3 模拟范围
  • 3.3.1 压力的选择
  • 3.3.2 入口溶液流量的选择
  • 3.3.3 入口浓度的选择
  • 3.3.4 传热管加热段长度的选择
  • 3.3.5 热流密度的选择
  • 3.4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5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5.1 液膜内速度的分布方程
  • 3.5.2 下降液膜内温度分布方程
  • 3.5.3 下降液膜的浓度分布方程
  • 3.5.4 雷诺数和传热系数的计算
  • 3.6 数学模型的求解
  • 3.6.1 控制区域、方程和边界条件离散化
  • 3.6.2 数值解法的步骤和计算框图
  • 3.7 本章小结
  • 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4.1 降膜管入口溶液流量对液膜传热性能影响的分析
  • 4.2 热流密度对液膜传热性能影响的分析
  • 4.3 降膜管入口浓度对液膜传热性能影响的分析
  • 4.4 操作压力对液膜传热性能影响的分析
  • 4.5 管长对液膜传热性能影响的分析
  • 4.6 传热系数关联式的拟合
  • 4.7 模拟结果的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5 降膜式发生器和沉浸式发生器的性能对比
  • 5.1 初始设计参数
  • 5.2 竖管内降膜式发生器的热力计算
  • 5.3 沉浸式发生器的热力计算
  • 5.4 两种发生器的性能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探讨
  • 6.1 结论
  • 6.2 探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溴化锂溶液物性方程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 实用新型专利
  • 相关论文文献

    • [1].溴化锂溶液真空表面蒸发实验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2].火电厂大型吸收式热泵溴化锂溶液进水后的提纯技术[J]. 能源与环境 2020(01)
    • [3].复合式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特性分析[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8(04)
    • [4].溴化锂机组溴化锂溶液的维护管理及再生技术[J]. 清洗世界 2015(08)
    • [5].溴化锂溶液吸收制冷传热传质实验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6].离子色谱法测定制冷吸收剂溴化锂溶液中的阴离子[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7(12)
    • [7].不同溴化锂溶液浓度及添加剂对气泡泵工作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01)
    • [8].纳米溴化锂溶液稳定性及其沸腾温度研究[J]. 制冷学报 2014(02)
    • [9].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J]. 企业技术开发 2012(26)
    • [10].溴化锂溶液除湿系统再生过程实验研究[J]. 热科学与技术 2011(04)
    • [11].液相添加剂对纳米溴化锂溶液表面张力和沸腾温度的影响[J].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4(05)
    • [12].低温蒸发溴化锂吸收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研究[J]. 区域供热 2018(05)
    • [13].添加纳米微粒的溴化锂溶液稳定性及烧结特性研究[J]. 制冷学报 2012(06)
    • [14].溴化锂溶液微小液滴绝热吸收水蒸气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15].空心堵头在溴化锂制冷机换热器修复中的应用[J]. 云南化工 2018(07)
    • [16].溴化锂溶液绝热吸收水蒸气的传质强化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
    • [17].废旧棉纺织品在氯化锌溶液和溴化锂溶液中的溶解工艺比较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2(06)
    • [18].溴化锂制冷技术在焦化行业应用探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11)
    • [19].低雷诺数下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热质传递的数值研究[J]. 制冷学报 2017(06)
    • [20].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防结晶保护分析[J]. 暖通空调 2010(02)
    • [21].竖管内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数值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2(04)
    • [22].溴化锂溶液竖管内降膜蒸发传热性能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 2010(09)
    • [23].对制冷剂溴化锂高效再生的研究[J]. 江西化工 2017(06)
    • [24].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维修与保养[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3)
    • [25].溴化锂溶液在亲水水平圆管表面降膜流动的数值模拟[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6].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维护中的问题[J]. 制冷 2008(01)
    • [27].气泡泵提升管内气泡群运动特性分析[J].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8(03)
    • [28].两级气泡泵泵起现象的实验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15(01)
    • [29].溴化锂溶液热物理性及传质性能实验装置[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12)
    • [30].基于虚拟仪器的溶液浓度测量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31)

    标签:;  ;  ;  ;  

    竖管内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传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