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创新思维 ——朱践耳交响诗《百年沧桑》的主题、结构与和声探索

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创新思维 ——朱践耳交响诗《百年沧桑》的主题、结构与和声探索

论文摘要

本文以著名作曲家朱践耳的交响诗《百年沧桑》(op.41)为研究对象,将其主题、曲式结构与和声分析作为主要的视角入手,对该作品的结构和创作手法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试图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证明“合一法”思想在朱践耳管弦乐创作上的体现与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主题性旋律的构成及演变
  • 第一节 苦难主题
  • 第二节 反抗主题
  • 第三节 斗争主题
  • 第四节 战斗主题
  • 第五节 胜利主题
  • 第六节 音响材料分析
  • 一、音响 I
  • 二、音响 II
  • 三、音响 III
  • 四、音响 IV
  • 第二章 曲式结构的探索
  • 第一节 引子与第一乐部
  • 第二节 第二乐部
  • 第三节 第三乐部与尾声
  • 第四节 主体性旋律在乐曲发展中的布局
  • 一、引子与第一乐部
  • 二、第二乐部
  • 三、第三乐部与尾声
  • 第三章 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呈现形式
  • 第一节 三者不同的象征意义
  • 第二节 三者结合的呈现形式
  • 一、单一调性
  • 二、多调性
  • 三、无调性
  • 四、调性与无调性的结合
  • 第三节 三者在乐曲发展中的布局
  • 第四章 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控制
  • 第一节 十二音控制
  • 一、集合
  • 二、序列
  • 三、自由十二音
  • 第二节 线性低音控制
  • 第三节 基音控制
  • 第五章 传统和声材料的运用及创新
  • 第一节 十二音和弦
  • 第二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
  • 一、二度叠置
  • 二、四、五度叠置
  • 第三节 音块
  • 第四节 三度叠置和弦
  • 第五节 平行进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作品中的多调性对位及其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J]. 北方音乐 2017(06)
    • [2].论李斯特钢琴超技练习曲第三与第五首的多调性创作[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1)
    • [3].浅析多调性音乐的发展[J]. 艺术教育 2017(23)
    • [4].浅析宫角轴与我国对称的多调性音乐[J]. 大众文艺 2018(04)
    • [5].钢琴弦乐五重奏《桃花坞年画木刻图四幅》中多调性手法的应用[J]. 北方音乐 2013(05)
    • [6].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的多调性运用技法——以周龙作品为例[J]. 艺术教育 2019(04)
    • [7].多调性音乐产生的必然性探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8].解析巴托克《小宇宙》中的线条特性[J]. 大舞台 2011(04)
    • [9].黔西北彝族民歌中多调性对作曲的启迪[J]. 音乐时空 2016(06)
    • [10].浅析米约钢琴套曲《忆巴西》中多调性复调技法分析[J]. 戏剧之家 2018(30)
    • [11].纯律实施的历史和展望[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 [12].六孔竹笛演奏多调性音乐作品的实践与思考——以竹笛协奏曲《春光》为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2)
    • [13].浅谈《小宇宙》所体现的巴托克的创作特点[J]. 金田(励志) 2011(11)
    • [14].巴托克《小宇宙》110首——《不协和音》之浅析[J]. 戏剧之家 2014(10)
    • [15].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0(02)
    • [16].《多耶》的分析与演奏[J]. 歌海 2011(02)
    • [17].浅析普罗科菲耶夫早期钢琴小品[J]. 北方音乐 2016(09)
    • [18].自然音阶与三度叠置思维衍展的八声音阶相互作用——席曼诺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多调性的构成与运作方式[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2(01)
    • [19].米约钢琴作品复调性创作技法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16)
    • [20].民乐新疆界 现场新理念——音乐现场《冬日彩虹》的民乐时空与艺术世界[J]. 音乐生活 2017(05)
    • [21].20世纪著名歌唱家(一)[J]. 歌剧 2012(09)
    • [22].儿童钢琴套曲《童谣集》创作技法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01)
    • [23].试论查尔斯·艾夫斯创作历程、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8(03)
    • [24].《忆巴西》钢琴套曲的典型写作特点及其他[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07)
    • [25].金湘歌剧《楚霸王》重唱中的多重复合手法研究[J]. 歌剧 2015(01)
    • [26].解读陆培管弦乐《号角与间奏曲:世纪之光》[J]. 民族音乐 2013(04)
    • [27].现代Fusion吉他全接触(六)——织体和配器[J]. 乐器 2009(02)
    • [28].赤子之心献母亲——陈怡《中国神话大合唱》浅析[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 [29].从《小宇宙》之《儿歌》看巴托克的创作特征[J]. 作家 2009(04)
    • [30].藏族音乐元素在无伴奏混声合唱《吉祥阳光》中的运用与发展——基于指挥视角的一个初步探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标签:;  ;  ;  ;  ;  ;  

    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创新思维 ——朱践耳交响诗《百年沧桑》的主题、结构与和声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