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治疗上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解剖学与临床研究

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治疗上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解剖学与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对胸骨柄与上胸椎的手术部位进行解剖观测,研究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显露上胸椎的可行性,为临床经胸骨柄“U”形开窗显露上胸椎典定解剖学基础。2解剖上纵膈重要血管神经走行特点及对应椎体位置关系,对比上胸椎左右侧前方入路的风险性,为临床提供参考。3应用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治疗上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分析该入路优越性及注意事项。方法:1 35具经甲醛固定的尸体标本测量上胸椎(T1-4)椎体宽,计算均值a(mm),测量胸骨柄最窄处宽b(mm),计算出a/b值(%):50例脊柱颈胸段正中矢状位MRI,标记水平位置恰高于胸骨角的椎体为观察椎,测量“观察椎椎体下缘在胸骨柄上水平投影点与颈静脉切迹中点的距离”c(mm),胸骨柄长d(mm),计算出c/d值(%)。2 35具尸体标本,取颈胸部左前内侧入路,经胸骨柄“U”形开窗(图15),观测自左颈动脉鞘与气管食管鞘间隙显露的脊柱上胸段范围。观测喉返神经和胸导管等重要结构的走行及对应椎体关系,分析其对手术入路的影响。3上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患者12例,完全瘫痪6例,不完全瘫痪6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6例,B级1例,C级3例,D级2例。全部采用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行伤椎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 35具尸体标本“上胸椎(T1-4)椎体宽均值/胸骨柄最窄处宽”即(a/b),均值为(78±7.9)%。a/b<1,所以经胸骨柄“U”形开窗冠状面上可直视下显露上胸椎椎体,切除的范围为柄最窄处宽的(78±7.9)%。50例脊柱颈胸段正中矢状位MRI,46例(92%)T4椎体下缘高于胸骨角水平,标记T4椎体为观察椎。46例T4椎体下缘高于胸骨角水平的MRI,“I4椎体下缘在胸骨柄上水平投影点与颈静脉切迹中点的距离/胸骨柄长”即(c/d),均值为(72±14.7)%。c/d<1,所以经胸骨柄“U”形开窗矢状面上可直视下显露至T4椎体,显露至T4椎体下缘时,切除的范围为柄长的(72±14.7)%。2经气管食管鞘、左侧颈动脉鞘及左无名静脉之间的间隙,35具尸体标本能显露T4椎体的占91.4%。右喉返神经在T1-2水平从迷走神经发出,绕过右锁骨下动脉斜行返转向上,于T1上缘水平入气管食管沟内,在T1、2水平横过颈动脉鞘及内脏鞘间隙,易受牵拉损伤(图10);左喉返神经在颈胸部走行于气管食管沟内而不易受损伤;上胸段胸导管靠脊柱左侧贴近气管食管鞘左缘上行,在T2水平即开始离开气管食管鞘,转向外侧紧贴左锁骨下动脉内表面走行,并形成胸导管弓,解剖位置利于术中保护。故经前路显露上胸椎宜采用左侧入路。3 12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7年,椎间植骨均融合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切口感染、颈前血肿、肺不张、气胸、乳糜漏、肺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9例术后感觉、运动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3例术前完全瘫痪(Asia分级A级)术后未见明显改善。Asia分级术前A级6例术后恢复至B级1例、C级2例、另3例无明显改善;B级1例恢复至C级;C级3例恢复至D级2例、E级1例;D级2例恢复至E级。结论:1解剖学上,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能够显露至T4椎体。2临床上,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能够治疗上胸椎(T1-3)爆裂骨折并截瘫。3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是治疗上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理想的手术入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第一章 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手术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上胸椎多节段骨折早期后路手术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12)
    • [2].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治疗[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11)
    • [3].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入路手术治疗上胸椎病变[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02)
    • [4].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分析[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02)
    • [5].动力性胸腰保护器对中上胸椎保护的有限元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16)
    • [6].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转移瘤的应用[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02)
    • [7].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Ⅱ型血管瘤[J]. 脊柱外科杂志 2013(04)
    • [8].中上胸椎经肋椎关节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1(07)
    • [9].后路序列渐进撑开复位治疗严重中上胸椎重叠性骨折脱位[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02)
    • [10].对“上胸椎前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一文的看法[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04)
    • [11].中上胸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14)
    • [12].经改良的胸骨柄入路治疗上胸椎病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18)
    • [13].经改良的胸骨柄入路治疗上胸椎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 全科护理 2009(17)
    • [14].上胸椎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分析[J]. 新疆医学 2009(05)
    • [15].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新鲜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03)
    • [16].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39)
    • [17].上胸椎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致不全瘫1例[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05)
    • [18].经改良的胸骨柄入路治疗上胸椎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训练[J]. 护士进修杂志 2008(15)
    • [19].改良Kurz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在上胸椎病变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09(35)
    • [20].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CT影像学研究[J]. 中国骨伤 2009(09)
    • [21].上胸椎前方入路重要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研究[J]. 中国骨伤 2009(12)
    • [22].胸椎椎弓根螺钉治疗上胸椎严重骨折[J]. 中国骨伤 2011(01)
    • [23].上胸椎肿瘤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护理教育 2011(12)
    • [24].轻中度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后凸角对上胸椎后凸角的影响[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06)
    • [25].经后外入路上胸椎椎体切除的CT影像测量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 2011(08)
    • [26].儿童中、上胸椎可容纳椎弓根钉直径临床研究[J]. 脊柱外科杂志 2010(01)
    • [27].中上胸椎骨折合并血气胸的外科治疗[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4(07)
    • [28].经横突-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椎体强化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 广东医学 2013(19)
    • [29].上胸椎前路金属植入物内固定的相关解剖学径路[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48)
    • [30].上胸椎前路手术入路的研究综述[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13)

    标签:;  ;  ;  ;  ;  ;  ;  ;  

    经胸骨柄“U”形开窗入路治疗上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解剖学与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