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镀铬的工艺研究

脉冲电镀铬的工艺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飞机起落架液压气密零件最常用的三种材料:30CrMnSiA合金钢、1Cr11Ni2W2MoVA和15-5PH(0Cr15Ni5Cu3Nb)不锈钢,在标准镀铬溶液中直流电镀铬工艺的不足,对脉冲电镀铬工艺进行了研究。脉冲电镀工艺参数众多,暂定电镀温度为60±1℃,脉冲波形为方波,电镀时间为120分钟。初选脉冲工艺参数范围如下:脉冲频率50-200次/分钟、脉冲占空比40-60%、电流密度40-80A/dm2。通过正交试验对初选脉冲工艺参数进行改进、优化,分别考察了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电流密度三个脉冲参数对镀层外观及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是影响镀层外观和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电流密度越大,镀层表面裂纹数量越多,孔隙率越大。电流密度越大,镀层厚度越厚,硬度越高。适当的脉冲频率和脉冲占空比可以提高镀层表面光亮度,减少铬瘤、铬毛的产生,增加镀层硬度和与基体的结合力,降低孔隙率及表面裂纹的数量。当脉冲频率为50次/分钟,脉冲占空比为60%时,得到的镀层光亮度最好,铬瘤、铬毛情况最轻,硬度最高,孔隙率和表面裂纹数量下降至最低。结合正交试验的数据分析和对镀层外观及性能的实际测试结果,得出优化后的脉冲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40-60 A/dm2、脉冲频率为50次/分钟、脉冲占空比为60%。针对正交试验时,对电镀温度范围的实验不足,在优化后的脉冲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变温脉冲电镀实验,电镀温度变化参数为50℃、55℃、60℃。并且与在相同电流密度、电镀温度及电镀时间下的直流电镀试样进行外观和性能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脉冲镀层在外观上远远优于直流镀铬层,镀层光亮、平整,试样表面及边角处无铬瘤、铬毛,无烧焦、漏镀现象。脉冲镀层硬度和结合力均高于直流镀层,镀层孔隙率、表面裂纹数量和裂纹程度都小于直流镀层。变温实验过程中,通过研究脉冲镀层和直流镀层间外观和性能的差异,总结出了适合30CrMnSiA合金钢、1Cr11Ni2W2MoVA和15-5PH(0Cr15Ni5Cu3Nb)不锈钢的脉冲电镀工艺参数。即:在标准镀铬溶液中,电流密度为50-70 A/dm2,脉冲频率为50次/分钟,脉冲占空比为60%,电镀温度为55-60℃,电镀时间视需要而定。这种脉冲电镀工艺适用于以上三种材料,稳定性好,得到的镀层外表美观,性能优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脉冲电镀铬的发展概况
  • 1.1.1 脉冲电镀技术的发展
  • 1.1.2 镀铬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1 低浓度镀铬
  • 1.1.2.2 三价铬镀铬
  • 1.1.2.3 镀铬添加剂
  • 1.2 脉冲电镀的优势
  • 1.3 脉冲电镀的原理
  • 1.4 脉冲电镀技术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样制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样制备
  • 2.1.1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1.2 镀液的配制
  • 2.1.3 试样镀前表面预处理
  • 2.1.4 施镀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方法
  • 2.2.2 镀层性能测试方法
  • 2.2.2.1 镀层外观的检测方法
  • 2.2.2.2 镀层厚度的测定方法
  • 2.2.2.3 镀层硬度的测定方法
  • 2.2.2.4 镀层结合力的测定方法
  • 2.2.2.5 镀层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 2.2.2.6 镀层表面形貌的检测方法
  • 第3章 脉冲电镀工艺参数的优化
  • 3.1 直观分析
  • 3.2 方差分析
  • 3.3 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镀层外观的检测结果
  • 4.2 镀层厚度的测试结果
  • 4.3 镀层硬度的测试结果
  • 4.4 镀层结合力的测试结果
  • 4.5 镀层孔隙率的测试结果
  • 4.6 镀层表面表面形貌的检测结果
  • 第5章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
  • 5.1 镀层外观和表面形貌的研究
  • 5.1.1 镀层外观
  • 5.1.2 表面形貌
  • 5.2 镀层性能的研究
  • 5.2.1 镀层厚度的研究
  • 5.2.2 镀层硬度的研究
  • 5.2.3 镀层结合力的研究
  • 5.2.4 镀层孔隙率的研究
  • 5.3 工效及生产成本的研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镀层外观检验及其质量要求[J].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16(02)
    • [2].无氰镀银溶液组成对镀层外观影响的研究[J]. 电镀与精饰 2011(11)
    • [3].无氰镀银新工艺[J]. 电镀与精饰 2010(04)
    • [4].新型无氰镀银工艺的性能研究[J]. 印制电路信息 2016(03)
    • [5].高磷化学镀镍光亮剂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2(14)
    • [6].质量检测技术在机械镀镀层中的应用[J]. 企业导报 2014(09)
    • [7].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铁工艺的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09(06)
    • [8].陶瓷绝缘子振动镀工艺研究[J]. 广东化工 2015(11)
    • [9].一种新型复合无氰镀金镀液的配制及应用[J]. 电镀与涂饰 2020(21)
    • [10].镍-铝颗粒复合电镀工艺[J]. 电镀与涂饰 2013(02)
    • [11].无铅无镉化学镀镍复合添加剂的研究[J]. 电镀与涂饰 2008(03)
    • [12].硫酸镍体系化学镀工艺参数对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影响[J]. 轻金属 2011(07)
    • [13].以锌代镍铬新工艺[J]. 表面工程资讯 2015(01)
    • [14].碱性镀液电沉积纳米晶Ni-Mo合金层的制备及其结构[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8(06)
    • [15].热浸镀彩色锌-锰层的组织结构和耐蚀性[J]. 电镀与涂饰 2020(08)
    • [16].化学镀钯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J]. 电镀与精饰 2015(12)
    • [17].装饰性锡锌镍三元合金代镍工艺研究[J]. 电镀与涂饰 2008(04)
    • [18].以DMDMH为配位剂的无氰镀银工艺[J]. 电镀与涂饰 2010(05)
    • [19].铝黄铜基体电沉积Ni-P合金工艺[J]. 材料保护 2010(05)
    • [20].电沉积Cu-Ni-Sn工艺的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17(01)
    • [21].双向脉冲电源在镀银中的应用[J]. 电镀与环保 2012(02)
    • [22].化学镀铜溶液中稳定剂与铜沉积速率的关系[J]. 应用化工 2012(06)
    • [23].石墨粉表面无敏化、活化镀铜工艺[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6(03)
    • [24].乙二胺对芳纶纤维化学镀银的影响[J]. 电镀与涂饰 2011(07)
    • [25].大型长杆件分段镀铬[J]. 材料保护 2011(11)
    • [26].以DMDMH和MET为配位剂的无氰镀银工艺研究[J]. 表面技术 2010(04)
    • [27].超声振荡辅助化学镀镍及其性能研究[J]. 电镀与涂饰 2009(10)
    • [28].工艺参数对镀镉层厚度的影响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01)
    • [29].碳钢无氰镀铜试验研究[J]. 湿法冶金 2016(04)
    • [30].电沉积非晶态Ni-Cu-P合金工艺的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08(06)

    标签:;  ;  ;  ;  ;  ;  

    脉冲电镀铬的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