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比较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比较

(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鹤山52970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五官科收治的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分别采用眼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和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术后短期(3个月)及长期(2年)随访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2种手术方法短期有效率分别为91.9%和94.9%,短期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46,P>0.05);长期随访后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长期有效率(88.2%)明显高于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P=0.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对治疗老年退行性改变造成的下眼睑内翻具有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下睑内翻;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375-02

下眼睑内翻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眼科疾病,常表现为眼睛里有异物感、酸胀、疼痛、怕光、流泪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角膜炎性浸润、视力下降,少部分特别严重患者可致失明,患者常感觉痛苦,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对于这种老年眼科疾病常需要眼科手术治疗[1]。目前,对于老年人所伴发的下睑内翻手术方式有很多,然而,不少老年患者行眼科手术治疗后复发[2],为探求更完美的眼科手术治疗方案,笔者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五官科的年龄>60岁合并下睑内翻的老年患者,分别应用眼轮匝肌切除矫正术和轮匝肌缩短矫正术进行治疗,所有入选手术患者术后均随访时间不低于2年,观察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1月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合并下睑内翻患者共72例96眼,其中男39例49眼,女33例47眼,年龄60~85岁(平均70.28±10.15岁)。96眼入选患者都伴随有严重不等眼科临床症状。其中,行眼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治疗的有37眼,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治疗的有59眼。

1.2方法

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选择距离下眼睑边缘下方约1~2mm的地方标记出平行于睑缘的划线,朝外眦角外延伸4~6mm,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麻醉眼睑周围皮肤组织,沿开始标记的划线切开皮肤组织,露出需要切除的眼轮匝肌,切除一条眼轮匝肌后,对切口做间断缝合,术后每两日换药一次。

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选择并划出皮肤切除划线,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麻醉下眼睑周围皮肤组织,沿开始标记的划线切开皮肤组织,露出需要折叠缩短的轮匝肌,用镊子仔细分离出一条宽度大约是4~5mm的眼轮匝肌,然后在患者下眼睑内翻最严的地方缩短重叠约4~8mm,用4-0缝线进行褥式缝合,切除多余的皮肤组织,对切口做间断缝合,术后每两日换药一次,术后一周左右拆线。

治疗标准[3]:痊愈,患者睁眼闭眼眼睑位置完全正常,眼睑睫毛完全不能够接触到眼球,眼睛里异物感、酸胀、疼痛、怕光、流泪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可正常睁眼闭眼,下眼睑基本恢复至正常位置,且眼睑睫毛不能够接触到眼球,下眼睑内翻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睁眼闭眼眼睑位置未完全恢复至正常位置,眼睑睫毛可接触到眼球,术后仍有下眼睑内翻临床症状。术后短期或长期随访过程中下睑缘仍向内卷曲,睫毛或粗糙的皮肤与角结膜接触者,视为复发。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符合χ2检验者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上述2种方法短期效果均不错,2种手术方法有效率分别为91.9%和94.9%,有效率无差异(χ2=0.46,P>0.05,表1);长期随访后,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长期有效率(88.2%)高于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62.2%)(χ2=8.98,P=0.005,表2)。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表1两种术式短期疗效比较(术后3个月)

3.讨论

老年人作为一特殊人群,眼睑容易发生退化性内翻,表现为当闭合眼睑时下睑缘向内侧翻转,眼睁开时睑缘无力恢复正常位置,并且好发于下眼睑[4]。目前治疗老年人眼内翻的手术方式很多,临床上大多是针对上述一个或数个解剖学结构的异常而进行设计和手术,术后短期疗效理想,但长期复发率比较高。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是常用的治疗老年人眼睑内翻的常用手术方案,该手术方法实施容易,对于儿童婴儿等先天性眼睑内翻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儿童婴儿等先天性眼睑内翻和老年人所引起的下眼睑内翻的发病作用机理截然不同,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治疗老年人下眼睑内翻近期效果尚可,但远期和长期复发率或失败率仍然比较高[6],本组入选患者中,2种手术方法近期治疗效果相当;但长期随访后,2种手术方法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长期有效率(88.2%)明显高于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62.2%)P=0.005),再次说明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远期和长期复发率较高。因此,针对老年人因年龄增加引起的下眼睑内翻的患者,最优的治疗术式是针对其解剖结构的不同及其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7]。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通过折叠缩短部分眼轮匝肌,增强眼轮匝肌和眼眶部肌肉组织的连接,切除多余过剩的部分松弛皮肤组织,增加下睑缩肌牵制力量,从而使患者睁眼闭眼眼睑位置能够完全恢复正常,眼睑睫毛不能够接触到眼球,我们的研究统计结果显示,长期随访过程中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长期有效率(88.2%)明显高于单纯轮匝肌切除矫正术(62.2%),P=0.005。另外,老年人由于生理病理特点决定,其易合并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不能反复接受各种眼科手术治疗,手术尽可能一次性成功且术后保持较高成功率,应用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治疗老年人眼睑内翻,术后手术并发症少及长期远期效果好;再者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手术实施简单、所需要手术时间短、远期效果肯定,初学者容易学习和掌握,因此,对于老年人治疗下眼睑内翻推荐首选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

【参考文献】

[1]周群,郑重.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982-983.

[2]王宏刚.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疗效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1005-1006.

[3]许友明.下睑内翻矫正术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53-54.

[4]周元升,李泽宜,蔡建毫.下睑缩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90-191.

[5]黄瑞尧,郑卫国,李万鹏,等.两种手术切口治疗老年性上睑内翻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2):2341-2343.

[6]屠永芳,金书红.改良术式治疗重度或复发性老年性下睑内翻[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1):67-68.

[7]钟红,陈春明,程立波.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4):388-390.

标签:;  ;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