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量与抗氧化体系的研究

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量与抗氧化体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线粒体DNA(mitochodrial,mtDNA)存在于线粒体,是核外的唯一的遗传物质,因缺乏组蛋白保护,且损伤修复系统不完善,容易成为致癌物质和ROS攻击的靶子,现已研究发现其与多种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而抗氧化体系作为清除ROS的主要系统,与线粒体也是密切相关。那么mtDNA与抗氧化体系是否存在相关性,具体的信号传导途径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1)检测mtDNA拷贝量在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变化;2)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抗氧化体系GSH-Px、SOD和MDA含量的变化;3)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液mtDNA拷贝量变化与GSH-Px、SOD和MDA关系。方法:1)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乳腺癌组25例,健康对照组18例的线粒体D-loop区的HV1和HV2区,并以核基因组的β-actin作为定量标准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比较血液中mtDNA拷贝量的差异。2)生化检测法检测乳腺癌组25例,健康对照组18例,血液中GSH-Px、SOD和MDA的变化。结果:1)mtDNA拷贝量变化,以HV1为参考(β-actin作内参)乳腺癌组低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V2为参考(β-actin作内参)乳腺癌组也低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V1与HV2的变化呈正相关(p<0.01),TNM分期Ⅰ期高于Ⅱ期,Ⅱ期高于Ⅲ期,且Ⅰ期与Ⅲ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检测血清中GSH-Px、SOD、MDA变化,乳腺癌组GSH-Px和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乳腺癌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MDA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NM分期Ⅰ期低于Ⅱ期,Ⅱ期低于Ⅲ期,且Ⅰ期与Ⅲ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SH-Px、SOD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Ⅰ期高于Ⅱ期,Ⅱ期高于Ⅲ期,且Ⅰ期与Ⅲ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乳腺癌中线粒体DNA拷贝量与抗氧化体系变化呈正相关。2)线粒体DNA拷贝数的检测以及抗氧化体系的破坏可以对乳腺癌的诊断起辅助作用,并提示与临床分期相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实验材料
  • 1.1 材料来源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试剂配制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PCR结合银染法检测血液mtDNA拷贝量
  • 2.1.1 全血DNA的提取
  • 2.1.2 常规聚合酶链反应
  • 2.1.3 PCR产物的检测
  • 2.1.4 PAGE银染
  • 2.1.5 型成像系统成相保存,并用GelDoc XR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图像,保存数据。
  • 2.2 生化检测法测定GSH-Px、SOD、MDA
  • 2.2.1 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的测定
  • 2.2.2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
  • 2.2.3 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乳腺癌患者血液mtDNA拷贝量变化
  • 3.1.1 血液全DNA提取结果
  • 3.1.2 PCR扩增结果
  • 3.1.3 聚丙烯酰胺-银染分析结果
  • 3.2 生化检测法测定血清GSH-Px、SOD、MDA
  • 3.3 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科学思维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 教育观察 2019(30)
    • [2].基于粪便DNA的贺兰山岩羊亲权鉴定和婚配制研究[J]. 生态学报 2019(22)
    • [3].通过调节蛋白酶K消化时长优化DNA提取方法[J]. 生物化工 2019(06)
    • [4].蛹虫草线粒体DNA与细胞核DNA进化关系的比较[J]. 微生物学报 2019(12)
    • [5].有毒有机物影响DNA酶解和抗生素抗性基因横向迁移[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1)
    • [6].蓝莓栽培品种的DNA条形码[J]. 林业科学 2019(12)
    • [7].应用于多个沉香属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筛选[J]. 中国药学杂志 2019(23)
    • [8].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3)
    • [9].幽门螺旋杆菌诱导的胃腺癌DNA甲基化基因修饰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06)
    • [10].DNA分析技术在法医物证鉴定中的应用[J]. 法制博览 2020(03)
    • [11].磁性纳米颗粒负载质粒DNA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1)
    • [12].DNA智慧扶贫工作室教育扶贫策略与实践[J]. 科技风 2020(06)
    • [13].家畜冷冻精液DNA的纯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14].蝙蝠蛾拟青霉及金水宝胶囊的DNA条形码鉴定[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8)
    • [15].3种DNA分子标记法联合鉴别草珊瑚及其混伪品[J]. 中草药 2020(03)
    • [16].探讨无创DNA检测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的意义[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03)
    • [17].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0(01)
    • [18].非标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DNA检测中的应用[J]. 激光生物学报 2020(01)
    • [19].彗星电泳检测草胺磷对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1)
    • [20].基于DNA检测的肉制品鉴伪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8)
    • [21].绵羊血液中布氏杆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 畜牧与兽医 2020(03)
    • [22].环境DNA在水体中存留时间的检测研究——以中国对虾为例[J].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1)
    • [23].云斑白条天牛成虫不同组织部位DNA提取方法比较[J]. 滨州学院学报 2019(06)
    • [24].三七片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及方法学考察[J]. 中草药 2020(07)
    • [25].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脱落细胞学及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03)
    • [26].DNA免疫吸附治疗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7)
    • [27].红肉猕猴桃再生体系的建立及DNA条形码鉴定[J]. 植物生理学报 2020(03)
    • [28].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调控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J]. 海洋科学 2020(03)
    • [29].基于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稳定同位素DNA的方法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0(02)
    • [30].基于DNA链置换的可满足性问题的计算模型[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标签:;  ;  ;  ;  ;  

    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线粒体DNA拷贝量与抗氧化体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