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权法增设居住权制度研究

我国物权法增设居住权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居住权,就是指非所有人居住他人房屋的权利。居住权制度最早起源于罗马法,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保障婚姻家庭领域弱势群体居住利益的产物,目前主要存在于大陆法系下欧陆国家的民法典中。我国的民法体系一直没有规定该制度。但在司法解释和一些地方性法规中有类似概念的规定。这在当时我国实行公房为主的年代,对于保护婚姻家庭范围内弱势群体对房屋的需要,实现社会扶助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1994年,我国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制定,虽然居住权制度曾一度列入草案审议,但最终生效的《物权法》还是对居住权制度未作规定。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颁布实施后,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例如人口提前老龄化导致愈加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城乡经济二元化导致的流动人口住所问题、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设立的保障房制度等新问题,党中央为此在十七大会议上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目标。因此,本文认为设立具有物权性质的居住权制度,对缓解当前社会下的新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物权法》在颁布施行的这四年多时间里,应对实际的执行效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本文希望在《物权法》总结、回顾、调整的过程中增设居住权制度。针对以上实际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物权法》增设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后,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立法经验和成功范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居住权制度设计的具体构想。从而认为无论基于现实或者物权理论体系考虑,居住权制度作为我国一项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法律制度,对于维护正常的家庭关系、完成养老育幼的社会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居住权制度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进一步优化居住资源的配置、便利群众更好地解决居住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私有财产权利能够比较稳固得到法律保护的今天,我国的法律体系对居住权制度应该以一种多元、开放的态度对其进行价值重估,从而充分发掘其现代精神,努力把握其功能嬗变,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居住权制度概述
  • 第一节 居住权的概念及历史起源
  • 第二节 世界各国居住权制度的考察
  • 第三节 居住权的特征和性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法律体系对自然人居住权益的规定
  •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对自然人居住权益的规定
  • 第二节 房地产行政管理法规对自然人居住权益的规定
  • 第三节 债权法对自然人居住权益的规定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居住权制度的设立之争
  • 第一节 物权法草案对居住权制度的设立
  • 第二节 反对物权法设立居住权的理由
  • 第三节 颁布施行的物权法最终未能设立居住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物权法增设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人口提前老龄化导致愈加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二元化导致的流动人口住所问题
  • 第三节 居住权制度独特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 第四节 居住权制度并未放弃对效益价值的追求
  • 第五节 借鉴国外成功范例,不应认为居住权难以融入我国物权法体系
  • 第六节 从制度创立的需要来看,不应认为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成本过高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物权法中居住权制度的设计
  • 第一节 我国居住权制度的设计原则
  • 第二节 居住权的产生方式及取得
  • 第三节 居住权的主、客体及行使
  • 第四节 居住人的权利
  • 第五节 居住人的义务
  • 第六节 居住权的消灭
  • 第七节 居住权制度的法律条文设计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相邻关系与相关纠纷的处理依据——兼评《物权法》第85条[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2].关于涉外物权法适用中意思自治原则的相关探讨[J]. 法制博览 2020(11)
    • [3].《物权法》与我们息息相关[J]. 山东农机化 2019(05)
    • [4].我国物权法中的共有制度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8(11)
    • [5].《物权法》推进贵州省林权制度改革成效分析[J]. 林业经济 2018(04)
    • [6].刍议论辩式教学方法在物权法课程中的运用[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1)
    • [7].物权法定缓和的可能性及其边界[J]. 比较法研究 2017(01)
    • [8].论物权法文本中“不得”的多重语境[J]. 清华法学 2017(02)
    • [9].涉外物权法的产生与适用发展趋势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1)
    • [10].浅议物权法定缓和原则[J]. 法制博览 2017(18)
    • [11].从《物权法》中“自动续期”看公私法分权[J]. 法制博览 2017(16)
    • [12].物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境地——评孙宪忠教授的《中国物权法总论》[J]. 西部法学评论 2017(04)
    • [13].物权法视野下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问题探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4].《物权法》10年,如何让甲方不再缺位?[J]. 城市开发 2017(13)
    • [15].物权法应当确认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权[J].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2)
    • [16].浅析《物权法》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 河北金融 2016(01)
    • [17].物权法定的反思[J]. 法制与社会 2014(34)
    • [18].论《物权法》中留置权制度的解释适用与立法再完善[J]. 法制博览 2015(06)
    • [19].关于《物权法》对房屋权属登记的影响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0].我的物权法[J]. 广西文学 2020(10)
    • [21].新形势下《物权法》的商事适用性分析[J]. 山海经 2015(22)
    • [22].中国物权法的功用与时代特征[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4(02)
    • [23].物权法草案违宪争论诸相[J]. 当代日本中国研究 2014(01)
    • [24].星野英一·梁慧星監修、田中信行·渠涛.《思考中国物权法》[J]. 当代日本中国研究 2014(01)
    • [25].《物权法》相关政策解读[J].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6)
    • [26].物权法定与物权法定缓和——围绕物权法定缓和在物权法中的体系展开[J]. 青年与社会 2013(07)
    • [27].物权法是怎样炼成的[J]. 民主与法制 2009(22)
    • [28].物权法在村镇建设中的运用——物权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和方便[J]. 魅力中国 2009(33)
    • [29].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学者草案的立场与《物权法》的规定[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1(00)
    • [30].论我国物权法的创新与进一步完善[J]. 党政干部论坛 2008(01)

    标签:;  ;  ;  ;  ;  

    我国物权法增设居住权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