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俄罗斯“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

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俄罗斯“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

论文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发生了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遍布文学和艺术的各个领域。人们称其为俄国文化的“白银时代”,将它与以普希金、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文化的“黄金时代”相提并论。稍后,它有渗透到了其他领域,在哲学、宗教、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中大放异彩。俄国知识分子以探索人的命运和意义为起点,全面地审视人类的精神史,其思想分别涉及了神人主体观、民族主义、公民意识、革命、爱、人的存在等问题,并尽力寻找可能的答案,而这些内容正是政治现代性中主体观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重新赋予人以主体性,作为个体的人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强调人的主体性既是这一时期思想家的共同点,也是普世化现代性的核心观念。从象征主义流派对于主体观的开拓性探索,尔后阿克梅主义流派和未来主义流派又对象征派的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有益的探索。总之,白银时代的一代人在对前人的文化遗产加以继承的同时,做出了创造性的发挥,不幸的是,紧随“白银时代”而来的十月革命,却成为了“白银时代”的终结者。十月革命后,“白银时代”的作家们先后被新政权抛弃。这其中既有“白银时代”主体观本身固有的缺陷,也有苏维埃文化政策的失误。随着“哲学船”驶离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思想在俄国也随之沉寂了下去。作为中国的邻国,俄罗斯对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俄国白银时代的知识分子所走过的思想历程,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极大的参照价值和启迪意义。通过重新审视“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历程,希望可以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磨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苏俄方面的研究
  • 1.2.2 西方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白银时代"及其流派
  • 2.1.1 "白银时代"概念的界定
  • 2.1.2 "白银时代"的历史溯源
  • 2.1.3 "白银时代"流派的划分
  • 第二节 政治现代性与主体观
  • 2.2.1 政治现代性的内涵
  • 2.2.2 政治现代性下的主体观
  • 第三章 "白银时代"三大流派关于主体观的论述
  • 第一节 "白银时代"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象征主义流派主体观的开创性
  • 3.1.1 索洛维约夫的神人主体观
  • 3.1.2 勃洛克的公民意识
  • 3.1.3 别雷对欧洲思想的反思
  • 第三节 阿克梅主义流派主体观的现实性
  • 3.2.1 阿赫玛托娃对祖国的挚爱
  • 3.2.2 曼德尔施塔姆对于人存在意义的思考
  • 第四节 未来主义流派主体观的后现代性
  • 3.3.1 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性
  • 3.3.2 赫列勃尼科夫的超理性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白银时代"主体观高涨的动因
  • 第一节 西方文化的舶来品
  • 第二节 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第三节 东西文化的交互碰撞
  • 第五章 十月革命后"白银时代"主体观的衰落
  • 第一节 托洛茨基的取消主义文学主张
  • 第二节 "白银时代"文学家内部的自我分化
  • 第三节 "哲学船事件"的终结意义
  • 第四节 不利的客观历史条件
  • 第六章 对"白银时代"主体观的总结和反思
  • 第一节 "白银时代"主体观复杂性之中的同一性
  • 6.1.1 唯心主义
  • 6.1.2 个人主义与创造性
  • 6.1.3 宗教
  • 6.1.4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 6.1.5 对理性一元论的怀疑
  • 第二节 "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反思
  • 6.2.1 俄罗斯民众的不理解
  • 6.2.2 自掘坟墓
  • 6.2.3 现代性与传统性
  • 6.2.4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俄罗斯“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