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集聚及其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影响

工业集聚及其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影响

论文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状态日益改善,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得到加强。然而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同时,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弊端不断显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着消极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我国依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间巨大的差异制约着城乡间资源、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行,同时也制约着城市经济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因此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成为了我国经济继续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问题,国家采取了许多方式,但成效甚微。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地区工业集聚体的大量出现,这些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乡镇工业发展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许多小城镇转变成了专业化的产品生产集聚地,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城乡差距日益缩小。东部地区发展的这一实践,充分说明了工业集聚——这种新的工业组织模式能够有效改变落后地区工业分散局面,促进落后工业向现代工业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本文立足于从工业集聚角度探讨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问题,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简单的计量模型对这种作用进行论证。文章首先对我国工业集聚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说明,指出我国工业集聚主要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工业集聚发展缓慢;我国工业集聚主要以专业化集聚为主,集聚企业多从事传统工业生产。再通过分析工业集聚的效应机理说明工业集聚是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城镇化率水平并得出结论:即工业集聚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城镇化率。并利用大量数据和计量模型对结论进行论证,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同时根据检验结果指出目前各地区工业集聚发展存在工业集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工业集聚布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工业集聚发展的外部环境,实现工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工业集聚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国外产业集聚理论
  • 2.1.2 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 2.2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2.1 国外学者关于二元结构理论的研究
  • 2.2.2 国内学者关于二元结构理论的研究
  • 2.3 工业集聚与城乡二元结构关系相关理论
  • 2.3.1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理论
  • 2.3.2 收入分配理论
  • 3 我国的工业集聚与城乡二元结构现状
  • 3.1 工业集聚的含义及测度
  • 3.1.1 工业集聚的含义、特点
  • 3.1.2 工业集聚的测度
  • 3.1.3 中国工业集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2 城乡二元结构的含义及其测度
  •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
  • 3.2.2 城乡二元结构的测度
  • 3.2.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
  • 4 我国工业集聚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
  • 4.1 工业集聚与城乡二元结构关系的机理分析
  • 4.2 我国工业集聚在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中的作用
  • 4.3 我国工业集聚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证分析
  • 4.3.1 变量选择
  • 4.3.2 样本数据说明和模型设计
  • 4.3.3 工业集聚与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实证检验
  • 4.3.4 对实证分析结果的总结
  • 4.4 东部地区工业集聚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转化
  • 4.4.1 东部地区工业集聚发展的原因分析
  • 4.4.2 东部地区工业集聚发展现状
  • 4.4.3 东部工业集聚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影响
  • 4.5 小结
  • 5 政策建议
  • 5.1 改善工业集聚布局
  • 5.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5.3 优化工业集聚发展的外部环境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工业集聚区建设的路径研究[J]. 经济师 2020(01)
    • [2].公共政策交互性与地区工业集聚——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9(01)
    • [3].宁波重点工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8(03)
    • [4].产业融合视角下城市工业集聚区的空间转型机制——基于上海市的三个案例分析[J]. 城市规划学刊 2015(02)
    • [5].似曾相识心欢喜 生搬硬套谬千里——从两道“形”似而“神”不同的高考试题说起[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7(Z1)
    • [6].工业集聚对我国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12)
    • [7].工业集聚、空间溢出效应与地区增长差异——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经济经纬 2018(01)
    • [8].“一带一路”国内段沿线省市工业集聚水平测度[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03)
    • [9].工业集聚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7)
    • [10].工业集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03)
    • [11].对江西省工业集聚的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6(33)
    • [12].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工业集聚的影响——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 2013(04)
    • [13].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01)
    • [14].建设项目到山前 开发耕地到河滩 焦作市节约用地杰作——西部工业集聚区喜见雏形[J]. 资源导刊 2008(04)
    • [15].打造金汇 立足中国 遍布世界——金汇纺织工业集聚区发展纪实[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8(05)
    • [16].中国地市工业集聚与污染排放的空间特征及计量检验[J]. 地理科学 2018(02)
    • [17].中国粮油加工业集聚水平实证研究[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5(01)
    • [18].睢县工业集聚区地下水资源分析[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9(12)
    • [19].工业集聚、市场潜力与地区收入差距——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14(12)
    • [20].地区市场潜能、出口开放与我国工业集聚效应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7)
    • [21].集聚与城市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J]. 城市问题 2017(09)
    • [22].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部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当代财经 2017(11)
    • [23].工业出口对工业集聚的非线性影响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5(24)
    • [24].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5].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空间比较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6(06)
    • [26].工业集聚与污染排放强度——基于固定效应门限回归模型的再检验[J]. 工业技术经济 2017(12)
    • [27].德国鲁尔工业园区及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对黔东工业集聚区发展的启示[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11)
    • [28].中国工业集聚空间配置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4(01)
    • [29].贵州首次划定七个乡镇企业产业聚集区[J]. 当代贵州 2008(06)
    • [30].工业集聚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2000—2012年的数据分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4)

    标签:;  ;  ;  ;  ;  

    工业集聚及其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