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LiNbO3晶体缺陷结构及光发射性能研究

Er:LiNbO3晶体缺陷结构及光发射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提拉法生长出无宏观缺陷、光学均匀性较好的掺铒为1mol%的锂铌摩尔比分别为0.75、0.80、0.946和1.0的铌酸锂单晶体。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晶体中杂质的占位机理和晶体的缺陷结构。结果表明:随着[Li]/[Nb]的增加,晶体中的本征缺陷反位铌(NbLi4+)和Li空位不断减少,Er3+离子大部分占据Li位而小部分占据Nb位形成孤位Er3+离子缺陷中心(ErLi2+与ErNb2-与Er3+团位束ErLi2+-OH--ErNb2-。随着[Li]/[Nb]的增加,Er:LiNbO3晶体的OH-红外吸收峰产生红移,峰宽变窄;紫外-可见吸收谱的吸收边紫移和X射线衍射峰的半高宽变窄。说明随着[Li]/[Nb]的增加,晶体NbLi4+等本征缺陷浓度减少,晶格畸变变小。通过荧光光谱和Er3+的紫外-可见吸收谱研究了晶体的光发射等光学性能。通过荧光光谱研究发现:Er:LiNbO3晶体发射出由2H(11/2→4I15/2和4S3/2→4I15/2跃迁所导致的位于525nm与550nm波段的绿光,电子从4S3/2能级的衰减行为逐渐由非e指数行为不断向单e指数行为转变,Er3+离子4S3/2能级平均寿命不断提高。通过研究紫外-可见吸收谱发现有8个Er3+的吸收峰,随着[Li]/[Nb]的增大,峰强提高,峰位红移,峰截面积逐渐减小。通过透射光斑畸变法研究了晶体的抗光损伤性能。结果表明:随着[Li]/[Nb]的增大,晶体抗光损伤能力下降,但其抗光损伤阈值与其他激光晶体相比仍然较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激光晶体的概念和特点
  • 1.1.2 上转换激光和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 铌酸锂晶体的性质和结构
  • 1.2.1 铌酸锂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 1.2.2 铌酸锂晶体的结构
  • 1.2.3 同成分铌酸锂晶体
  • 1.3 铌酸锂晶体缺陷
  • 1.3.1 铌酸锂晶体的本征缺陷
  • 1.3.2 非本征缺陷
  • 1.4 稀土元素掺杂铌酸锂晶体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配比方案
  • 2.3 晶体生长
  • 2.3.1 晶体生长设备
  • 2.3.2 晶体生长过程
  • 2.4 晶体生长工艺
  • 2.4.1 温度场理论
  • 2.4.2 晶体转速的选择
  • 2.4.3 晶体生长速度的选择
  • 2.5 晶体的加工处理
  • 2.5.1 退火和极化处理
  • 2.5.2 晶体加工
  • 2.6 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测试实验方法
  • 第3章 晶体微观缺陷
  • 3.1 [Li]/[Nb]对晶体红外-吸收峰的影响
  • 3晶体的紫外-可见吸收边分析'>3.2 Er:LiNbO3晶体的紫外-可见吸收边分析
  • 3.3 [Li]/[Nb]对晶体的微观缺陷浓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晶体的光学性能
  • 3晶体的上转换发射性能'>4.1 Er:LiNbO3晶体的上转换发射性能
  • 3晶体的上转换荧光光谱'>4.1.1 Er:LiNbO3晶体的上转换荧光光谱
  • 3晶体绿光上转换的时间分辨谱'>4.1.2 Er:LiNbO3晶体绿光上转换的时间分辨谱
  • 3 晶体绿光上转换发光机制'>4.1.3 Er:LiNbO3晶体绿光上转换发光机制
  • 3+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4.2 Er3+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
  • 3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测试'>4.3 Er:LiNbO3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测试
  • 4.3.1 测试装置与晶体抗光损伤性能测试
  • 3晶体抗光损伤性能的影响'>4.3.2 [Li]/[Nb]对Er:LiNbO3晶体抗光损伤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Er:LiNbO3晶体缺陷结构及光发射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