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缺血后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缺血后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内源性tPA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tPA-Stop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缺血对照组(Control)、实验组(Experiment)。每组又分为缺血再灌注6 h组、12 h组、24 h组。采用栓线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 h后拨出线栓再灌注。实验组大鼠经脑室注射tPA-Stop 2μg,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脑室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在各个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取标本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HE染色形态学观察、Nissl染色测定神经元存活率、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数。并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tPA的表达,并对其活性进行测定。同时对MMP9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1)脑缺血后内源性tPA在脑内大量表达,缺血再灌注早期主要由内皮细胞表达,随后胶质细胞表达增加。(2)内源性tPA在脑内大量表达,加重了脑缺血后继发性损害,使脑梗死体积扩大,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凋亡细胞数增加。(3)内源性tPA主要通过激活和上调

论文目录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缺血后神经损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照片
  • 第二部分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照片
  • 第三部分 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在肝素诱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血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照片
  • 第四部分 ALBUMIN AMELIORATE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MEDIATED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AND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RATS
  • MATERER AND METHOD
  • RESULT
  • DISCUSSION
  • SUMMARY
  • REFERENCE
  • PHOTO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胶质细胞对脑缺血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2].血脂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11)
    • [3].脑缺血性炎症与抑郁障碍[J]. 世界临床药物 2017(10)
    • [4].短暂性脑缺血不发作也要治[J]. 金秋 2017(20)
    • [5].陈忠教授和张翔南教授团队提出永久性脑缺血的潜在治疗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
    • [6].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5)
    • [7].阿司匹林预防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脑缺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0)
    • [8].脑缺血的分子损伤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17)
    • [9].脑缺血散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 [10].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率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J]. 西藏科技 2020(04)
    • [1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18)
    • [12].老年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前多种影响因素的探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14)
    • [13].短暂性脑缺血35例发作急性期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23)
    • [14].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脑缺血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9)
    • [15].脑缺血治疗研究进展[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8)
    • [16].脑缺血大鼠肺组织中IL-6的表达变化[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6)
    • [17].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护理[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17)
    • [18].Toll样受体与脑缺血[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9(02)
    • [19].关注神经重症患者迟发性脑缺血的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12)
    • [20].肠-脑轴在脑缺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07)
    • [21].经颅多普勒早期预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延迟性脑缺血[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6(05)
    • [22].针刺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脑缺血研究概况[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10)
    • [23].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3)
    • [24].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后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7(36)
    • [25].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20(02)
    • [26].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缺血保护机制中的作用与相关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11)
    • [27].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28].远隔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的保护及相关机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12)
    • [29].中药配方颗粒脑缺血散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20)
    • [3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缺血肺水肿[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6)

    标签:;  ;  ;  ;  ;  ;  ;  ;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缺血后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