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枣疯病病原鉴定

大连枣疯病病原鉴定

论文摘要

植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筛管细胞中的植物病原微生物。它可引起植物黄化、丛枝、花变叶、矮缩或花器退化等症状,导致粮食、果树、蔬菜、花卉等几百种植物致病。它所引起的病害已遍布世界各地,我国发生也很严重,其危害程度已上升为仅次于真菌、病毒病害的第三大类植物病害。本研究根据植原体病害的症状学特点,对我国部分省区果树植原体病害进行了病害调查并采样,以基于植原体,16S rRNA,基因设计的通用引物、运用巢式PCR,对其采集到的病样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查明该类病害在果树上的发生现状。对采样中检测出来的大连市枣疯病植原体,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及计算机模拟的RFLP分析,填补了辽宁省大连地区枣疯病病原鉴定的空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基于植原体,16S rRNA,基因设计的通用引物(R16mF2/R16mR1,及R16F2/R16R2)、运用直接及巢式,PCR,对从辽宁、河南、湖北等果树产区采集到的、100,多个疑似植原体病害的样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仅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枣疯病样本中,出现了植原体特异的扩增条带。2、对大连市发病较严重的营城子区,进行了枣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调查。该区枣疯病平均发病率为,22%、病情指数,8.67。电镜观察感病叶片的病组织超薄切片,在其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发现了典型的植原体细胞。3、对大连枣疯株系(JWB-DL)的16S rDN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该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661582)为1851个核苷酸。将JWB-DL与NCBI中登录的序列进行Blast,序列比对,结果与属于16SrV,的榆树黄化植原体(GenBank登录号为AF189214)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8%),推断JWB-DL应属于同一个组即榆树黄化组(16SrV)。计算机模拟RFLP分析也表明它属于榆树黄化组(16SrV)。将JWB-DL与所属植原体组中的各亚组代表株系进行16S rDNA序列比对,通过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表明JWB-DL,与CLY,,植原体同属于16SrV-B亚组。JWB-DL与其它种JWB相比,部分rRNA操纵子序列有所不同,表明JWB-DL是一个独特种。JWB-DL核糖体蛋白基因rplV-rpsC基因的核酸序列与麻纤维丛枝植原体(GenBank号:EF029093)一致,而不同于其它JWB植原体,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截然不同的Candidatus Phytoplasma ziziphi植原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植原体病害研究
  • 1.1 植原体特性
  • 1.2 植原体的发现及症状
  • 1.3 植原体的分布
  • 1.4 植原体的传播媒介与传毒特性
  • 1.5 植原体的分类
  • 1.6 植原体的检测
  • 1.6.1 显微研究技术
  • 1.6.2 血清学技术
  • 1.6.3 核酸杂交技术
  • 1.6.4 PCR 技术
  • 2 枣疯病研究
  • 2.1 枣疯病的危害及症状特点
  • 2.2 枣疯病的诊断和病原鉴定
  • 2.3 枣疯病传播途径与防治
  • 3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3.1 本论文研究背景
  • 3.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果树植原体病害普查及风险分析
  • 1 调查及采样地点
  • 2 植原体病害检测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采样总DNA 的提取
  • 2.1.2.2 引物合成
  • 2.1.2.3 PCR 扩增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植原体症状特点与病害普查
  • 3.2 PCR 检测
  • 3.3 几种果树检疫性植原体病害风险分析
  • 3.3.1 葡萄金黄化植原体
  • 3.3.2 澳大利亚葡萄黄化植原体
  • 3.3.3 苹果簇生植原体
  • 3.3.4 梨衰退病植原体
  • 3.3.5 桃X 植原体
  • 3.3.6 杏褪绿卷叶植原体
  • 3.3.7 蓝莓矮化植原体
  • 3.3.8 草莓簇生病植原体
  • 3.3.9 椰子致死黄化病植原体
  • 3.3.10 来檬丛枝病植原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第3章 大连地区枣疯病病害调查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病害调查
  • 1.2.2 感病叶片病组织超薄切片观察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枣疯病发生情况调查
  • 2.2 受侵叶片病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 3 结论
  • 第4章 大连枣疯病病原鉴定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感病植株总DNA 提取
  • 1.2.2 PCR 扩增植原体 16S rRNA 基因片段
  • 1.2.3 PCR 产物的序列测定及比较分析
  • 1.2.4 计算机模拟的,RFLP 分析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序列分析
  • 2.2 RFLP 电子酶切图谱
  • 2.3 植原体株系系统进化树构建及分析
  • 3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白及锈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方法[J]. 农技服务 2016(16)
    • [2].新疆地区草莓黄萎病的病原鉴定[J]. 植物检疫 2020(06)
    • [3].海南冬瓜褐斑病病原鉴定[J]. 中国蔬菜 2020(02)
    • [4].陕西省核桃炭疽病病原鉴定[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11)
    • [5].新疆穗花婆婆纳白粉病病原鉴定[J]. 南方农业 2020(09)
    • [6].蓖麻种芽腐烂病害的病原鉴定[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0(01)
    • [7].海南火龙果细菌性腐烂病的病原鉴定及田间药剂筛选[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3)
    • [8].枣疯病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8)
    • [9].基于鱼类疫情探讨鱼类病原鉴定工作的意义[J]. 科学养鱼 2020(09)
    • [10].山东寿光茄子褐纹病病原鉴定及药效试验[J]. 北方园艺 2017(09)
    • [11].广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6(10)
    • [12].两种橡胶苗枯死病病原鉴定[J]. 热带农业科技 2017(02)
    • [13].齐齐哈尔地区葱病害调查及其病原鉴定[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12)
    • [14].茄子烂秆病的病原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3)
    • [15].广东省烟区烟草花叶病主要病原鉴定[J]. 中国烟草学报 2010(06)
    • [16].黔东南州蓝莓叶部病害的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J]. 中国森林病虫 2017(02)
    • [17].石楠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对药物敏感性测定[J].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4)
    • [18].贵州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J]. 植物保护 2018(04)
    • [19].蓝莓间座壳茎溃疡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植物保护 2017(01)
    • [20].海南省火龙果炭疽菌病病原鉴定及有效药剂筛选[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02)
    • [21].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病原鉴定与治疗[J]. 湖北畜牧兽医 2015(07)
    • [22].重庆云阳橘红褐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9(11)
    • [23].芦荟斑点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4].浙江省红掌细菌性疫病病原鉴定[J]. 浙江林业科技 2008(06)
    • [25].白木香立枯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热带作物学报 2008(02)
    • [26].春羽炭疽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9(10)
    • [27].萱草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园艺学报 2020(01)
    • [28].贵州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fioriniae病原鉴定研究[J]. 福建茶叶 2019(08)
    • [29].琯溪蜜柚炭疽病病原鉴定[J]. 果树学报 2017(09)
    • [30].安徽无花果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J]. 农业灾害研究 2019(06)

    标签:;  ;  ;  ;  

    大连枣疯病病原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