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研究

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研究

论文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遇到的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京津冀都市圈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转移、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与此同时,作为京津冀都市圈中的资源大省,河北省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但是其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相比与其所处东部区域的身份不相符,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河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论是5大支柱产业还是10大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或主要依托资源而生的产业都占有绝对的比重,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当前“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机遇期,逐步用高技术、中高技术提升改造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用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替代没有前途的资源型产业,尽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集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本文系统的分析研究了西方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归纳总结了前人关于产业结构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围绕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本文研究了河北省产业总体结构的形成、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结合河北省工业统计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作为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究主体,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统计描述与计量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和集聚优势,以详实的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分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阐明了强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综合研究了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基于对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制约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培育具有集群竞争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2.3 论文研究的特色
  • 第二章 产业结构理论及演进优化规律
  • 2.1 关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回顾
  • 2.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规律
  • 2.3 衡量产业结构演进的方法与指标
  • 第三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研究
  • 3.1 河北省产业总体结构形成及工业化进程的判断分析
  • 3.2 河北省工业内部结构发展水平评价
  • 3.3 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 4.1 对高技术产业内涵的研究
  • 4.2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究主体
  • 4.3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 4.4 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 4.4.1 可以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 4.4.2 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 4.4.3 有利于减轻河北省作为资源大省在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压力
  • 第五章 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分析
  • 5.1 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 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贡献度测定
  • 5.2.1 技术密集型产业贡献度测定模型的确定
  • 5.2.2 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定
  • 5.2.3 技术密集型产业内部贡献度结构分析
  • 5.3 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与集聚优势
  • 5.3.1 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定方法
  • 5.3.2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
  • 5.3.3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优势
  • 5.3.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5.3.3.2 DEA的模型
  • 5.3.3.3 输入与输出指标集的构建
  • 5.3.3.4 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投入产出总体有效性分析
  • 第六章 制约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分析
  • 6.1 外部地理环境层面
  • 6.2 市场制度层面
  • 6.3 企业层面
  • 6.4 金融体系层面
  • 6.5 高新技术开发区层面
  • 第七章 培育具有集群竞争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策建议
  • 7.1 政府层面
  • 7.2 外部地理环境层面
  • 7.3 市场制度层面
  • 7.4 企业层面
  • 7.5 金融体系层面
  • 7.6 非政府组织层面
  • 7.7 高新技术开发区层面
  • 结论
  • 本文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绿色研发投入对我国资源型产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J]. 科技与经济 2019(06)
    •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19)
    • [3].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 中国矿业 2016(12)
    • [4].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制度研究——基于法律激励与约束的视角[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6)
    • [5].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探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 中国经贸导刊 2017(22)
    • [6].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6(03)
    • [7].山西省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与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15(07)
    • [8].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基于阜新煤炭产业集群的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4(S1)
    • [9].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要把握好三大关系[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5(16)
    • [10].有条件资源型产业集群与“资源诅咒”伴生性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5(04)
    • [11].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3(09)
    • [12].银行业支持内蒙古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3(10)
    • [13].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规避策略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4].非资源型产业:内蒙古的“新功课”[J].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2(05)
    • [15].山西:推进资源型产业供给侧改革[J]. 国企管理 2017(13)
    • [16].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关系研究——以新疆为例[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7].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研究[J]. 经济师 2018(02)
    • [18].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7)
    • [19].论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资源型产业扶贫模式的创建[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1)
    • [20].转型背景下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动态演化实证研究——以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4)
    • [21].资源型产业链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J]. 科研管理 2013(12)
    • [22].云南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研究[J]. 生态经济 2014(02)
    • [23].贵州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思考[J].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3)
    • [24].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比较分析[J]. 北方经贸 2013(07)
    • [25].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新疆资源型产业竞争力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11)
    • [26].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资源型产业集群机制变迁[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07)
    • [27].资源型产业的特征、问题及其发展机制[J]. 学术月刊 2013(07)
    • [28].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4)
    • [29].内蒙古将打造60个超百亿非资源型产业集群[J]. 硅谷 2011(08)
    • [30].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演进的系统反馈结构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 2011(05)

    标签:;  ;  ;  ;  

    河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