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影响因素论文-许丽梦,郭付友,王慧

演化影响因素论文-许丽梦,郭付友,王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演化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色发展,SBM模型,时空演化,Tobit模型

演化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许丽梦,郭付友,王慧[1](2019)在《山东省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2007—2017年山东省17地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进一步构建Tobit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7—2017年山东省各地市间绿色发展效率变化趋势呈现地域差异,东部地区效率提升快于中西部地区,且存在个别地市绿色发展效率下降与个别地市绿色发展效率上升并存的趋势特征。山东省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且存在高效率区向东发展,低效率区转向中西部的演化特征。山东省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且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及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驱动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是山东省绿色发展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2期)

王腾飞,谷人旭,马仁锋[2](2019)在《长江叁角洲城市创新关联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创新关联是创新主体合作和知识技术溢出的一种空间路径,影响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借助专利合作数据,利用SNA和QAP方法探究长叁角城市创新关联网络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叁角城市创新联系由早期的省内核心城市辐射式合作转向不同等级城市节点间的多层、多向合作,但文化区边界的屏蔽效应明显,逐渐形成"核心-边缘"网络结构;(2)地理距离对城市创新关联仍然起到阻碍作用,创新制度差异起到显着正向影响,而社会文化差异成为城市创新关联的重要隐性壁垒;(3)研究结果启示应在相似或互补的邻近地区建立更广泛的社区,培养地方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实现创新资源跨区整合配置,扩大创新溢出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12期)

李恩康,陆玉麒,陈娱[3](2019)在《中国外贸货物出口的地理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货物出口距离和GTWR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基于出口距离的基本定义及衍生的出口偏移指数(IMEO),探讨了2005—2016年中国317个市域单元的货物出口格局演化。同时,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表征财政投入、工业水平、通信技术,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分析了其对于地区货物出口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2005—2016年IMEO呈现正余弦迭加振荡,外贸货物出口格局的演化态势为:重心西移→重心东移→重心西移→重心东移,表明西部地区的货物出口贸易受经济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冲击更大;②在对外贸货物出口的整体影响上,财政投入>工业水平>通信技术。政府财政投入对货物出口贸易的影响已经式微,通信技术发展对西部外贸货物出口的促进作用较东南部更为显着。研究认为未来东部应当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加对贸易风险的管控。西部则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生产能力。(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关洪军,孙珍珍,高浩楠,赵爱武[4](2019)在《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3—2018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PVAR模型,分析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看,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各沿海省市之间的发展差异正在逐步缩小;(2)从发展的内在机制来看,海洋技术进步、海洋经济与制度管理是提高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动力,海洋规模经济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不明显;(3)从影响因素的预测来看,在未来发展的10年间,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会放缓,除受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惯性影响之外,受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海洋经济制度与管理次之,海洋规模经济最低。(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郭一鸣,蔺雪芹,边宇[5](2019)在《中国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15—2017年全国20个城市群的空气质量数据,分别从多个时间尺度比较总结了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总结了社会经济驱动规律。研究表明:(1)2015—2017年,全国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波动上升;空气质量呈季节性变化;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平均比例降低;空气质量指数空间上呈"北高南低"格局,且城市群内部空气质量趋于均衡;空气质量指数分布形态较为稳定,且不同类型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差距缩小;(2)人口集聚、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对整体城市群空气质量变化具有显着影响,但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的空气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强度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杨宏伟,李雅莉,郑洁[6](2019)在《区域协同视角下丝路中道工业绿色发展差异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5~2017年丝路中道1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应分析法、收敛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工业绿色发展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丝路中道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明显存在"东优、中平、西劣"板块阶梯型差异特征,而整体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存在日益收敛趋势;产业结构优化度、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化水平对工业绿色发展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在空间交互效应方面,除相邻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能够推动本地区工业绿色发展外,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度、科技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水平对本地区均表现出空间竞争效应。(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马佳卉,贺灿飞[7](2019)在《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贸易成本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扩展和加深,生产分工进入产品内分工阶段,中间产品贸易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中间产品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主要表现形式。论文选取了纺织业、运输业和电子产业分别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传统全球分工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研究其贸易网络结构的特征与演化趋势。并以中国为中心的中间产品贸易网络为例,探究了影响贸易网络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①3种产业的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有明显差异,电子产业网络联系紧密,而运输业和纺织业的结构则相对松散。②1998—2017年,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明显提升。③从影响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的因素来看:地理距离对中间产品出口偏好的影响显着,但是仅纺织业体现出了地理距离衰减效应,在电子和运输业中,地理距离越大,贸易偏好反而越高;沟通成本显着影响中国对目的地国家的出口偏好,中国文化在目的地国家推广能够提高贸易偏好;目的国制度质量对贸易偏好的影响显着,国家的话语权和可靠性能够提高中国对目的地国家的中间产品出口偏好,但同时,规制的质量越高,中国对其出口偏好则更低。④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在3种产业中均体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王东方,董千里[8](2019)在《中国城市物流发展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2005—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异质性在地理空间分布总体态势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城市物流发展空间结构呈现"东北-西南"走向且较稳定;2.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空间结构演化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其中,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城市物流发展分别呈现多点多级、单点单级空间格局特征;3.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核心城市物流呈现极化发展向均衡扩散发展转变态势。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物流发展仍处在极化发展阶段或者极化发展向扩散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4.中国城市物流发展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在地理分布上呈现集聚特征;5.城市物流发展存在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物流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物流发展溢出效应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斌栋,王婷,刘鹏飞[9](2019)在《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铁路客运的功能联系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13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铁路客运班次构造多中心指数来表征基于功能联系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在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基于功能联系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总体呈单中心化趋势,但地区差异化明显,珠叁角、山东半岛和闽东南城市群已表现出多中心化特征;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多中心程度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先单中心后多中心的演变过程;城市群规模的增大和城市间联系加强促进了城市群向多中心方向演化;而面积小、叁产比重高的城市群更有利于形成单中心的结构;政府干预作用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影响并不显着。鉴于不同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不同,未来政策取向应该遵从各个城市群自身规律。(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9年05期)

陈沛然,王成金[10](2019)在《长江流域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流域是中国相对完整的经济区,依托长江的煤炭运输一直是支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长江流域港口的煤炭运输职能对揭示长江港口在流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港口的煤炭运输格局与演化过程,重点分析煤炭进出港空间格局演变,归纳主要特征,测度空间集散水平并总结演变规律。借助区位商和进出港系数,分析了长江流域煤炭运输职能空间分异的演变过程,并探讨了不同运输职能之间的空间关系。基于不同阶段下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特征,本文凝练了长江流域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模式,全面总结了煤炭运输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以此,为长江流域港口的建设与功能优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演化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创新关联是创新主体合作和知识技术溢出的一种空间路径,影响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借助专利合作数据,利用SNA和QAP方法探究长叁角城市创新关联网络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叁角城市创新联系由早期的省内核心城市辐射式合作转向不同等级城市节点间的多层、多向合作,但文化区边界的屏蔽效应明显,逐渐形成"核心-边缘"网络结构;(2)地理距离对城市创新关联仍然起到阻碍作用,创新制度差异起到显着正向影响,而社会文化差异成为城市创新关联的重要隐性壁垒;(3)研究结果启示应在相似或互补的邻近地区建立更广泛的社区,培养地方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实现创新资源跨区整合配置,扩大创新溢出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演化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许丽梦,郭付友,王慧.山东省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9

[2].王腾飞,谷人旭,马仁锋.长江叁角洲城市创新关联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3].李恩康,陆玉麒,陈娱.中国外贸货物出口的地理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货物出口距离和GTWR模型[J].地理研究.2019

[4].关洪军,孙珍珍,高浩楠,赵爱武.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郭一鸣,蔺雪芹,边宇.中国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经济.2019

[6].杨宏伟,李雅莉,郑洁.区域协同视角下丝路中道工业绿色发展差异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9

[7].马佳卉,贺灿飞.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贸易成本视角[J].地理科学进展.2019

[8].王东方,董千里.中国城市物流发展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孙斌栋,王婷,刘鹏飞.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铁路客运的功能联系视角[J].人文地理.2019

[10].陈沛然,王成金.长江流域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9

标签:;  ;  ;  ;  

演化影响因素论文-许丽梦,郭付友,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