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川地区林草措施实施探讨

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川地区林草措施实施探讨

一、东川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林草措施实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豪[1](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室内物理与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流域水系平衡对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成果,对整治流域所出现的一系列水系失衡灾害进行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完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是流域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自响应理论”认为:流域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运动的,运动的目标是追求系统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流域系统会自动朝着建立新平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多年平均也是平衡的,当水系要素受到干扰,如土地整治切削边坡、填埋沟道等人为活动,水系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将自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平衡。在新的调整过程中,如得不到合理的调控,将会出现一系列水系失衡引发的灾害,如切削高陡边坡截断流路出现的水流出露点高悬、沟道因填埋“造地”形成的控制工程管涌及盐渍化等。本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物理与数学模拟模型,对水系平衡运动过程中的水动力要素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中水系变化与沟道土地整治的互馈机制。(2)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所构建的室内实体模型得出,在室内模拟沟道上层工程黄土填埋0.1m,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相对于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秸秆覆盖梯田沟道与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分别平均减少地表径流25.78%、45.51%、62.40%和42.1%,表明随着沟道整治措施比例的增大,沟道水系中地表径流转化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比例增多;在相同模拟沟道与降雨量下,随着降雨强度从45mm/h以15mm/h等梯度增加到120mm/h,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和秸秆覆盖梯田沟道,其地下水转化了分别减少27.2%-53.3%、3.9%-13.7%、27.9%-33.3%、3.2%-10.8%,而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沟道地下水补给量则变化不大,表明沟道土地整治可以显着拦截暴雨径流,并将其转化为沟道地下水。(3)室内试验难以实现的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实体模型模拟结果,构建、率定并验证了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水系平衡影响的HYDRUS-3D及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室内试验难以进行的更大雨强和黄土填埋厚度下的沟道水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当降雨强度从30mm/h增加到150mm/h,沟道土地整治措施下的平均地下水位降低了6.24%;工程黄土填埋厚度从0.1m增加到0.4m,地下水位平均降低了13.62%。表明工程黄土填埋厚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要强于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因此,在土地整治沟道黄土填埋深厚区域,需要进行水系调控,增加地下水转化,避免地表径流长时间蓄积所带来的灾害。(4)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水文比拟、卫星监测影像以及构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影响的Visual MODFLOW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延安新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降雨量40-60mm条件下,延安新区所在桥儿沟流域出口最大洪峰流量为6.16-9.24m3/s,次降雨之后的平均地表径流总量是未整治前的3.04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土地整治实施所带来的地表径流过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以及城市绿化、人为灌溉、沟道填埋等原因,延安新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由0.102增加到0.163。数值模型模拟表明,整治区域挖方区地下水较少,而填方区地下水分布则较为集中;整治流域周围存在100m高度左右的高陡边坡集中区域,此处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有较大几率发生水系失衡灾害;在高陡边坡集中区域布设地下水排泄盲沟可令地下水位最大降低26m左右,减小了地下水活动频繁带来的负面影响。(5)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针对流域水系失衡引起沟道侵蚀测量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卫星影像测算侵蚀沟道特征参数的方法,其对切沟的测算精度可达97.4%,对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溃坝土方量测算精度可达91.1%,满足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灾害的调查需求;室内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强度下,60%比例的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沟道整治坝体设计洪水标准65.6%;优化地下水排泄盲沟防盐碱化和控制工程管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其减少土壤水分46.81%,降低最大土壤电导率15.41μs/cm,防盐渍化与管涌潜蚀效果良好;布设沟道整治防侵蚀固堤保坎工程的流域,在日降雨量为120mm暴雨条件下,土地整治工程完好率提高了80%以上,表明本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对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进行调控与防治。

朱青[2](2021)在《基于土地利用模拟的泛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严重阻碍了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壤保持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调节服务之一,对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大多数研究探究了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的现状,缺乏对未来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的情景预测。因此,本文以黄土高原腹地的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将神经网络(ANN)与元胞自动机(CA)耦合,构建流域ANN-CA 土地利用模拟模型,并借助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流域2000-2020年和未来时段(2021-204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RCP4.5/RCP8.5)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探究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特征,为流域未来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所构建流域土地利用模拟模型(ANN-CA)的模拟精度达到要求。当模型中转换概率阈值T=0.8、随机扰动参数α=2和转换系数b=1.2时,模型模拟的2020年泾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的整体正确率为89.39%,kappa系数为0.9675,同时,6类土地利用数据的正确率也分别达到80%,土地利用模拟效果较好。(2)从预测的未来10年土地利用结果来看,相较于2020年,流域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为:耕地面积减少了 421.32km2,是减少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 6.25km2和208.48km2;建设用地以原有城市为中心向外扩展,面积增加了 263.74km2,是增加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了 14.30km2和 42.85km2。(3)从2000-2020年的土壤保持量来看,流域土壤保持服务逐月变化趋势与降雨量一致,8月份最大。而且年际变化大,呈波动增加趋势,增速达2.76×106t/a,平均土壤保持量为2.98× 108t。流域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呈“西部高、东部较高,中部和南部较低,北部最低”的分布态势。(4)从2021-2040年的土壤保持量来看,RCP4.5情景下土壤保持服务年际变化呈波动增加趋势,增速为6.95×105t/a;而RCP8.5情景下呈波动减少趋势,减速为1.44×106t/a。流域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的土壤保持量存在不确定性。RCP4.5情景下多年平均土壤保持量为1.67× 108t,RCP8.5情景下为1.77× 108t,即RCP8.5情景下流域的土壤保持量略多于RCP4.5情景。RCP4.5情景和RCP8.5情景的流域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均为“由西北到东南增加”。(5)从流域的土壤保持率来看,2000-2020年泾河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保持率为82.54%,2021-2040年RCP4.5情景和RCP8.5情景下流域的多年平均土壤保持率分别为84.67%和84.80%,即土壤保持率在过去20年和未来20年,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气候情景下差异不大,呈“RCP8.5>RCP4.5>2000-2020年”,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率存在差异,表现为:水域>建设用地>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

黄晨璐[3](2021)在《近40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主控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曾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过去数十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进行了长期和系统的治理,先后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入黄泥沙明显减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在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水土保持、黄河输沙、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长时间序列下土壤侵蚀速率制图方法、土壤侵蚀时空变化规律和土壤侵蚀主控因子等,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基于土壤侵蚀高分辨率抽样调查和区域土壤侵因子数据、CSLE模型、机器学习方法、地图代数与空间预测等方法完成土壤侵蚀制图,系统分析了黄土高原近40年来土壤侵蚀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退耕还林(草)前后土壤侵蚀主控因子的变化,阐明了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新时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以土壤可蚀性强、地表坡度较陡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的基本特征,2000年前坡耕地多、植被覆盖率较低是土壤侵蚀的主要诱发因素。2000年以来,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措施的大规模实施,陡坡耕地退耕、林草植被逐渐恢复、工程措施不断生效,是土壤侵蚀减弱的主要因素。(2)地图代数法和空间预测法均可完成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制图,两种制图结果均能反映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宏观格局,土壤侵蚀速率>500 t/(km2?a)的均集中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图代数与基于抽样调查的空间预测法所计算的土壤侵蚀速率均值分别为640.0 t/(km2?a)和522.41 t/(km2?a),空间预测制图结果与泥沙观测数据更为接近,并且能够更好的反映抽样点以外的局部差异,可作为区域土壤侵蚀制图的首选方法。(3)黄土高原1980、1990、2000、2010、2017年土壤侵蚀速率依次为2207.57、1725.13、981.18、727.79、640.00 t/(km2?a),近40年来持续递减,2000年后出现快速递减趋势。作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黄土丘陵沟壑区与黄土塬区土壤侵蚀速率虽呈显着减弱趋势,但其五期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仍约达到全区平均值的两倍到三倍以上,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速率依次为4015.15、3182.71、1828.95、1256.62、1031.89 t/(km2?a),黄土塬区土壤侵蚀速率依次为6013.25、4695.13、2106.06、1454.59、1547.67 t/(km2?a)。退耕还林(草)前,降雨侵蚀力(R)为土壤侵蚀主控因子,各项水保措施大规模实施后,生物措施(B)对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程度增加。以低覆盖草地为主的黄土高原风沙区,其土壤侵蚀受降雨侵蚀力(R)影响显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主控因子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明显转变,从地形(LS)与植被(B)共同影响转变为降雨侵蚀力(R)、沟蚀因子(g)以及植被(B)共同影响。(4)2000年前,黄土高原以耕地和草地为主,两者面积占比达69.7%。2000年后,黄土高原林地面积增加,呈现耕地、林地、草地复合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呈耕地>草地>林地的特征。1980~2017年,耕地转为林地的土壤侵蚀速率减少幅度最大,变化坡度为-74.84(t/(km2?a))/a,其次为耕地转草地、草地转林地,两者土壤侵蚀变化坡度分别为-51.88(t/(km2?a))/a、-49.05(t/(km2?a))/a;近40年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28.56%增加到2017年的61.85%,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大,土壤侵蚀逐渐减少。由低覆盖、中低覆盖转向更高覆盖等级的土壤侵蚀减少速率较大,变化坡度在-46.44~-18.24(t/(km2?a))/a之间。土地利用正向转移以及低覆盖植被向更高级别转移的情况均发生于黄土丘陵沟壑区与黄土塬区。

陈总文[4](2021)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内涵分析,系统的探讨生态效益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改良作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准则层,采用文献频数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查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构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老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的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总目标(生态效益)的构成因素,确定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为:蓄水保土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和土壤改良效益。评价体系各子系统(准则层)所占权重为蓄水保土效益(0.5936)、改善生态环境效益(0.2493)、改良土壤效益为(0.1571)。(2)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的综合实施,蓄水保土效益:实现年保土11.36万t,新增拦蓄水量314.74万m3,土壤减少侵蚀模数为42.41t/hm2。改善生态环境效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林草覆盖率从61.29%提高至69.22%,耕地面积治理后减幅14.74%;有林地面积治理后增幅32.77%;经果林增幅76.62%。改良土壤效益:物理性质,治理后土壤容重减小,其平均值由1.21g/cm3下降至1.18g/cm3;治理后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由治理前的46.31%提升至48.29%;化学性质,治理后土壤中全氮2.22g/kg、全磷0.29g/kg、全钾3.92g/kg和有机质38.56g/kg含量均有增加。(3)林草措施中各林种的蓄水保土量表现为水土保持林>经果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的蓄水量203.81万m3和保土量1.39万t;经果林蓄水量72.53万m3和保土量2.81万t;用材林蓄水量26.85万m3和保土量1.39万t。(4)老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的综合得分为87.03,使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各项指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提升,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庄少豪[5](2020)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植被得到全面迅速恢复,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宏伟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阻碍了生态环境恶化。黄土高原资源丰富但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通过研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植被变化情况,优化生态建设结构以造福人类。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统计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来植被变化情况,根据实地考察数据及模型参数经验值,采用InVEST模型评估1980~2015年黄土高原的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和固碳量。本文基于ArcGIS分析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侵蚀类型区域、不同植被状况下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探究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黄土高原1980~2015年的植被恢复状况,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该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以草地向未利用地和耕地变化较为主要,2000年以后主要以耕地变林地为主,2000~2010年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影响,有大量林地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与草地,尤其耕地转化面积最大;2010~2015年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幅度显着增加;2000年以后建筑用地持续扩张。再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了研究期内植被覆盖整体变化趋势以及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NDVI在研究期内小波动中稳步增长,植被有所改善;NDVI变化浮动趋势与降水量具有一致性,可预测黄土高原2018年以后植被覆盖依然还会随降水量变化小幅度稳步增长。通过分析NDVI变异度以及变异等级发现弱变异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中东部以及关中地区,变异面积占29.71%;中等变异主要分布在内蒙、宁夏、甘肃以及陕北地区,变异面积占70.28%;只有陕西榆林和内蒙古西部有小范围的强变异,仅占总面积的0.01%。通过黄土高原不同侵蚀类型区变异系数分析,NDVI中等变异和强变异主要是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及高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以来黄土高原NDVI重心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变化的趋势,变化程度有快有慢。2015~2018年转移距离长达15.78千米,结合变异等级分布情况,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植被重心变化情况呈现向风沙区以及丘陵沟壑区等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移动的趋势,植被恢复效果明显。(2)评估了 198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以及固碳服务功能水平及其变化情况,黄土高原各年产水量均呈现东南部远远大于西北部,耕地的产水量最多;其中1990年的平均产水量为五年中的最高,达到122.421mm,从产水量平均值来看整体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特征也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整体趋势;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保持量最多。从平均值来看保土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00以后,林草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增长势,其中以林地最为突出。固碳服务功能量以林草生态系统最为主要,林草总面积2000~2010年增加最为明显,而2010~2015年林草总面积虽然减少,但固碳总量却明显增多,主要是由于该年草地向林地转化面积较大。(3)揭示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不同侵蚀类型区服务功能水平进行评估,除河谷平原区外,保土量自2000年后均呈明显增长势,高塬沟壑区增加最多,风沙区增幅比例最大,达到113%之多;除河谷平原区外植被覆盖变异度大地区保土和固碳服务水平也提高更多;且河谷平原区作为主要粮食产区可能由于耕作制度以及城市化影响导致保土和固碳水平不高。评估侵蚀分区的198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发现黄土高原各分区林草总面积决定保土功能水平,林地面积占比决定固碳服务功能水平。基于像元尺度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与NDVI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黄土高原保水保土服务均随NDVI增加呈显着增加趋势;产水量在NDVI为0.7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不再增长甚至下降,主要由于当植被覆盖达到某一阈值产水量整体呈耗水势;保土量则在NDVI值接近0.8时有增加速率明显加大的趋势;降水量作为气候因素直接影响产水量,通过提高植被覆盖度间接提高保土和固碳功能。人类因素对服务功能影响主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对服务功能的提高作用和人类开采矿产、城市建设等活动对其的削弱作用;应合理搭配耕作、植树造林及城市化关系以达到服务功能效益最大化。本文对为保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最大化条件下植被恢复的最优水平及阈值等并没有做细致分析,需对其权衡做进一步研究。

陈磊[6](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地区植被盖度降低,水土流失速率加快,基岩大面积裸漏,生态系逆向演替趋势严峻且难以挽回,石漠化与生态系统的破坏愈演愈烈。林草优化配置与猪的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的关键部分,是解决石漠化地区农户生存压力的有效方式。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业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矛盾、人地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失业率。采用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相结合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模式,及精确的技术监测手段是高效治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重要举措。依据有关自然地理学、生物学、土壤学、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以生态修复理论、生态养殖理论、耦合效应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于2017-2020年以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示范区或研究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示范区或研究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分析法、室内与室外实验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筛选适宜的经济林和牧草进行不同比例的单播与混播,研究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的机理,机制,技术及示范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林草优化配置过程中牧草鲜草及干草产量变化特征,筛选石漠化地区牧草产量最高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在核桃林基础上选取满足适地条件与健康养猪的牧草最优配置方式: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白三叶+黑麦草(3:2)组合,为9458.2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黑麦草(2:3)组合,仅为6716.5 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鸭茅,为2452.1 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为1177.7kg/hm2。花江基于石漠化自然背景及原有经济林(李子树),选取适宜牧草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60446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为10858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9083.73 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菊苣(3:2),为1530.8 kg/hm2。(2)不同林草优化配置方式下牧草养分存在显着性差异。核桃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显着,白三叶的水分(Moisture)、粗蛋白(CP)、木质素(Lignin)、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钾(K)、磷(P)、钙(Ca)含量显着高于于其他牧草(P<0.05),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合(P<0.05),说明其营养价值较好。三种混播方式下组合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李子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播紫花苜蓿的Moisture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牧草(P<0.05),而干物质(DM),Ash,CP,Ca,ADF的含量显着高于菊苣、金荞麦、以及紫花苜蓿+菊苣三种混播方式下的含量(P<0.05)。三种混播中,紫花苜蓿含量越高则CP含量越高,三种混播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2:3)的整体效果与其它2种混播相比较差。(3)在石漠化地区通过利用天然草地、人工建植草地来“以草养猪”,促进石漠化脆弱生境的改善,同时兼顾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户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以草养猪”在1-2年内可显着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该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天然草质资源及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立地气候生境,“以草养猪”具有巨大的潜力优势和可观的市场前景效益。林草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不同的模式,为林农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带动农、林、牧、副及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4)林草优化配置中不同牧草组合对猪的日增重及增重成本具有不同响应,示范效果明显。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财万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72元/kg)>试验组3(2.89元/kg)>试验组6(2.85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1(2.72元/kg)>试验组5(2.71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63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11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1元/kg。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任万松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83元/kg)>试验组1(2.90元/kg)>试验组6(2.84元/kg)>试验组3(2.83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5(2.74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25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04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6元/kg。(5)基于不同石漠化背景实施针对性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林草群落生态稳定性、水源涵养、保水保肥等均具有正向作用。以草养猪能改善林草生态系统,促进植被生长,并能改善猪肉风味与品质,通过林草优化配置的混播牧草来饲喂猪,其饲料消耗率降低了33%,猪的出栏成活率保持在96%左右,农户可支配收入显着提高。在喀斯特生态畜牧业推进中应提高林草资源利用率,结合天然林与人工草地建值,构建“牧草资源为辅+饲料为主”的现代健康养猪饲用生产格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可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与区域经济质的飞跃,对贫困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价值。未来要整合现有林草资源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健康养猪,构建健康养猪品牌效应。

何松膛[7](2019)在《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原始的泥石流滩地是由泥石流堆积物形成的纯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活动的介入,逐渐变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耦合而成的集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生态要素为一体的复合系统。泥石流滩地在泥石流频发的生态脆弱区极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滩地系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如何相互转化,驱动因子是什么;滩地复合系统受到的干扰强度,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韧性怎样,以及以这样的发展趋势若干年后的土地利用变化等科学问题对于滩地的安全高效的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为贯穿整个论文的主线,以泥石流滩地为对象,从滩地的人文属性和自然属性两方面,结合滩地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和系统动力学方法,评价了包含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等集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生态要素为一体的滩地复合系统的状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未来利用趋势。同时,通过明晰滩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反馈机制,针对性地提出滩地系统开发利用的理念、方案及优化布局。本论文通过系统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典型流域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初步揭示了滩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及驱动力。研究表明:甘肃武都陈家坝和云南东川阿旺滩地系统均表现出耕地向建筑用地转化的趋势,该结果主要受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影响导致。同时,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的相互转化,主要受自然驱动力(泥石流、滑坡及地震)的影响。对比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发现,自然驱动力决定泥石流滩地的最初开发类型,而不同时期的国家政策或者战略只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在特定时期的导向。(2)从恢复力的视角探讨了泥石流滩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并对典型滩地的脆弱性和可用性做了评价。结果表明:集自然-经济-社会为一体的复合滩地系统在开发利用程度较弱阶段,无论是扰动还是恢复主要表现为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社会经济系统为辅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社会恢复力和经济恢复力在系统发展的中后期承担了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主要部分。尽管如此,生态系统作为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基石,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加大滩地生态系统的治理和建设。研究还发现系统恢复力在可接受波动幅度内不是随时间的线性递增或者递减,而是呈起伏波动变化趋势。扰动是瞬时的、直接的结果,而应对能力是一个蓄力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功效。(3)引入区域风险系数修正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泥石流滩地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的计算公式,并用于阿旺地区滩地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泥石流地区,水域的服务价值较大,但是由于区域范围本身较小,受到来自人为或者自然的影响极易发生与相邻土地类型之间的变换,继而造成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2012年到2018年阿旺地区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归咎于具有较大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水域面积在减少,而消耗大量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4)结合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初步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和GIS结合的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模拟模型。对2025和2030年滩地社会-生态系统的预测结果表明:2025年相对于2018年而言变化不大,但是2030年相对于2018和2025年,受建筑用地增加影响,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未来建设发展中需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进行协调。(5)基于安全性及高效性的原则,构建了滩地优化布局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原理、理念框架和总体的布局方案,并对典型小流域滩地空间优化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滩地风险安全的土地利用比其他粗放地开发无论是生态效应还是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都可观许多。尽管,该模式是滩地优化布局中较为简单的模式,但是为滩地的优化布局提供了思路案例,在后续的滩地开发利用中需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王淑静[8](2019)在《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历史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土壤污染、生境破坏等土地生态环境问题频出,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金沙江流域山区河流特征明显,不仅是我国生态屏障重点区,也是我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丰富的矿藏与水能使该地区长期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生态环境与开发模式不兼容。为构建绿色国土空间,有必要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土地生态管护的建议与政策,以此提升国土开发和利用质量,为推进脱贫攻坚任务提供生态保障,为助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引作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金沙江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且难以摆脱“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农田减少-人口贫困-陡坡垦殖-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和贫困人口的增收;加之,改革开放后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全区涉矿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采空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因此,本文以东川区为研究区域,以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结合国家级贫困县与资源衰退型城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任务要求,基于“驱动力(D)-状态(S)-响应(R)”框架模型构建了符合东川区地域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采用极差法、组合赋权法(熵权法-AHP)、多标准评价法测算东川区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值,分析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时空变化规律,以提出相关对策及措施。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所测土地生态安全值可知,东川区土地生态系统虽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仍然保持基本功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13-2017年间,研究区综合安全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生态环境处于敏感状态(Ⅱ级)(LES为0.406428)。2014年LES骤降到0.339695,属恶劣状态(Ⅰ级),生态结构受到显着破坏,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土壤重金属超标。但自2015年起生态安全水平逐步改善,至2017年达良好状态(Ⅳ级)(LES为0.649116)。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主要基于如下原因:第一,区域生产总值较基期年增幅较大,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二,坡改梯、退耕还林(草)等陡坡耕地、荒山荒地整治系列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集约化,农林牧业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力逐渐增强。第三,政府部门不断干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得以控制。第四,企业减排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2.2013-2017年,东川区驱动力、状态、响应安全值较初始年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响应安全指标层对全区综合评价影响程度最大,其次分别为驱动力指标层、状态指标层。响应层指标中,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r8)影响程度最大;驱动力指标层中,陡坡耕地面积比例(d7)影响程度最大;状态层指标中,森林覆盖率(s3)影响程度最大。由此可知,“八大工程”等抗干扰措施亟需持续加强,以维持逐步好转的发展态势。3.为保障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稳定,以DSR模型为原则,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驱动力层:(1)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协调各地域人地关系;(2)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3)合理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2)状态层:(1)加强水资源管理,因地制宜造林修复;(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3)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3)响应层:(1)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全民生态意识;(2)加大土地生态投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3)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土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池永宽[9](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冉大川,焦鹏,姚文艺,李晓宇,尚红霞[10](2015)在《泾河东川近期水沙变化对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响应》文中认为根据实地典型调查资料和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泾河东川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对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响应成因。采用"指标法"计算了流域梯田、林地、草地、坝地和封禁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量和减蚀量,提出了"水保措施拦沙减蚀量"的概念;首次对流域石油开采中井场及井场道路、陡坡耕种、公路建设和砖厂弃土等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量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以面平均降雨量100mm为界,流域年最大场次降雨产洪产沙关系可以分为降雨产洪产沙低值区和降雨产洪产沙高值区2个区。高值区降雨产洪产沙关系非常密切,其单位毫米降雨产洪产沙量分别是低值区的29倍和38倍。(2)截至2013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1 210万m3,减沙743万t,拦沙减蚀1 606万t,减水减沙作用分别为10.1%和21.8%。2009-2013年人为年均新增水土流失量224万t/a,占同期水土保持措施拦沙减蚀量的14%。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量中石油开采年均弃土流失量居首位,其次为陡坡耕种年均增沙量。(3)2008年以来流域输沙量增加和连续出现高含沙洪水的原因主要是大暴雨频发导致洪水泥沙明显增加;石油开采、陡坡耕种等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有增加趋势;近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不够,坝地配置比例低,同时对东川流域近期林草措施减水减沙能力、高含沙洪水成因和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成果对深化近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继续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效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东川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林草措施实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川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林草措施实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1.2.2 国内外沟道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现状
        1.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现状
        1.2.4 土地整治措施对沟道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1.2.5 土地整治对沟道水系影响研究与评价方法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室内试验模拟系统
        2.2.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2.2.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2.2.4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研究区域
        2.2.5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数值模拟平台
第3章 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3.1 “流域自响应理论”简述
    3.2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3.3 沟道土地整治下的“流域自响应理论”完善
    3.4 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的沟道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新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4.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产汇流的影响
        4.1.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4.1.2 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4.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4.2.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4.2.2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4.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4.3.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4.3.2 降雨强度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4.4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降水分配各水系要素的影响
        4.4.1 不同整治沟道措施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4.4.2 降雨强度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数值模型不同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模拟
    5.1 基于HYDRUS-3D不同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水量转化模拟分析
        5.1.1 HYDRUS-3D模型的建立
        5.1.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5.1.3 基于室内模拟条件下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条件对水系要素转化影响
    5.2 基于Visual MODFLOW不同线性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位影响模拟
        5.2.1 Visual MODFLOW模型的建立
        5.2.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5.2.3 基于室内模拟不同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的影响
    6.1 基于实地调查和水文模型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6.1.1 基于水文比拟法和SCS模型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6.1.2 基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6.2 基于ESA CCI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3 基于Visual MODFLOW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6.3.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建模
        6.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水文地质参数设定
        6.3.3 模型率定及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技术
    7.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量的测算技术
        7.1.1 Google Earth对地观测原理
        7.1.2 系统与随机误差及纠偏
        7.1.3 侵蚀量计算过程
        7.1.4 侵蚀量计算结果与精度分析
        7.1.5 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侵蚀量测算验证
    7.2 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的影响
        7.2.1 对沟道控制骨干坝体设计标准的影响
        7.2.2 对坝地田坎防护的影响
    7.3 沟道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防治及地下水排泄调控措施设计
        7.3.1 高边坡水流出露点处工程及植被修复技术
        7.3.2 整治沟道控制性工程的管涌防治技术
        7.3.3 整治沟道新造农田地下水排泄调控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土地利用模拟的泛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1.2.2 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服务研究进展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植被与土壤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NEX-GDDP数据的可用性检验
    2.3 野外调研
    2.4 研究方法
        2.4.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4.2 ANN-CA土地利用模拟模型
        2.4.3 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
        2.4.4 土壤保持服务量化
3 土地利用变化与模拟
    3.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3.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3.1.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3.2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3.2.1 地形坡度因子
        3.2.2 道路交通因子
        3.2.3 河流因子
        3.2.4 行政中心因子
        3.2.5 旅游因子
        3.2.6 人口密度因子
        3.2.7 森林保护区因子
    3.3 实证模拟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模型训练
        3.3.3 模型校准
        3.3.4 模型预测
4 泾河流域SWAT模型产流产沙模拟
    4.1 SWAT模型输入与运行
        4.1.1 构建模型基础数据库
        4.1.2 河网及子流域的划分
        4.1.3 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4.1.4 SWAT模型运行
    4.2 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率定和验证
    4.3 泾河流域径流和泥沙模拟结果
5 土壤保持服务模拟与预测分析
    5.1 流域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特征
    5.2 流域未来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特征
        5.2.1 未来降雨量和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5.2.2 未来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特征
    5.3 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分析
    5.4 流域未来可持续发展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近40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主控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土壤侵蚀因子研究
        1.2.2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1.2.3 区域土壤侵蚀主控因子研究
        1.2.4 区域土壤侵蚀制图研究
        1.2.5 区域土壤侵蚀产沙与输沙关系研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总体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数据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土壤侵蚀与治理成效
    2.2 基础数据
        2.2.1 土壤侵蚀抽样调查单元数据
        2.2.2 用于计算并验证区域土壤侵蚀速率的相关数据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基于地图代数法制图
        2.3.2 土壤侵蚀因子的重要性评估与敏感性分析
        2.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侵蚀空间预测及其评价指标
        2.3.4 泥沙输移比模型
        2.3.5 相关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黄土高原区域土壤侵蚀因子研究
    3.1 自然因子分析
        3.1.1 年降雨量时空变化分析
        3.1.2 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分析
        3.1.3 土壤可蚀性分析
        3.1.4 地形因子分析
        3.1.5 沟蚀因子分析
    3.2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分析
        3.2.1 生物措施因子分析
        3.2.2 工程措施因子分析
        3.2.3 耕作措施因子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制图与分析
    4.1 土壤侵蚀制图
        4.1.1 地图代数制图
        4.1.2 空间预测制图
    4.2 两种制图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4.2.1 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4.2.2 统计特征对比分析
    4.3 侵蚀产沙与输沙关系分析
        4.3.1 泥沙输移比变化分析
        4.3.2 两种制图结果合理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速率时空变化及其主控因子分析
    5.1 土壤侵蚀速率分析
        5.1.1 土壤侵蚀速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1.2 土壤侵蚀速率动态变化分析
    5.2 土壤侵蚀主控因子分析
        5.2.1 土壤侵蚀主控因子分析
        5.2.2 土壤侵蚀因子敏感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分析
    6.1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影响分析
        6.1.1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6.1.2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分布特征
        6.1.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2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侵蚀关系
        6.2.1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6.2.2 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土壤侵蚀分布特征
        6.2.3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项目
作者简介
致谢

(4)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经济
    2.2 老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2.2.1 老溪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成因
        2.2.2 老溪小流域治理情况及措施
    2.3 数据采集
        2.3.1 样地设置
        2.3.2 土壤采集与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1.1 选取评价指标
        3.1.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体系
    3.2 权重分析与确定
    3.3 生态效益计量与分析
        3.3.1 蓄水保土效益
        3.3.2 改良土壤效益
        3.3.3 改善生态环境效益
    3.4 评价指标分值量化计算
        3.4.1 无量纲数据处理
        3.4.2 生态效益评分的等级划分
        3.4.3 指标量化计算
    3.5 评价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内涵与发展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3.3 InVEST模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模型原理介绍
    3.1 模型介绍及意义
    3.2 模型原理介绍
        3.2.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3.2.2 产水量模块
        3.2.3 土壤保持模型
        3.2.4 气候调节:固碳
4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植被变化分析
    4.1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1.1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分析
        4.1.2 土地利用的转移变化
    4.2 植被变化规律分析
        4.2.1 NDVI年际变化特征
        4.2.2 不同植被类型平均NDVI变化规律
        4.2.3 NDVI变异度分析
        4.2.4 NDVI重心转移分析
    4.3 NDVI随气候变化因素影响分析
        4.3.1 NDVI随降水量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分析
        4.3.2 黄土高原降水量与NDVI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分布规律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
        5.1.1 产水量评估结果
        5.1.2 土壤保持模块评估
        5.1.3 固碳服务功能评估结果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局Moran指数
        5.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集聚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植被恢复作用影响及其响应关系
    6.1 不同侵蚀分区的各类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变化
    6.2 不同侵蚀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6.3 退耕还林还草以来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与NDVI的回归分析
    6.4 不同土地利用植被恢复特征
    6.5 生态恢复对耕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1 生态恢复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2 生态恢复对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3 生态恢复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 植被恢复制约因素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1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2 人类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二)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3 试验方案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性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背景下林草优化配置机理
    (一)林草优化配置中牧草混播理论基础
    (二)林草优化配置中适生性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三)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养分差异性分析
        2 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差异性分析
    (四)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养分差异性分析
        2 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差异性分析
四 石漠化环境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耦合机制
    (一)“以草养猪”的效益耦合机制
        1 “以草养猪”的生态效益耦合机制
        2 “以草养猪”的经济效益耦合机制
        3 “以草养猪”的社会效益耦合机制
    (二)不同牧草对猪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五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环境现有成熟技术
        1 生态养猪技术
        2 林草间作技术
        3 干草、青贮饲喂技术
    (二)石漠化环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牧草留茬试验剪切装置
        2 生态养猪抽屉式食槽
        3 土壤植物生长模拟试验取草装置
        4 加热功能的生态养猪食槽装置
        5 牧草存活率试验取样装置
        6 一种仔猪喂料槽
        7 潜在-轻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8 中度-强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9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三)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7)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3.2 泥石流滩地利用研究进展
        1.3.3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1.3.4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权衡进展
        1.3.5 研究综述评论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总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利用特征分析
    2.1 武都典型滩地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2.1.1 武都区概况
        2.1.2 武都典型滩地开发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2.1.3 泥石流滩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2.2 阿旺典型滩地利用变化分析
        2.2.1 阿旺地理背景介绍
        2.2.2 阿旺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2.2.3 阿旺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基于恢复力视角的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评价
    3.1 泥石流滩地自然属性
    3.2 泥石流滩地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典型滩地恢复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3.4 滩地系统恢复力估算方法的确定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滩地系统的扰动分析
        3.5.2 滩地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3.5.3 滩地系统恢复力分析
        3.5.4 滩地系统与扰动因子关系的深入认识
    3.6 小结
第4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1 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及当量因子的修正
        4.1.1 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的来源
        4.1.2 计算公式的修正
        4.1.3 当量因子的修正
    4.2 基于灾害危险分析的修正系数
        4.2.1 基于GIS和AHP的灾害危险分区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危险性分区结果
        4.2.4 流域修正系数的确定
    4.3 阿旺2012年到2018年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4.4 小结
第5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模拟
    5.1 模型构建思路
        5.1.1 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5.1.2 系统动力学模型(SD model)与GIS的相互结合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SD model)模型设计及检验
    5.3 泥石流滩地系统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情景模拟
        5.3.1 滩地系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精度检验
        5.3.2 滩地系统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预测
    5.4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评估
        5.4.1 预测年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5.4.2 人口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型农林高效利用模式
    6.1 研究区概况
    6.2 泥石流滩地的景观生态型农林模式设定
        6.2.1 土地整理
        6.2.2 整体布局
    6.3 泥石流滩地景观生态型农林开发模式成本——收益分析
        6.3.1 经济成本——效益分析
        6.3.2 生态效益分析
        6.3.3 社会效益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空间优化布局
    7.1 优化布局的指导思想、原理、理念框架
        7.1.1 指导思想、原理
        7.1.2 优化布局设计的理念框架
    7.2 总体布局方案与策略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
    会议交流

(8)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二、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小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二、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土地生态安全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第二节 理论基础概述
        一、土地生态学理论
        二、人地关系理论
        三、系统学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东川区概况及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质地貌
        三、气候条件
        四、资源状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一、行政区划和人口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贫困状况
    第三节 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第四章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第一节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二、基于DSR模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标准化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三、评价标准划分
    第三节 基于DSR模型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一、2013-2017 年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二、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保障东川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加强土地生态安全驱动力正向作用
        一、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协调各地域人地关系
        二、推进绿色经济发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三、合理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
    第二节 维稳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水平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因地制宜造林修复
        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
        三、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完善土地生态安全响应保障体系
        一、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全民生态意识
        二、加大土地生态投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三、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土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9)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5.1 模式构建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泾河东川近期水沙变化对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域概况
2 数据来源与分析
    2.1 水文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2 水保措施与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数据来源
    2.3 减水减沙指标计算方法
    2.4 坡面措施和淤地坝减蚀量计算参数
3 近期水沙变化情况
4 致洪暴雨产洪产沙关系分析
5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6 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量计算
    6.1 水保措施面积核实
    6.2 水保措施减水减沙量及减蚀量计算
7 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量计算
    7.1 井场及井场道路弃土
    7.2 陡坡耕种增沙
    7.3 公路建设弃土
    7.4 砖场弃土
8 结 论
9 讨 论
    9.1 林草措施减水减沙能力
    9.2 近期高含沙洪水成因初步分析
    9.3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评价

四、东川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林草措施实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D]. 郭子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2]基于土地利用模拟的泛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研究[D]. 朱青.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近40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主控因子研究[D]. 黄晨璐. 西北大学, 2021(10)
  • [4]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D]. 陈总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D]. 庄少豪.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6]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D]. 陈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D]. 何松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9(01)
  • [8]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D]. 王淑静.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9]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泾河东川近期水沙变化对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响应[J]. 冉大川,焦鹏,姚文艺,李晓宇,尚红霞.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2)

标签:;  ;  ;  ;  ;  

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川地区林草措施实施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