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脉冲设计与15米到25米超宽带信道模型研究

超宽带脉冲设计与15米到25米超宽带信道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超宽带无线技术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网络最热门的物理层技术之一。针对超宽带的应用,FCC(Federal Commuication Commision)提出了对UWB(Ultra-wideband)信号的辐射掩蔽要求,在设计波形的时候必须加以考虑。目前提出了许多方法,比如基于载波调制的成形技术、Hermite脉冲成形技术和高斯脉冲成形技术等。但是这些技术只是在3.1Ghz到10.6GHz范围内较好的利用了辐射掩蔽,对于3.1GHz以下的低频段辐射掩蔽利用却不是很好。另外,对于超宽带信道模型,比较有名的是△-K模型、Salen-Valenzula模型和Intel提出的多径信道参考模型。但这些模型大多根据传输距离在10米以下给出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信道参数。对于更远距离信道的参数特性并未给出分析。作者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小波函数和遗传算法的脉冲设计方法。将小波函数运用到脉冲波形设计中,并且提出利用多个脉冲函数组合的方法来设计脉冲波形,更加充分利用辐射掩蔽特性。同时,将遗传算法融入到设计过程中,使计算结果能够收敛达到最优解。(2)将基于小波函数和遗传算法的脉冲设计方法、UWB正交脉冲设计、高斯脉冲和Hermite脉冲成形技术等进行了比较分析。高斯函数及其高阶导函数和Hermite脉冲等单一波形函数只在3.1GHz到10.6GHz充分利用了辐射掩蔽。UWB正交脉冲设计能使波形有正交性,但是频谱利用率不够。本文的方法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辐射掩蔽,不仅在3.1GHz到10.6GHz而且在3.1GHz以下也充分利用辐射掩蔽。且本波形在2GHz附近有较大的功率衰减,可有效减少与UMTS/WCDMA通信系统间的干扰。(3)通过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的超宽带数据库,分析了室内环境15m到25m距离的LOS(Light of Sight)、OLOS(Obstacle Light of Sight)和NLOS(Non-light of Sight)三种传播环境下超宽带信号的传输特点,并将其与10米以下的信道传播特点进行了对比。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提出了对原始数据进行补零和频谱对称操作来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同时将CLEANT算法用于数据的处理中。最后,将基于小波函数和遗传算法的波形在该15米到25米超宽带信道进行了仿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超宽带无线通信概述
  • 2.1 超宽带无线通信概念
  • 2.2 直接序列超宽带通信系统
  • 2.3 多频带超宽带通信系统
  • 2.4 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特点
  • 第3章 超宽带通信系统脉冲波形设计
  • 3.1 信号频率辐射掩蔽限制
  • 3.2 典型脉冲波形
  • 3.2.1 高斯脉冲
  • 3.2.2 Hermite多项式脉冲
  • 3.2.3 基于正弦波的窄脉冲
  • 3.3 基于小波函数和遗传算法的脉冲波形设计
  • 3.3.1 小波函数特性
  • 3.3.2 遗传算法
  • 3.3.3 基于小波函数和遗传算法的脉冲波形设计仿真
  • 3.3.4 几种脉冲设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章 超宽带无线信道研究
  • 4.1 无线信道传播特点
  • 4.1.1 大尺度衰落
  • 4.1.2 阴影衰落
  • 4.1.3 多径衰落
  • 4.1.4 时变性
  • 4.2 几种典型的超宽带信道模型
  • 4.2.1 Truin模型
  • 4.2.2 △-K模型
  • 4.2.3 S-V信道模型
  • 4.2.4 IEEE工作组推荐模型
  • 4.3 超宽带信道数据测量和分析方法
  • 4.3.1 超宽带信道数据的时域测量
  • 4.3.2 超宽带信道数据的频域测量
  • 4.3.3 超宽带信道数据分析方法
  • 4.3.4 超宽带信道特征参数
  • 4.4 CLEAN算法
  • 4.5 15米到25米超宽带信道实测数据分析
  • 4.5.1 15米到25米超宽带信道实测方法和环境
  • 4.5.2 15米到25米超宽带实测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
  • 第5章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基于超宽带测距的粒子滤波平滑方法[J]. 电子设计工程 2019(24)
    • [2].探究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J]. 通讯世界 2016(23)
    • [3].基于超宽带网络的未来互联网技术[J]. 中国新通信 2017(08)
    • [4].超宽带的工作原理及其非凡潜力[J].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20(04)
    • [5].超宽带探地雷达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子器件 2019(04)
    • [6].超宽带无线电抗干扰性能分析[J]. 通讯世界 2017(10)
    • [7].超宽带关键技术分析及发展策略分析[J]. 科技展望 2015(27)
    • [8].超宽带设备检测避让技术的测试方法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 2015(07)
    • [9].2010国际超宽带会议[J]. 微波学报 2010(01)
    • [10].2010国际超宽带会议(ICUWB2010)[J]. 微波学报 2010(02)
    • [11].认知超宽带与IEEE 802.11aWLAN的共存研究[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2].超宽带对消费者有何意义[J]. 今日电子 2008(03)
    • [13].一种新的基于FPGA的超宽带实时信号侦测技术[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20(01)
    • [14].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09)
    • [15].超宽带增长路在何方?[J]. 通信世界 2017(29)
    • [16].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超宽带吸波器[J]. 物理学报 2016(05)
    • [17].全面升级超宽带 打造端到端极速体验[J]. 通信世界 2015(26)
    • [18].基于超宽带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综述[J]. 全球定位系统 2015(05)
    • [19].华为推动超宽带革命:固定网络是500亿连接的基石[J]. 通信世界 2014(28)
    • [20].超宽带无线电抗干扰性能分析[J]. 电子制作 2013(14)
    • [21].超宽带无线电抗干扰性能分析[J]. 科技资讯 2012(22)
    • [22].超宽带SAR图像道路提取算法适应性研究[J].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2(06)
    • [23].基于超宽带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7(01)
    • [24].基于超宽带网络的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J]. 电信网技术 2012(04)
    • [25].终端负载对同轴电缆超宽带辐照效应的影响[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1(S1)
    • [26].基于周期抽样的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信号处理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 2010(09)
    • [27].超宽带减反射膜的设计和制备[J]. 光学学报 2009(07)
    • [28].基于超宽带的可重构5G天线设计[J]. 通信技术 2019(10)
    • [29].超宽带SAR虚假图像干扰技术[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8(03)
    • [30].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分析探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01)

    标签:;  ;  ;  ;  

    超宽带脉冲设计与15米到25米超宽带信道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