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东乡村政治转型研究 ——以精英阶层的重塑为中心(1928-1949年)

民国山东乡村政治转型研究 ——以精英阶层的重塑为中心(1928-1949年)

论文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是1928年到1949年的山东乡村政治。希望通过对这一时期山东乡村政治建设的研究,揭示近代中国乡村政治的变化,进一步寻求其发展规律。以山东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国民党、以梁漱溟为_丰的乡村建设派和中国共产党分别在山东进行乡村建设。在乡村政治建设问题上对三者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的研究是以乡村政治精英为切入点的。本文的乡村政治精英,特指国民党、以梁漱溟为主的乡村建设派和中国共产党在各自的政治建设区域,所设立的乡村管理组织的负责人。中国传统乡村政治是依靠乡村精英人物进行乡村管理的,乡村精英始终作为联系国家和农民的桥梁而存在。乡村精英在乡村社会的作用,与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透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乡村精英的选择直接影响政治势力在乡村社会的政治动员,在乡村社会的合法性。本文就是通过对国民党、乡村建设派和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政治精英的来源、管理的分析,揭示不同的乡村精英重塑模式对中国乡村政治发展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民党在选择乡村政治精英上,把知识与资财作为主要标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乡村管理方面逐渐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国家权力的下沉,使乡村管理体制进一步官僚化。国民党重视乡村政治精英的知识和资财,为近代知识分子进入国家行政机构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绅权和族权,给乡村政治的现代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第二,突出道德与知识,是乡村建设派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进行的试验。梁漱溟在韩复榘的支持下,从文化入于,在山东的邹平、荷泽等地进行乡村社会改良·建立“政教合一”的乡村组织,利用乡村社会中有知识、有道德、有威望的人进行乡村建设。这虽然有利于减少乡村建设的阻力,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乡村传统秩序,造成了“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状况,使乡村改良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第三,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政治建设过程中引入了阶级的思想,以阶级成分和革命性为主要标准选拔乡村精英,改变了国家政权与乡村传统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乡村传统的政治结构,抓住了广大农村贫苦大众这个最具有革命性的大多数,从而赢得了广泛支持,为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代乡村政治现代化发展过程,是一个外部引导与内部主导相结合的过程。但外部力量并不是推动乡村政治现代化的根本力量。乡村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应该来自其内部。所以乡村政治精英的重塑成为近代乡村政治转型中的重要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知识与资财:国民党视野中的乡村精英
  • (一) 国家权力的下沉与乡村精英的官僚化
  • (二) 以学识和资财为主要标准选择乡村精英
  • (三) 乡镇保甲人员的培养管理
  • 二、道德与知识:乡建派的实验
  • (一) “政教合一”的乡村组织
  • (二) 打造乡村精英
  • (三) 对乡村精英的培养
  • 三、阶级性与革命性:中共根据地的改革
  • (一) 乡村政治体制的重建与乡村精英群体的重组
  • (二) 以阶级成分和革命表现为主要依据确定乡村领袖
  • (三) 加强对乡村精英的培养和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民国山东乡村政治转型研究 ——以精英阶层的重塑为中心(1928-1949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