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08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临床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术时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产科大出血患者,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产科大出血;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alysisof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forthewayandtheeffectofclinicaltreatmentofobstetrichemorrhage.Selectionmethods:ourhospitalinMarch2012toDecember2014wereanalyzedin60casesofobstetrichemorrhagepatientsthedifferencebetweentheindicators.Results:thepatientswithteamasheandlength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rrespondinglowertha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patientswith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forobstetrichemorrhage,isworthpopularizingapplication.

【Keywords】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Obstetrichemorrhage;Thecurativeeffect

产科大出血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及危重症,具有死亡率高、并发症严重等特点,一旦出现,极易危及患者及胎儿生命安全。既往保守治疗产科大出血疗效甚微,甚至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致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产妇不良预后甚至死亡。而子宫切除术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因其创伤性较大、成功率低等劣势临床应用较为局限。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针对产科大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所常用的一类治疗术式。为针对性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定向纳入了我院30例大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同时为便于疗效对比观察,特设置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了子宫切除术式,采用综合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作出了系统分析,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均超过1000ml,均经药物治疗、腹部按摩等保守治疗后仍出现大量出血,排除体征不稳定者,排除不符合手术条件者,排除子宫动脉瘘等并发症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3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1±2.8)岁;经产妇8例,初产妇22例;阴道分娩7例,剖宫产23例。对照组30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5±2.3)岁;经产妇9例,初产妇21例;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21例。2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子宫切除术治疗。常规麻醉并开腹,查找子宫双侧圆韧带并切断,找到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予以切除,密切关注患者术中出血部位和具体出血量情况,以电刀作电凝止血处理。将小腹阔韧带查明,电刀缓缓向下抵达子宫韧带,将周围疏松组织推开,充分显露子宫血管,实施目标血管常规结扎。

研究组予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在非经期开始手术,经碘过敏试验通后,双侧腹股沟备皮,建立动脉通道、导尿管留置完毕后,开始手术,地塞米松10mg静推,调整姿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心电监护下股动脉穿刺留置导管鞘,使用5F导管到达髂内动脉,将30ml造影剂高压注入。盆腔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分析出血情况,将明胶海绵颗粒注入子宫动脉,再次造影查看栓塞情况。

1.3疗效观察

观察并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用时、出血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1]。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作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情况对比

对照组平均手术用时(86.2±5.7)min、术中出血量(4215.2±1022.5)ml、平均住院(12.2±1.7)d,研究组平均手术用时(47.2±4.8)min、术中出血量(2477.3±584.2)ml、平均住院(7.8±1.1)d,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2.2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照组术后疼痛26例、发热19例、盆腔血肿3例、继发性贫血11例,研究组术后疼痛5例、发热6例、盆腔血肿0例、继发性贫血0例,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产科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极易诱发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通常导致产妇出现大出血的原因,包括孕妇自身因素、胎儿因素、胎盘胎膜因素、分娩方式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科大出血的重要因素,有统计数据显示,因子宫收缩乏力致产科大出血占60%以上,其中引起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的重要因素便是精神因素,约占35%[2]。由于产妇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精神负荷过重,加之分娩恐惧、对胎儿及自身担忧等,使产妇内分泌功能处于不协调状态,宫缩素分泌减少,进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此外,产程时间长、子宫膨胀过度、妊娠合并症、用药不当等,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致使产科大出血的发生。

产科大出血治疗临床多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由于其危害性极大,即便患者可幸免于难,多数患者生育能力也将就此终结,或引起严重并发症相伴,于患者及其家庭均构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产科大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就显得意义非凡。然而,临床实践中,不少患者经过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后还是出现大出血,这就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难题,一方面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做出反应,抢救患者生命,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后遗症的产生。为此,在发现产妇分娩时出血量过大时,应及时反应,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及早诊断,并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如给予催产素等药物治疗,或宫腔填塞纱布,或输血输液,若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大出血状况仍得不到改善,此时,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果断抉择,抓住抢救时机,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时给予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手段的更迭,子宫动脉栓塞术因其治疗效果的显著性,在应用于治疗产科大出血的范围越来越广,同时也使产科大出血治疗成功率得到显著提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科大出血,成功率高达96%以上,甚至可高达100%,与既往子宫切除术比较,前者治疗后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高达10%左右[3]。基于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切除术所具有的患者伤害性,对于产科大出血患者,临床多是先给予保守治疗,在确定保守治疗无效、情况危急的情况下,方才予以选择两类术式[4],尤以子宫动脉栓塞术选择最多。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患者的的术式及疗效,研究组术时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相应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也进一步证实了子宫动脉栓塞术相比子宫切除术更利于大出血患者使用,疗效更为显著。

从子宫动脉栓塞术实际来讲,其手术中通过使用动脉造影技术,可清晰观察到患者子宫血管特征以及出血情况,通过动脉穿刺向子宫动脉插入导管,并注入栓塞、快速止血。术中可栓塞胎盘血管床,促使胎盘组织缺血、坏死内容物进一步脱离,阻断胎盘血供,停止继续出血。此术式应用安全性较高的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治疗效果[5]。

总之,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产科大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安全的实现止血,同时也尽可能保证了子宫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使得治疗更具人性化意义,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廷洲,邵元伟,苑桂平,等.双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0):1652-1654.

[2]史晓莹,范雪梅,除晓兰,等.妇产科大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36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18-2319.

[3]邵思辉,罗自金,黄进帮,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35-37.

[4]蒋国洪.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7-8.

[5]杨枢.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64-65.

标签:;  ;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