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期刊及其发展

浅谈电子期刊及其发展

一、浅议电子期刊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任环环[1](2020)在《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物质的承载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作为传播类的出版产业—音乐出版物—一种以受众为产业终端的产品,自然也就会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新的改变与调整。数字化时代伴随的是数字化的出版,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潮流所趋,但是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本文以音乐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数字化期刊对于传统音乐期刊的的编辑出版流程与运行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考察,再从宏观上从企业、政府、出版社对于数字化音乐出版物的调控进行近一步探析。进而得出数字化出版物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的合理定位与发展方向。本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一至三章、结论三个部分。绪论是一些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等问题的阐述。正文首先是从音乐期刊的演变与出版媒介变革入手,去发现媒介阶段性发展特征予以音乐期刊发行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出音乐期刊在数字化媒介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从编辑、发行、销售、营销甚至服务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从宏观上出发,认为当前的企业应当进行革新与优化的体制改革,政府应进行扶持与引导的宏观调控。结论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我们要追寻数字化期刊的行走脚步,把握潮流与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实现共赢。

陈研,李慧,李联源,王馨怡,陈寿,刘宇清,廖正俭,洪文瑶,徐斌峰,何炳蔚,黄宇红,杨光,杜贤,陈刚[2](2018)在《献礼人民卫生出版社建社65周年:医学类电子期刊应用5G技术推动医学教育发展的办刊新模式思考》文中研究指明5G时代的临近将为医学教育和出版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而结合医学教育探讨5G办刊模式的相关文献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分析5G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等应用优势,以推动一流本科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公众健康教育发展为目标,提出医学类电子期刊应用5G技术办刊新模式,为电子期刊顺应5G时代变革提供参考。

刘爽[3](2017)在《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中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科技论文作为记录人类科技文明进展的工具,其发表形式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从早期只在小范围内交流的实验室报告,到如今可全球阅读的权威论文。然而,因为科技发展的不平衡,目前在绝大多数学科中,排名靠前的传统纸制期刊大多被国外各大出版集团所垄断,对我国科学研究非常不利,小则影响科研成果的认可、发表及影响力的形成,大则有损自有知识产权的保留、保护及经济利益的产生。幸运的是,随着新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论文的发表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助互联网的即时、开放、透明、免费等特点,研究人员可在不受传统期刊的“价格”与“许可”等约束条件下,快速发表自己科研成果,共享学术思想。因此,网络发表模式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包括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及出版集团。如何提高全新网络发表模式下网络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供更好地网络科技论文发表服务等课题已成为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构建过程中的部分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包括网络开放存取共享平台及网络期刊平台。在网络期刊研究方面,重点从系统角度探讨了网络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的演变机制、评价指标等核心内容,为后续中国一流网络期刊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网络开放存取共享平台构建上,依托全国部属高校主流研究群体的一手调研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开放存取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思路,进而为平台构建提供可行建议。本研究务实求真,所有数据取自真实调研或真实网站,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形成最终观点。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五个方面:首先,从科技论文发表模式演变入手,分析其共性点与不同点,总结各模式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基础上,综述传统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标准、计算方法,分析影响力的评价原理。其次,考虑到网络学术期刊在发表模式、组织模式上的特点,创新性地从概念定义、内涵外延、系统构成等角度对期刊的两个评价标准“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开展深入探讨,提出了网络期刊组织结构、系统动力学等多因素的影响力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前人相关研究的出发点、核心目的等结果,作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更适合网络这一强生态系统环境,为本文后续研究对象奠定基础。第三,首次提出了基于系统分析理论的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及演化机理理论。深入研究了网络期刊核心竞争力演化的内部及外部动力因素,探讨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五种途径,并由此研究了竞争力的周期性变化特点,进而提出网络期刊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与培育增长点的方法。第四,构建了基于模糊矩阵与PCA算法的网络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分别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提出多因素联合评价模型。在多个实际网络期刊数据上的实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符合实际情形,求解简便,有利于帮助读者评价网络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本项研究内容促进了网络学术期刊评价理论的发展。第五,考虑到开放存取发表是今后论文发表的主流和趋势,而我国开放存取模式的论文尚未发展成熟,最后,针对开放存取特点设计问卷,结合优质部属高校科研资源,通过真实大数据分析我国开放存取基础环境,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开放存取实施办法,深入分析开放存取在我国主流科研人员中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根据调研结果,对我国开放存取政策的实施提出建议。目前我国网络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基础理论模型与评价方法远未成熟,亟需深入研究。本文在网络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组成、演变特点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网络发表的重要形式—开放存取模式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建议。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推进我国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发展,为加速我国网络期刊的发展,全面提升网络期刊核心竞争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肖楠[4](2016)在《图书馆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重复部分替代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使用电子期刊替代同等内容的纸本期刊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种重复内容替代的流程、重点考虑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替代的可行量化表。实证方面,文章以深圳图书馆的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为例,采用德尔菲专家法确定量化表中的四个一级要素及相应八个二级要素的权重,并对二级要素的评分标准做了规范;在分析样本刊的基本情况后,让相关人员进行打分,综合分数后,得出是否替代的参考结论。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较好的操作可行性,评分结论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李建臣[5](2016)在《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新业态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特别是在科研成果的传播方面,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术期刊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传播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从编辑主体到编辑客体,从编辑理念到编辑流程,从作者到读者,从评价到运营等等,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如何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如何建立新的管理模式。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传统学术期刊、电子期刊和和OA等类型的期刊,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网络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构建两大问题。本文绪论部分对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的历史、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扫描。正文中,首先梳理和识别了学术期刊的相关概念,包括学术期刊的内涵与特点、学术期刊评价的内涵和发展,以及学术期刊的作用、类型、原则、内容与体系,学术期刊管理的内涵与内容,进一步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阐述了4个相关理论:学术期刊质量理论、学术期刊效率理论、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围绕此4个相关理论,本文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阐述了国内外现有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体系特征,分析了我国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评价观念、评价实践、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量化原则、随机分布原则、认同原则、核心要素原则、分类和可比原则;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包含基于多视角,基于指标数量,基于质量要素的三种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在认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基于质量与效率的传统学术期刊、电子学术期刊和开放存取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从4个方面进行了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阐述了三种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的内涵以及机制的构成要素,从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分析,根据三种期刊编辑出版基本流程,分别设计三种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最后构建了基于质量和效率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及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分为两个子系统,共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

苑士涛,弓运泽[6](2015)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的开发与利用浅议》文中提出针对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数据库开发和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加强其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秦伟[7](2015)在《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在图书馆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期刊管理与创新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张立伟[8](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皇甫青红[9](2014)在《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大量引进的外文数字资源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科研人员的需求,人文社科外文数字资源的匮乏和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同时存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持续使用必将促进人文社科研究的快速发展,因此对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动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对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国内外电子服务相关领域持续使用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从用户满意、技术接受、习惯等角度深入探讨用户持续使用的关键影响因素;(2)对来自人文社科领域的15位科研人员进行探索性访谈,以初步确定其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具体影响因素,并基于持续使用理论、技术接受理论、用户满意度理论、期望确认理论、感知行为控制理论和访谈结果,进一步搭建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理论模型,并提出15个研究假设;(3)结合中国本土化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借助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共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人文社科领域330份有效问卷;(4)对研究样本的分布及其了解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正态分布、信度等检验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持续使用假设模型进行检验,以进一步验证研究假设:(5)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的影响作用,采用多群组分析检验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本研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1)习惯、自我效能、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是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持续使用意愿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期望确认、感知质量和促成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而促成因素对持续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考证;(2)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对A1(了解外文数字资源的程度)、A2(外文数字资源的重要程度)、A4(外文数字资源满足需求的程度)、A5(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时间)、A6(访问外文数字资源的频率)变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中性别、职称/身份、最高学位、近一年国内论文数量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A1产生影响作用,性别、学科、职称/身份和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A2产生影响作用,学科对A4产生影响作用,年龄、学科、职称/身份、最高学位、科研年限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A5产生影响作用,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A6产生影响作用;(3)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对持续使用意愿、习惯、感知有用性、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知易用性、期望确认、感知质量和促成因素九个潜变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中性别、最高学位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产生影响作用,学科、最高学位、近一年国内论文数量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感知有用性产生影响作用,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满意度产生影响作用,性别、最高学位、近一年国内论文数量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感知易用性和自我效能产生影响作用,学科对期望确认产生影响作用,性别和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感知质量产生影响作用,而特征变量对促成因素不产生影响作用;(4)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对已通过检验的13个研究假设产生调节作用,其中“习惯、感知有用性对持续使用意愿的产生正向影响”的假设受到学科的影响,“自我效能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的假设受到性别、年龄、学科、最高学位、科研年限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六个特征变量的影响;“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的假设受到性别和最高学位的影响,其它研究假设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特征变量的影响。从外文数字资源厂商、图书馆、人文社科科研人员三个视角出发,结合已经得到验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促进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六点思考与建议:(1)以“用户为中心”开发设计和维护外文数字资源,提高感知质量和易用性;(2)结合人文社科专业设置、科研人员需求合理引进和购买外文数字资源,提高资源的有用性;(3)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提高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满意度;(4)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满意度;(5)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自我效能;(6)基于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差异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提高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期望确认程度。论文最后阐明本研究的创新点,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并提出未来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

辛亚兰[10](2014)在《浅议电子期刊的类型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本文从电子期刊的概念、类型和特点入手,分析电子期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今后电子期刊发展趋势。

二、浅议电子期刊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电子期刊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前人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播媒介变革与音乐期刊之关系
    第一节 近现代以来传播媒介所发生的快速变革
        一、印刷媒介
        二、电子媒介
        三、数字媒介
    第二节 国内音乐期刊的演变历程
        一、期刊与杂志的定义与关系
        二、中国音乐期刊的出版与发展研究
    第三节 音乐期刊出版对于数字化时代的“互动”
        一、音乐期刊发展的现状
        二、音乐期刊出版发行新时期“转型之路”
第二章 数字化时代对音乐期刊办刊活动之影响
    第一节 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面貌”
        一、传统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
        二、当前数字化出版面临的出版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编辑的影响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编辑方式的改变
        三、营销手段的转变
        四、音乐编辑需要的“新”素养
    第三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期刊出版活动的改变
        一、编辑、作者、读者沟通方式的简易化
        二、资源整合的便利化
        三、编辑流程的数字化
        四、宣传方式的多样化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的发行方式的调查与认识
        一、音乐期刊发行方式的变革
        二、音乐期刊发行的数字化
        三、音乐期刊数字化发行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章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面临的“转型”之道
    第一节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表现方式
        一、音乐期刊出版流程方面
        二、企业层面问题—内生动力不足
        三、政府层面的问题—外部调控不够
    第二节 对当前所采取应对策略的调查分析
        一、出版流程方面
        二、企业应对之策
        三、政府转型之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献礼人民卫生出版社建社65周年:医学类电子期刊应用5G技术推动医学教育发展的办刊新模式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期刊借助5G优势推动医学教育的背景
    1.1 一流本科教育需要
    1.2 公众健康教育需要
    1.3 继续医学教育需要
2 5G技术的优势
    2.1高速率保障资源快速获取
    2.2 低时延缩短响应等待时间
    2.3 大容量满足超高连接密度
3 5G时代医学类电子期刊办刊模式探讨
    3.1构建基于电子期刊的信息化医学教育虚拟学习环境平台
        3.1.1发挥电子期刊优势, 整合“互联网+课堂”多维教学平台
        3.1.2利用教学平台挖掘大数据, 实现医学教育智能化、精准化
    3.2借助5G技术优势完善期刊同质化教学体验
        3.2.1开发云端渲染方案实现高质量VR/AR医疗教学内容
        3.2.2借助5G网络覆盖优势拓宽期刊潜在读者群
4 结语

(3)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中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科技论文发表模式演变
        1.2.1 传统纸质期刊模式
        1.2.2 电子期刊模式
        1.2.3 网络期刊模式
        1.2.4 开放存取模式
    1.3 不同科技论文发表模式下影响力因素研究综述
        1.3.1 纸质期刊评价研究综述
        1.3.2 电子期刊评价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5 内容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各模式下科技论文发表流程比较研究
    2.1 传统纸质模式
        2.1.1 典型案例分析
        2.1.2 优缺点阐述
    2.2 电子期刊模式
        2.2.1 典型案例分析
        2.2.2 优缺点阐述
    2.3 网络期刊模式
        2.3.1 典型案例分析
        2.3.2 优缺点阐述
    2.4 开放存取模式
        2.4.1 典型案例分析
        2.4.2 优缺点阐述
    2.5 各模式下科技论文发表流程的比较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网络学术期刊评价研究
    3.1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3.1.1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研究
        3.1.2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特征分析
    3.2 网络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成果剖析
        3.2.1 研究思路分析
        3.2.2 现有影响力评价模型的不足
    3.3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两大评价模型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及演化研究
    4.1 概述
    4.2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动力机制形成研究
        4.2.1 内部动力机制分析
        4.2.2 外部动力机制分析
    4.3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机制分析
    4.4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分析
    4.5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4.5.1 基于系统视角的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演化分析
        4.5.2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演化中的环境诱导机制分析
        4.5.3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演化中内部动力机制分析
        4.5.4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模糊集合及PCA模型的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5.1 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5.1.1 内部动力机制分析
        5.1.2 指标值的获取
    5.2 基于模糊集合的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5.2.1 确定评价因子集和评价集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 构造模糊关系矩阵
        5.2.4 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5.2.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分析
    5.3 基于AHP和PCA的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5.3.1 三级指标权重确定
        5.3.2 一、二级指标权重确定
        5.3.3 模型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高校开放存取环境分析与发展潜力研究
    6.1 开放存取活动国内外发展现状
    6.2 我国高校开放存取环境调研与分析
        6.2.1 调研目的及内容
        6.2.2 调查问卷设计
        6.2.3 调查问卷全文
    6.3 数据统计与问题分析
        6.3.1 有效调查对象分析
        6.3.2 高校科研人员的科技论文发表模式认可分析
        6.3.3 科技论文开放存取发表环境分析
    6.4 我国高校开放存取问题及政策探讨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图书馆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重复部分替代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重复部分替代研究的必要性
3 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重复部分替代的流程及考虑因素
    3.1 替代的流程
    3.2 相关因素的考虑
4 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重复部分替代的量化表
5 实证分析———以深圳图书馆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为例
    5.1 资源重复的基本情况
    5.2 替代量表中要素权重及评分标准的确定
    5.3 样本刊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5.4 样本刊替代要素分析
    5.5 参考结论
6 结语

(5)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整体情况概述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基础
    2.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 学术期刊
        2.1.2 学术期刊评价
        2.1.3 学术期刊管理
        2.1.4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关系分析
    2.2 学术期刊质量与效率理论
        2.2.1 学术期刊质量理论
        2.2.2 学术期刊效率理论
    2.3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
        2.3.1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
        2.3.2 学术期刊评价模型
    2.4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
        2.4.1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
        2.4.2 学术期刊管理模式
3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3.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2.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3.2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4.2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实证研究
    4.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4.1.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4.1.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4.1.3 评价方法与流程
        4.1.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开放存取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4.2.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4.2.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4.2.3 评价方法与流程
        4.2.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5 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趋势
5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机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5.1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及动态管理概述
    5.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2.1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2.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2.3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2.4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3.1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3.2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3.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3.4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4.1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4.2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4.3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4.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5 本章小节
6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研究
    6.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分析
        6.1.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内涵
        6.1.2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6.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建
        6.2.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内涵
        6.2.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框架与价值标准
        6.2.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6.2.4 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与模型
        6.2.5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施机制
    6.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构建
        6.3.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涵
        6.3.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流程分析
        6.3.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
        6.3.4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容构建
    6.4 本章小节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的开发与利用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期刊开发与利用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趋势
2 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开发与利用中的问题与现状
    2.1 电子期刊数据库利用率不高, 尤其是外文数据库
    2.2 国内优质期刊数据库资源缺乏
    2.3 高校图书馆馆员水平参差不齐
3 加强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3.1 优化馆藏期刊结构
    3.2 提高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利用率
    3.3 实现高校图书馆区域电子期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4 加强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与服务水平
    3.5 大力开发和管理馆内电子期刊资源

(7)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期刊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网络环境下纸质期刊存在的问题
    2. 期刊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期刊资源管理创新的意义
三、高职院校期刊管理创新的措施
    1. 提高期刊的服务水平
    2. 加强期刊宣传报导工作
    3. 科学合理的管理, 优化期刊资源
    4. 处理好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关系
    5. 做好期刊管理工作, 人才是关键

(8)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期刊与杂志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时代需求
        1.1.2 我国高校图书馆大量引进外文数字资源的实际状况
        1.1.3 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内容
        1.5.1 概念界定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小结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2.1.1 国外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2.1.2 我国外文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2.2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
        2.2.1 基于用户接受等相关理论的研究
        2.2.2 引入期望确认等相关理论的研究
        2.2.3 用户持续使用述评
    2.3 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2.3.1 用户满意因素
        2.3.2 技术接受因素
        2.3.3 感知行为控制因素
        2.3.4 习惯因素
        2.3.5 其它影响因素
        2.3.6 影响因素述评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技术接受理论
        3.1.2 用户满意度理论
        3.1.3 感知行为控制理论
        3.1.4 期望确认理论
        3.1.5 用户持续使用理论
    3.2 用户访谈
        3.2.1 访谈样本的选择
        3.2.2 访谈结果的分析
    3.3 模型构建
        3.3.1 理论模型框架
        3.3.2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3.4 小结
第四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4.1 问卷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流程
        4.1.3 问卷内容
        4.1.4 研究变量的测量
    4.2 预调查
        4.2.1 预调查数据的收集
        4.2.2 预调查数据分析
    4.3 正式调查
        4.3.1 正式数据的收集
        4.3.2 SEM的整体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持续使用假设模型的检验与复核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研究样本分布
        5.1.2 研究样本了解和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现状
    5.2 样本正态分布与信度检验
        5.2.1 样本正态分布检验
        5.2.2 样本信度检验
    5.3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1 因子拟合指标检验
        5.3.2 建构效度检验
    5.4 持续使用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5.4.1 模型构建与识别
        5.4.2 模型拟合与评价
        5.4.3 模型修正
        5.4.4 模型的复核效化检验
    5.5 假设检验与效果计算
        5.5.1 假设检验
        5.5.2 效果计算
    5.6 小结
第六章 特征变量的影响分析
    6.1 特征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作用
        6.1.1 特征变量的预处理
        6.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6.1.3 特征变量对了解和使用外文数字资源情况变量的影响作用
        6.1.4 特征变量对各潜变量的影响作用
        6.1.5 影响作用检验结果
    6.2 特征变量的调节作用
        6.2.1 特征变量的预处理
        6.2.2 特征变量对研究假设的调节作用
        6.2.3 调节作用检验结果
    6.3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影响因素
        7.1.2 特征变量所起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7.2 思考与建议
        7.2.1 以“用户为中心”开发设计和维护外文数字资源
        7.2.2 结合专业设置、科研人员需求合理引进和购买外文数字资源
        7.2.3 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
        7.2.4 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
        7.2.5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7.2.6 基于特征差异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7.3 主要研究贡献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探索性访谈提纲
附录B 正式调查问卷——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影响因素正式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浅议电子期刊的类型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期刊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1.1 电子期刊的概念
    1.2 子期刊的类型
        1.2.1 联机型电子期刊
        1.2.2 单机型电子期刊
        1.2.3 网络型电子期刊
    1.3 子期刊的特点
2 电子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电子期刊的现状及缺陷
    2.2 电子期刊的发展趋势

四、浅议电子期刊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D]. 任环环. 河南大学, 2020(02)
  • [2]献礼人民卫生出版社建社65周年:医学类电子期刊应用5G技术推动医学教育发展的办刊新模式思考[J]. 陈研,李慧,李联源,王馨怡,陈寿,刘宇清,廖正俭,洪文瑶,徐斌峰,何炳蔚,黄宇红,杨光,杜贤,陈刚.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8(02)
  • [3]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中关键问题研究[D]. 刘爽.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4]图书馆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重复部分替代的实证研究[J]. 肖楠. 图书情报知识, 2016(03)
  • [5]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D]. 李建臣. 武汉大学, 2016(06)
  • [6]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的开发与利用浅议[J]. 苑士涛,弓运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20)
  • [7]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创新[J]. 秦伟. 现代农业, 2015(06)
  • [8]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行为研究[D]. 皇甫青红. 南京大学, 2014(05)
  • [10]浅议电子期刊的类型与发展趋势[J]. 辛亚兰. 科技视界, 2014(12)

标签:;  ;  ;  ;  ;  

浅谈电子期刊及其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