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象征与秩序——对民俗活动“旺火”的研究

仪式、象征与秩序——对民俗活动“旺火”的研究

论文题目: 仪式、象征与秩序——对民俗活动“旺火”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社会学

作者: 刘锦春

导师: 刘珺珺

关键词: 旺火,社会支撑,变迁,仪式,秩序

文献来源: 南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旺火曾经是遍布华夏大地、在民间极有影响的民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分布地域极度萎缩,影响逐渐减弱,濒临绝迹。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学界对旺火这种正在迅速消失的、具有收集、保存和记录价值的“民族民俗文物”,大多仅记载了其表层的文化符号,缺乏深层的关注和研究。晋北地区怀仁县旺火习俗留存完整,且广泛渗入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是中国旺火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论文将怀仁旺火作为研究之文化事项,运用田野调查辅以文献调查与统计调查的方法,对其文化地理分布、史载与源起、仪式场景与象征意义、处于不断变迁中的承载这种符号的活态的人群、技艺、社会心理以及旺火作为民俗活动与社会经济的互动等,进行深入、系统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这项民间活动仪式、社会支撑及其变迁的微观描述,反映社会文化变迁;并采用综合的视角,深层解释旺火文化表演活动背后的社会意义。论文创新点:1、对旺火习俗的起源、文化地理分布、旺火的仪式场景与象征意义、旺火的社会支撑及其变迁等内容做系统研究,填补对这项活动研究的空白。2、旺火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学界普遍认可。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它不仅是年节祭祀礼仪的组成部分,还跨入当地人的生命礼仪,具有仪式行为特点,故引入仪式分析的角度,分析旺火仪式活动对当地社会结构的塑造作用,及其作为一种符号性文化表演所反映的内在社会秩序。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角度、创新与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的选择——怀仁县

第二章 旺火遍华夏

第一节 独领风骚的怀仁

一、神圣旺火讲究多

二、岁时节日中的旺火

三、人生礼仪中的旺火

第二节 旺火燃三晋

一、名目繁多形态各异

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第三节 其他省区的旺火

第三章 历史上的旺火

第一节 旺火的起源——作为祭天仪式的“燔柴”

一、历史文献中的“旺火”

二、旺火民俗的起源

第二节 旺火是远古火崇拜与太阳崇拜的遗俗

一、旺火是火崇拜的遗俗

二、从火崇拜与太阳崇拜叠合的特点看太阳崇拜对旺火的影响

第三节 旺火演变的文化与物质环境背景分析

一、北方与中原文化融合为旺火演化提供了文化养料

二、北方寒冷气候条件是旺火产生与保存的现实依据

三、煤炭采掘业发展与石炭广泛使用为旺火出现提供现实条件

四、佛教世俗化再塑了旺火民俗的发展

第四章 旺火的社会支撑及其变迁

第一节 家庭旺火

一、神性的降落

二、身份变化的垒旺火人

三、家庭旺火在走出家庭

四、家庭旺火不再普遍

第二节 公共旺火

一、从神圣到世俗从圣物到品牌

二、精湛的民间工艺

三、从“半”社会职业到职业化

四、街道、村落、县城:从民间到国家

第三节 简单的比较分析

一、旺火文化象征双重性的趋同

二、旺火行为的再仪式化

三、政府成为旺火文化的规范者、牵引者

第五章 仪式、象征与秩序

一、旺火作为一种仪式活动

二、旺火仪式活动的象征意义

三、旺火仪式活动的社会意义

四、仪式、象征与秩序

余论对旺火活动变迁趋势的讨论

一、神性的降落与仪式性的加强

二、短时期内不会消失的“遗留物”

三、仪式留存与意义升华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6-10-30

相关论文

  • [1].宗教仪式与文化传承[D]. 王爱平.厦门大学2007

标签:;  ;  ;  ;  ;  

仪式、象征与秩序——对民俗活动“旺火”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