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PZ301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固态发酵条件及酶的分离纯化研究

黑曲霉PZ301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固态发酵条件及酶的分离纯化研究

论文摘要

耐酸性α-淀粉酶在低pH值的条件下,以随机方式切断淀粉分子内的α-1,4糖苷键,生成低聚糖、麦芽糖和糊精等,由于其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它在淀粉加工、酿造等行业的应用比普通α-淀粉酶更有优越性。随着淀粉工业的发展,耐酸性α-淀粉酶的应用越来越多,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本文对一株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黑曲霉PZ301进行了研究。本实验对产耐酸性α-淀粉酶PZ301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根据其菌落形态和产孢结构,真菌PZ301被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研究了微波化学复合诱变对菌株PZ301的致死效应:NTG浓度为250μg/mL处理90min后,经频率2450HZ、输出功率800W微波辐照30s时,PZ301孢子的致死率为86.6%,正突变率最高。在此条件下对菌株PZ301进行2轮复合诱变,得到1株耐酸性α-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酶活力为1.985IU/mL,较出发菌株的酶活力提高了23%。对菌株PZ301产耐酸性α-淀粉酶固态发酵的条件进行了摸索,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麸皮7g,复合碳源(葡萄糖+淀粉(质量比为1:4))0.28g,(NH4)2SO40.14g;最佳产酶的固态发酵条件:料水比为1∶2,接种量1mL(孢子浓度107个/mL),于35℃条件下发酵72小时,酶活力为40IU/g。比未优化前的酶活力提高55%。建立了核酸与菌丝体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测定了PZ301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变化,得到生长曲线。发现在优化培养条件下,PZ301菌株的生物量和耐酸性α-淀粉酶在72h时均达到最高,表明耐酸性α-淀粉酶系同步合成型酶。菌株PZ301固态发酵培养72h后,用5倍体积0.05mol/L pH4.2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浸提固态干曲,过滤、离心后得到粗酶液,用饱和度50-80%硫酸铵进行分级沉淀,复溶、离心取上清液;用3%粉末活性碳对上清液进行脱色,离心,对上清液进行超滤(超滤膜为100kDa)。取超滤后大于100kDa以上组分在pH5.4条件下进行Sephadex DEAE A-50离子交换柱层析,收集有耐酸性α-淀粉酶活性的6号峰,除盐浓缩后进行TSK-Gel G4000PWXL柱层析,PAGE电泳得到单一的条带,并通过SDS-PAGE电泳测定分子量,其分子量为58.74KDa。对该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粗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4.2,在pH2.2-8.0范围酶的稳定性较高,半失活温度为6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1 淀粉酶
  • 1.2 耐酸性 α-淀粉酶
  • 1.3 固态发酵
  • 1. 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柱材料
  • 2.1.3 主要化学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培养基
  • 2.1.6 试剂的配制
  • 2.3 方法
  • 2.3.1 麦芽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 2.3.2 蛋白质标准曲线测定
  • 2.3.3 耐酸性 α-淀粉酶酶活测定
  • 2.3.4 真菌 PZ301 的形态学鉴定
  • 2.3.5 黑曲霉 PZ301 产耐酸性 α-淀粉酶的诱变
  • 2.3.6 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的测定
  • 2.3.7 耐酸性 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的研究
  • 2.3.8 PZ301-1 产耐酸性 α-淀粉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 2.3.9 PZ301-1耐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种的形态学鉴定
  • 3.1.1 菌落形态
  • 3.1.2 菌株 PZ301 的显微形态
  • 3.2 黑曲霉 PZ301 的诱变
  • 3.2.1 微波对 PZ301 的致死效应
  • 3.2.2 微波-NTG 复合诱变对 PZ301 的致死效应
  • 3.2.3 复合诱变
  • 3.3 PZ301 产耐酸性α-淀粉酶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 3.3.1 PZ301 产耐酸性α-淀粉酶发酵培养基优化
  • 3.3.2 PZ301 产酸性α-淀粉酶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3.4 PZ301 的固态培养发酵动力学
  • 3.4.1 菌丝体核酸含量标准曲线
  • 3.4.2 PZ301 的发酵动力学研究
  • 3.5 耐酸性α-淀粉酶粗酶的酶学性质
  • 3.5.1 耐酸性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 pH
  • 3.5.2 耐酸性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3.5.3 耐酸性α-淀粉酶的 pH 稳定性
  • 3.5.4 耐酸性α-淀粉酶的热稳定性
  • 3.6 耐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
  • 3.6.1 粗酶液的提取
  • 3.6.2 酶的浓缩
  • 3.6.3 离子交换层析
  • 3.6.4 HPLC 分离纯化
  • 3.6.5 纯化鉴定
  • 4. 讨论
  • 4.1 酶活力提高方法
  • 4.2 耐酸性α-淀粉酶的产酶动力学
  • 4.3 超滤和脱色
  • 4.4 纯化结果的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α-淀粉酶发酵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 2020(08)
    • [2].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对α-淀粉酶抑制特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2)
    • [3].常见花茶多酚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4].α-淀粉酶的应用与发展[J]. 技术与市场 2015(12)
    • [5].酸性α-淀粉酶研究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05)
    • [6].两种α-淀粉酶对北方馒头粉降落数值及糊化特性的影响[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7].酸性α-淀粉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05)
    • [8].α-淀粉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当代化工 2017(11)
    • [9].多方法组合分析脲诱导的淀粉液化芽孢杆菌α-淀粉酶去折叠和重折叠过程的构象转化[J]. 分析科学学报 2016(01)
    • [10].土壤中产α-淀粉酶菌株的分离和筛选[J]. 大理学院学报 2013(10)
    • [11].盐酸胍诱导的淀粉液化芽孢杆菌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J]. 化学学报 2009(08)
    • [12].诺蒎酮基噻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J]. 有机化学 2019(05)
    • [13].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2)
    • [14].原生质诱变选育高产酸性α-淀粉酶黑曲霉菌株[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03)
    • [15].α-淀粉酶基因的进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4)
    • [16].α-淀粉酶在棉织物上的热失活动力学及稳定性[J]. 印染 2009(15)
    • [17].茶碱对胰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及光谱性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8(02)
    • [18].纺织用α-淀粉酶的复配增效[J]. 印染 2016(15)
    • [19].一株产酸性α-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J]. 中国酿造 2014(05)
    • [20].耐酸性α-淀粉酶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0)
    • [21].一种新的中温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2)
    • [22].海洋低温α-淀粉酶菌株Bacillus thuringiensis dsh 19-1发酵条件研究[J]. 中国酿造 2017(04)
    • [23].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3)
    • [24].α-淀粉酶在书画及档案揭粘中的安全性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9(03)
    • [25].细菌α-淀粉酶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储藏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7(06)
    • [26].被下“死亡通知”的α-淀粉酶[J].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10)
    • [27].不同浸泡条件对小麦发芽前后α-淀粉酶活力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28].α-淀粉酶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06)
    • [29].α-淀粉酶在馒头加工中的作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08)
    • [30].双水相萃取法分离低温α-淀粉酶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18)

    标签:;  ;  ;  ;  

    黑曲霉PZ301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固态发酵条件及酶的分离纯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