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分析与去除方法及氧化降解机制研究

富营养化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分析与去除方法及氧化降解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蓝藻水华可导致微囊藻毒素(MC)含量升高,MC是肝毒素和肿瘤促进剂,其化学性质稳定,常规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将其脱除,由此对饮用水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本文以天津市富营养化原水中的MC为研究对象,开展了MC分析方法、水华蓝藻中MC的提纯及鉴定、水中MC去除技术和MC氧化降解动力学及机理四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对MC的HPLC检测条件和SPE富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效、灵敏的SPE-HPLC富集分析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对MC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1μg/L,适合用来分析水体中的痕量MC。根据MC的分子特性,对其质谱检测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与HPLC有机结合建立了MC的HPLC-ESI/MS分析方法,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将绝对检测限降至pg级,且能有效进行MC及其降解产物的定性分析,为MC各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打下基础。围绕天津水华蓝藻,进行了MC提取、纯化及鉴定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研究,优化了MC的提纯方法,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重现性好、提取毒素中杂质含量低等特点,可有效从水华蓝藻中提纯MC;调查发现,天津富营养化表层原水中的水华蓝藻主要由微囊藻组成,其在富集后藻浆液中所占比例超过90%;利用优化的提纯方法从水华蓝藻中提取出MC,并利用HPLC及HPLC-ESI/MS方法对提纯的MC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原水中的藻类可产生MCRR和MCLR两种毒素,且产毒强度较高,分别为432.89和322.51μg/g藻干重。通过对去除MC的单元工艺及其组合技术的研究发现:常规水处理工艺对MC的去除率较低,一般在50%以下,混凝甚至可导致水中DMC含量增加而出现负去除率;考察的三种预氧化剂氯、高锰酸钾和臭氧在适宜的投加量下均能较好地去除MC,且增加投加量可提高去除效果;常规工艺前设置预氧化工艺可提高对MC的去除率,且可避免由单独预氧化或单独混凝工艺造成的水体中DMC增加的现象;单独PAC吸附对DMC去除效果较好,对IMC去除效果较差,但整体对TMC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在30%左右,PAC经氧化改性后表面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有所提高;O3和PAC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对MC的去除率,去除效果好于两者单独应用;O3预氧化+PAC吸附+混凝沉淀的联合工艺对水中TMC的去除率超过80%,可有效控制水中MC的含量;O3预氧化+常规气浮、O3预氧化+PAC吸附+常规气浮以及O3预氧化+氧化改性PAC吸附+常规气浮三种组合工艺均能有效去除水中MC,对TM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3%、91.6%和96.2%;经组合工艺处理后,过滤出水中藻毒素的含量已很低,甚至在水体中消失,且后两种工艺能更好的去除水体中有机物;中试系统中常规工艺后的中间氧化、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碳、消毒等深度处理工艺对水体中残留的MC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可将水中MC降至检测限以下,有效的保障了水厂出水的安全性;最后通过综合比较单元工艺及其组合工艺对MC、藻类以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提出了针对富营养化原水制水工艺的选择依据。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氯、高锰酸钾和臭氧对MCLR的降解特性发现:三种氧化剂对MCLR的降解过程均呈准一级动力学模式,即ln(C/C0)=-kt,且相关性较好;反应速率与MCLR的起始浓度无关,而受氧化剂初始浓度影响较大,与氯和高锰酸钾初始浓度成正比,与臭氧初始浓度的1.5次方成正比。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加速氧化剂对MCLR的降解,但影响并不显著,有效氯、高锰酸钾和臭氧降解MCLR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86、18.17、25.38kJ/mol;臭氧对MCLR的降解受pH值影响较大,随着pH值的增大降解速率迅速提高。通过对降解产物分子量及结构的分析,发现三种氧化剂降解MCLR的机理有所不同:有效氯可先与MCLR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氯乙醇-MCLR,再通过亲质子置换反应生成二羟基-MCLR;而高锰酸钾可直接将MCLR氧化成二羟基-MCLR,并在高锰酸钾过量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氧化成二羰基—MCLR;臭氧可迅速将MCLR氧化成二羟基-MCLR,并瞬间将其进一步氧化成酮类或醛类有机物,在此过程产生的H2O2催化作用下,上述降解产物可被进一步氧化成羧酸类有机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藻毒素污染现状
  • 1.2.2 藻毒素的种类、结构及性质
  • 1.2.3 藻毒素的产生机理
  • 1.2.4 藻毒素在水体中的变化迁移规律
  • 1.2.5 藻毒素的提取纯化
  • 1.2.6 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 1.2.7 藻毒素的危害
  • 1.2.8 藻毒素的去除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微囊藻毒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的建立
  • 2.1.1 概述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3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 2.1.4 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
  • 2.2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MS)方法的建立
  • 2.2.1 概述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小结
  • 3 水华原水中藻毒素的提取、纯化和鉴定
  • 3.1 高藻期水源水中藻类的采集、鉴定
  • 3.1.1 天津水源藻类高发期及含藻量
  • 3.1.2 天津水源产毒藻类的确定
  • 3.2 铜绿微囊藻的培养
  • 3.2.1 概述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结果讨论
  • 3.3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和纯化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藻毒素的提取
  • 3.3.3 藻毒素的纯化
  • 3.4 原水中藻类产毒类型和产毒强度的确定
  • 3.5 小结
  • 4 水中藻类及藻毒素的去除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剂与耗材
  • 4.1.2 仪器
  • 4.1.3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2 单独预氧化对水中藻类和藻毒素的去除作用研究
  • 4.2.1 有效氯
  • 4.2.2 高锰酸钾
  • 4.2.3 臭氧
  • 4.2.4 预氧化去除藻类及藻毒素规律探讨
  • 4.3 预氧化与混凝沉淀联合作用下藻类和藻毒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 4.3.1 预氧化和混凝沉淀联合作用的效果
  • 4.3.2 单元工艺与组合工艺的比较
  • 4.4 粉末活性炭及其与臭氧协同投加对藻类及藻毒素去除效果研究
  • 4.4.1 PAC对藻类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
  • 4.4.2 PAC与臭氧联用对藻类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
  • 4.5 中试系统研究水中藻类和藻毒素变化规律
  • 4.5.1 常规处理工艺中沉淀和气浮净水效果比较
  • 4.5.2 组合工艺净水效果比较
  • 4.6 小结
  • 5 水中藻毒素的预氧化反应动力学和降解机理探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和试剂
  • 5.1.2 液相色谱条件
  • 5.1.3 质谱条件
  • 5.1.4 预氧化反应条件
  • 5.1.5 工作曲线
  • 5.2 藻毒素降解动力学模型
  • 5.2.1 有效氯降解MCLR的反应动力学
  • 5.2.2 高锰酸钾降解MCLR的反应动力学
  • 5.2.3 臭氧降解MCLR的反应动力学
  • 5.3 藻毒素预氧化降解机理
  • 5.3.1 MCLR的氯化降解机理
  • 5.3.2 MCLR的高锰酸钾降解机理
  • 5.3.2 MCLR的臭氧降解机理
  • 5.4 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力模型在上海城市原水系统的实践与应用[J]. 净水技术 2020(01)
    • [2].原水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 化工管理 2020(23)
    • [3].浅谈原水突发氨氮污染应急预案演练的做法与效果[J]. 城镇供水 2019(05)
    • [4].云南典型小城镇原水输水管的设计[J]. 建材发展导向 2017(04)
    • [5].上海城市多水源条件下原水调配关键技术研究[J]. 给水排水 2016(12)
    • [6].十三五期间泉港区原水供应及应急水源解决方案[J]. 水利科技 2016(04)
    • [7].“链+环”或“链+网”——上海市未来供水水源地和原水系统战略规划布局的设想[J]. 净水技术 2017(05)
    • [8].千岛湖优质原水对萧山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影响[J]. 净水技术 2020(07)
    • [9].南水北调引江原水与引滦原水混凝对比试验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1)
    • [10].多水源城市原水系统综合调控关键技术[J]. 净水技术 2017(04)
    • [11].高锰酸钾和氯氧化对水库原水三维荧光峰及藻类活性影响[J]. 净水技术 2017(S1)
    • [12].不同种类原水混凝剂投加量分析[J]. 净水技术 2017(S1)
    • [13].黄浦江上游新水源地原水系统的运行调度探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24)
    • [14].赣江南昌段原水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特性研究[J]. 江西水利科技 2016(01)
    • [15].基于成本核算优化原水供应方式[J]. 厦门科技 2012(03)
    • [16].中国原水论坛将于2010年10月在宁波举行[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7].原水水质硬度控制技术应用实践[J]. 净水技术 2020(04)
    • [18].臭氧氧化水库原水溴酸盐生成的控制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7(01)
    • [19].黄浦江上游原水系统工程的设计[J]. 给水排水 2015(10)
    • [20].凹凸棒石黏土处理受污染原水的应用研究[J]. 地质学刊 2011(04)
    • [21].珠海市原水系统应急调度研究[J]. 河南科学 2010(10)
    • [22].不锈钢内衬修复大口径原水管道实例[J]. 四川建材 2016(08)
    • [23].预臭氧——常规工艺处理含铁原水的中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17)
    • [24].南水北调通水后原水藻类变化对供水系统的影响[J]. 供水技术 2017(02)
    • [25].生物操纵技术控制原水藻类的应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9)
    • [26].基于时差系数的城市原水需水量预测应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7(10)
    • [27].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及后续长江引水方案设想[J]. 上海水务 2010(03)
    • [28].城市原水系统计算机仿真模型设计[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3(01)
    • [29].宁波原水集团有限公司[J]. 宁波通讯 2013(10)
    • [30].首届“中国原水论坛”将于2010年10月在浙江宁波举行[J]. 浙江水利科技 2010(03)

    标签:;  ;  ;  ;  ;  ;  ;  ;  

    富营养化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分析与去除方法及氧化降解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