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陶小庆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陶小庆

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病因。方法:对临床脑出血病人病因总结。结果:。结论:康复期要求病人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关键词】脑出血相关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及相关护理;预防

脑出血: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通常按ICH出血的部位、稳定与否及病因等分为不同类型脑出血。

脑出血病因:

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病、脑外伤、抗凝或溶血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等引起的脑出血。根据病因分类如下。

1.根据血管病理

常见有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脑动静脉畸形(AVM)、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脑膜动静脉畸形、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等。

2.根据血流动力学

有高血压和偏头痛。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3.其他

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

4.原因不明

如特发性脑出血。

此外,有些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的诱因:①血压波动:如高血压患者近期没有服用降压药物,或生气着急等,引起血压增高,以收缩压升高尤为重要。②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与人争吵后。③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④过分疲劳:如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运动。

二、发病机制

1.脑出血的发生机制

在发生机制上,实际上每一例脑出血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而可能是几种综合因素所致。高血压形成脑出血的机制有许多说法,比较公认的是微动脉瘤学说。一般认为单纯的血压升高不足以引起脑出血,脑出血常在合并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生。

(1)微动脉瘤破裂:

因脑内小动脉壁长期受高血压引起的张力影响,使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动脉瘤,其直径一般500μm。高血压患者的脑内穿通动脉上形成许多微动脉瘤,多分布在基底核的纹状动脉、脑桥、大脑白质和小脑中直径在100~300μm的动脉上。这种动脉瘤是在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囊状,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种囊性血管容易破裂造成脑出血。

(2)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坏死:

长期高血压对脑实质内直径100~300μm小穿通动脉管壁内膜起到损害作用,血浆内的脂质经损害的内膜进入内膜下,使管壁增厚和血浆细胞浸润,形成脂肪玻璃样变,最后导致管壁坏死。当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3)脑动脉粥样硬化:

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内膜同时存在多样病变,包括局部脂肪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或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长和钙沉着。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易发生脑梗死,在大块脑缺血软化区内的动脉易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坏死病灶。

(4)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在结构上薄弱:

大脑中动脉与其所发生的深穿支-豆纹动脉呈直角,这种解剖结构在用力、激动等因素使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该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脑出血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以防脑疝发生,但在无条件做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时,腰穿仍有一定诊断价值,脑出血后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一般较高,80%患者在发病6h后,脑脊液呈血性或黄色,但腰穿脑脊液清亮时,不能完全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术前应给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有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的可能时,应禁忌做腰穿。

2.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

重症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蛋白尿阳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由应激反应引起,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脑疝,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二)神经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颅脑CT扫描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脑室大量积血时多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大。1周后血肿周围有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呈低密度或囊性变。动态CT检查还可评价出血的进展情况。

2.MRI和MRA检查

对发现结构异常,对检出脑干和小脑的出血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扫描,对急性脑出血诊断不及CT。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炎等。

4.心电图检查

脑血管病患者因为脑-心综合征或心脏本身就有疾病,可有心脏功能和血管功能的改变:①传导阻滞如P-R间期延长,结性心律或房室分离,②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③缺血性改变S-T段延长,下降,T波改变,④其他假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等。

5.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

有助判断颅内高压和脑死亡,当血肿>25ml,TCD显示颅内血流动力学不对称改变,表示颅内压力不对称,搏动指数较平均血流速度更能反映颅内压力的不对称性。

(三)其他检查

包括、血液生化、凝血功能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外周白细胞和尿素氮水平可暂时升高,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

治疗要点及相关护理:

1.脑出血抢救后,患者必须要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左右转动,但不能抬高,四肢每2小时小幅度动一下,存进血液循环,不能自行下床大小便,以免再次发生脑出血。

2.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诱发的,所以还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波动加重病情。

3.脑出血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而舒适的休养环境,所以在发病2周内,最好要少探望患者,这样可以让患者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避免再次出血。

4.脑出血病程中患者会出现头疼,疼感因人而异,可表现为胀痛、刺痛、剧烈疼痛等,头痛是脑出血发病初期最常见的症状,大家不用紧张,可适当为患者按摩头部,减轻疼痛。

5.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所以要给脑出血病人多按摩手压处以及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卧床还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应多给他们翻身和拍背,使痰液咳出。

6.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助于脑出血治愈,护理脑出血病人,可以给予天然抗凝与被动脂食物、富含精氨酸等补肾填精的食物、富含叶酸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果和多喝开水。

参考文献:

[1]乐泳池王九胜,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CT与临床观察(附103例临床分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06,212-214

[2]杨遇春,叶远柱,韩风平,自发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附46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7,07,321-322

[3]黄如训,郭玉璞,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2000年广州),《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05,326-327

[4]洪文,脑出血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中外医疗》,2009,03,217-219

标签:;  ;  ;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陶小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