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全球农业的共同潮流,世界农业已经进入产业化时代。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直接反映了农业经营体制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它能否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与否。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化对农业产业化各种组织模式的认识,找到适合本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的东北是较早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地区之一,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相对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情况看,现有的产业化组织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全面市场化和快速国际化的新形势。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深入阐述农业产业化及其组织模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产化组织模式的分析,总结出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及其组织模式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东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设想及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与有待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二、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概念
  • 三、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概念
  • 第二节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
  •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产生的条件
  • 二、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
  • 三、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
  •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产业组织理论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社会分工协作理论
  • 四、规模经济理论
  • 第二章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社会经济环境
  • 第二节 东北三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 一、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 二、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 三、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 一、龙头企业带动功能逐步强化
  • 二、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 三、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拓
  • 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发展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主要组织模式的分析及评价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
  • 一、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 二、利益联结形式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
  •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 二、专业市场带动型
  • 三、中介组织带动型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发展现状
  • 一、组织的概况
  • 二、组织模式的类型与利益联结形式
  • 三、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 一、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评价
  • 二、专业市场带动型评价
  • 三、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评价
  • 四、三种组织模式的比较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皓月集团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运作机制
  • 三、成效与问题
  • 第二节 洮南杂粮杂豆交易市场带动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运作机制
  • 三、成效与问题
  • 第三节 泉太镇养猪专业合作社模式
  • 一、合作社产生和基本情况
  • 二、合作社的运作机制
  • 三、合作社的绩效和问题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运行中的问题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阶段
  •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
  • 三、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利益机制不健全
  • 二、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
  • 三、发展资金匮乏
  • 四、科技水平低
  • 五、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市场发育不健全
  • 二、管理和科技人才缺乏
  • 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六章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与优选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思路
  • 一、确立主导产业
  • 二、建设商品生产基地
  • 三、壮大龙头企业
  • 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与优选
  • 一、选择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 二、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创新与优选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 一、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二、培育有实力的龙头企业
  • 三、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
  • 四、解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
  • 五、建设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服务体系
  • 六、转变政府职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比较制度分析视域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优化[J]. 财会月刊 2020(02)
    • [2].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动态演化分析——兼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生的必然性[J]. 农村经济 2019(01)
    • [3].基于法律视角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研究[J]. 农业工程 2018(11)
    • [4].南阳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2)
    • [5].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J]. 全国商情 2016(34)
    • [6].以农业产业化组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与对策——对山东潍坊的调查与思考[J]. 区域经济评论 2017(03)
    • [7].试议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J]. 现代农业 2017(05)
    • [8].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研究[J]. 知识经济 2017(12)
    • [9].制度、技术与市场分工:农业产业化组织分析的新视角[J]. 社会科学动态 2017(08)
    • [10].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38.6万个[J]. 四川农业科技 2016(08)
    • [11].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J]. 江西农业 2016(19)
    • [12].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滞缓的原因及其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4)
    • [13].数字卡片[J]. 农民文摘 2017(10)
    • [14].浅谈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J]. 科学中国人 2016(18)
    • [15].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66)
    • [16].农业农村部: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1.27亿农户[J]. 中国食品 2019(09)
    • [17].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国外相关研究及其评述[J]. 林业经济 2014(02)
    • [18].西部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现状与发展——基于重庆垫江的调查研究[J]. 商 2014(04)
    • [19].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探讨[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09)
    • [20].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达33万个[J]. 当代畜牧 2014(33)
    • [21].基于制度创新理论下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26)
    • [22].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J]. 当代经济 2014(21)
    • [23].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J]. 改革 2013(08)
    • [24].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J]. 现代商业 2010(05)
    • [25].四川省农场产业化经营取得重大进展[J]. 四川农业科技 2010(04)
    • [26].新疆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J]. 经济视角(下) 2009(07)
    • [27].制度变迁、供求均衡与农业产业化组织[J]. 科学管理研究 2008(06)
    • [28].农业产业化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08(09)
    • [29].民营企业家精神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J]. 商业时代 2008(15)
    • [30].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巢湖为例[J]. 乡镇经济 2008(08)

    标签:;  ;  ;  ;  ;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