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病毒性心肌疾病小鼠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病毒性心肌疾病小鼠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病毒性心肌疾病小鼠的T细胞亚群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早期防治病毒性心肌疾病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次腹腔注射CVB3m病毒的方式,复制重复感染的早期病毒性心肌疾病动物模型。将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各60只。另取30只Balb/c小鼠做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观察病毒性心肌疾病小鼠心脏质量指数;采用HE、VG染色观察其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CD4+T、CD8+T细胞含量,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及中药低剂量组小鼠心脏/体重比值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小鼠心脏/体重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增高(P<0.05),而中药高、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低剂量组相比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亦明显降低(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CD8+T细胞含量明显升高,CD4+/CD8+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CD8+T细胞含量,升高CD4+/CD8+比值(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低剂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各组间CD4+T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疾病小鼠心脏质量指数和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对病毒性心肌疾病小鼠的心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对病毒性心肌疾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病毒性心肌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现代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2 治疗进展
  • 2.祖国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进展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
  • 2.实验病毒
  • 3.实验药物
  • 4.主要药品试剂
  • 5.主要仪器
  • 6.模型制备及分组
  • 7.给药方法
  • 8.取材
  • 9.观测指标及方法
  • 9.1 一般状态
  • 9.2 心脏质量指数测定
  • 9.3 光镜观察心肌组织
  • 9.4 电镜观察小鼠心肌超微结构
  • +T、CD8+T细胞'>10.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CD4+T、CD8+T细胞
  • 11.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状态
  • 2.小鼠体重、心脏质量指数变化
  • 2.1 小鼠体重变化
  • 2.2 小鼠心脏质量指数变化
  • 3.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3.1 大体外观
  • 3.2 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
  • 3.3 心肌组织VG染色结果
  • 4.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 5.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影响
  • 讨论
  • 1.关于病毒性心肌疾病动物模型
  • 1.1 关于病毒性心肌疾病动物模型的类型
  • 1.2 关于实验用病毒
  • 1.3 关于实验用动物
  • 1.4 关于感染方式
  • 1.5 关于病毒接种剂量及次数
  • 1.6 关于造模时间及给药时间的选择
  • 2.关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组方治疗本病的理论依据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原则
  • 2.3 治疗方法
  • 3.关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的组方原则及配伍意义
  • 4.关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防治病毒性心肌疾病的机制
  • 4.1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小鼠心脏质量指数的影响
  • 4.2 关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5.关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 6.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活血化瘀法在慢阻肺中的运用[J]. 光明中医 2020(16)
    • [2].论活血化瘀法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1)
    • [3].活血化瘀法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4)
    • [4].基于血管生成探讨活血化瘀法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 辽宁中医杂志 2017(04)
    • [5].活血化瘀法在中医眼科中的运用[J]. 新中医 2015(05)
    • [6].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养生 2017(16)
    • [7].浅谈活血化瘀法中医内科临床中的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A0)
    • [8].基于《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探讨哈荔田用活血化瘀法辨治妇科疾病的临床思路[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 [9].活血化瘀法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12)
    • [10].试论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运用时的策略[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17)
    • [11].活血化瘀法及方药治疗慢性肾炎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1)
    • [12].瘀血和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04)
    • [13].活血化瘀法在肾脏病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 2010(09)
    • [14].活血化瘀法结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19)
    • [15].以活血化瘀法为核心治疗肝纤维化的思路[J]. 中医杂志 2009(01)
    • [16].活血化瘀法运用于心血管疾病之现状[J]. 中医药导报 2009(01)
    • [17].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脑出血83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26)
    • [18].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0)
    • [19].活血化瘀法外用治疗肛肠科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A4)
    • [20].活血化瘀法在中医眼科中的运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20)
    • [21].活血化瘀法对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脂肪代谢紊乱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04)
    • [22].活血化瘀法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02)
    • [23].活血化瘀法防治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13)
    • [24].活血化瘀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现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22)
    • [25].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的临床应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9)
    • [26].活血化瘀法妇科应用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 2011(07)
    • [27].温病活血化瘀法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0)
    • [28].活血化瘀法在眼科临床上的运用[J]. 四川中医 2009(03)
    • [29].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09)
    • [30].活血化瘀法在止血剂中的应用理论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10)

    标签:;  ;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病毒性心肌疾病小鼠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