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氢材料用微晶碳结构调制的研究

储氢材料用微晶碳结构调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氢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清洁的绿色新能源,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安全、高效、高密度、低成本的储氢技术,是将氢能利用推向实用化、规模化的关键,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储氢研究的重点是在新型高性能规模储氢材料上。本课题研究的碳材料以无烟煤、石油焦、石墨等作为主要原料,这些碳原料经过炭化、预石墨化处理后,然后将其与镁复合,制得Mg/C复合储氢材料。这些碳原料具有成本低、来源广等优点,所以用它们制备储氢材料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贵重金属资源。通过改变炭化及预石墨化温度、添加金属催化剂、脱灰、改变碳原料等工艺条件,制备了不同结构的微晶碳,并利用XRD图谱对其进行分析。无烟煤经炭化和预石墨化制备的微晶碳的(002)和(100)衍射峰均比无烟煤的尖锐,在无烟煤炭化及预石墨化过程中添加Ni、Fe,或者先经脱灰后进行预石墨化的,该趋势更加明显。石油焦经1500℃预石墨化制备的微晶碳其(002)衍射峰比无烟煤的尖锐。根据微晶碳的XRD图谱,计算了微晶碳的结构参数d002、Lc和La,结果表明,无烟煤经过炭化和预石墨化处理后,其石墨化度增大,形成了具有类石墨微晶结构的微晶碳,且石墨状微晶碳的结晶区增大,碳网平面在二维方向显著增大。研究了碳材料对储氢材料的储氢密度、放氢温度、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无烟煤制备的微晶碳的储氢材料,其储氢密度最高(为3.71wt.%)、初始放氢温度最低(340.8℃)、粒度最小(100~200nm)。说明无烟煤制备的微晶碳同镁的协同储氢作用最佳,对材料放氢温度降低的催化作用最好,而且其助磨作用也是最好的,可使储氢物料在短时间内磨细。其次,研究了碳原料的热处理温度对储氢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烟煤的热处理温度对材料储氢密度的影响不大,储氢密度基本相同;石油焦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的储氢密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储氢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石油焦处理温度为860℃时,材料的储氢密度最大。最后,研究了在无烟煤炭化、预石墨化过程中添加Ni、Fe、Co对储氢材料的储氢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i的储氢密度最大,说明Ni对微晶碳结构的催化作用最好,从而使得储氢材料的效果最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氢能简介
  • 1.2 储氢方法简介
  • 1.3 碳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 1.4 MG/C复合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 1.5 碳原料的碳化及预石墨化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微晶碳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 微晶碳制备方法及表征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3 微晶碳结构对镁碳复合储氢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 储氢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 储氢材料制备方法与分析测试手段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微晶碳制备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其在储氢材料中的作用
  • 4.1 微晶碳制备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 4.2 微晶碳在储氢材料中的作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成果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亚洲储氢材料学术研讨会[J]. 国际学术动态 2012(02)
    • [2].多孔储氢材料研究现状评述[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01)
    • [3].储氢材料及研究进展[J]. 绥化学院学报 2017(08)
    • [4].凹凸棒石黏土在储氢材料中应用探索[J]. 应用化工 2016(02)
    • [5].浅析高考试题中的“储氢材料”[J]. 高中数理化 2017(Z1)
    • [6].稀土储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粉体工业 2019(05)
    • [7].固体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 船电技术 2019(09)
    • [8].储氢材料的研究及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9(10)
    • [9].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储氢材料研究获进展[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07)
    • [10].聚焦储氢材料考查视角[J].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15(04)
    • [11].金属储氢材料研究进展[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0(02)
    • [12].吸附储氢材料研究获进展[J]. 化工科技市场 2010(05)
    • [13].储氢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J]. 摩托车技术 2010(05)
    • [14].高密度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5].铝对镁碳储氢材料性能的影响[J]. 材料导报 2009(12)
    • [16].金属储氢材料理论研究综述[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9(03)
    • [17].轻质储氢材料的理论模拟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11)
    • [18].固体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1(09)
    • [19].金属-氮-氢体系储氢材料[J]. 化学进展 2008(Z1)
    • [20].储氢材料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J]. 无机材料学报 2008(05)
    • [21].轻质氢化物储氢材料:挑战,进展和展望(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9(11)
    • [22].计算化学在多孔储氢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 山西化工 2011(02)
    • [23].氨硼烷基化学储氢材料[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4].储氢材料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团管理回顾[J]. 中国科学基金 2009(02)
    • [25].轻质储氢材料改性与热力学调控进展[J]. 中国科学:化学 2019(07)
    • [26].稀土储氢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 稀土信息 2017(11)
    • [27].广东医科大学率先合成高效储氢材料[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8)
    • [28].固体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 2015(16)
    • [29].储氢材料的新载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J]. 大学化学 2010(03)
    • [30].金属储氢材料与材料设计研究进展[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05)

    标签:;  ;  ;  ;  ;  

    储氢材料用微晶碳结构调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