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任审判制度

论独任审判制度

论文摘要

公正与效率是价值目标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总是随司法现状、审判实践的不断变化而此消彼长,当社会公众对公正要为渴求的时候,效率会让位于公正,反之公正又会让位于效率。本文中,笔者先分析我国独任制立法与司法的弊端引出问题,通过对独任制的一般原理和域外经验的论说、比较分析,以价值衡量为主线,提出我国独任制重构的宏观价值取向和微观制度设计的思路,论证了我国扩大独任制审判范围的观点,以及如何规范其运作模式、选任、审判程序、工作职责、目标管理考核等等。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并简要地说明文章的论述思路。自人民法院开展审判方式改革以来,为了提高审判效率,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往往将研究、改革的重点过多地放在了程序方面,尤其是集中于对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独任审判的研究与独任审判存在的问题不相协调,有必要调整改革视角,从现行的独任制审判这一组织形式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求适合我国本土特色的独任审判制度模式、适用范围等等,探索新形势下独任审判工作的新机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一、引言
  • 二、问题的提出:我国独任制立法与司法之弊端
  • (一) 立法现状
  • 1、独任审判适用范围狭
  • 2、独任审判标准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
  • 3、独任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规定不协调
  • (二) 司法现状—保守与激进之并存
  • 1、合议制度在实践动运作中发生异化
  • 2、司法实践中滥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的现象大量存在
  • 3、审判人员没有掌握好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的“度”的问题
  • 三、独任制的理论基础:效率与责任
  • (一) 独任制的概念
  • (二) 独任制的产生背景——审判资源合理配置
  • 1、审判组织形式的定位应当符合案件的疑难度与审判力量的内在要求
  • 2、审判组织形式的定位应与法官的素质高低对应
  • (三) 独任制的价值分析—与合议制之比较
  • 1、独任制的优点
  • 2、合议制的益处
  • 四、独任制的比较法研究:扩大独任制审判的范围
  • (一) 独任制的域外经验
  • 1、是完全的独任审判制
  • 2、是以独任制为主,合议制为辅
  • (二) 对照分析的启示
  • 1、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独任模式的差异
  • 2、追求诉讼效率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
  • 五、我国独任制度重构之价值取向:寻求合议制和独任制适用的最佳结合点
  • (一) 经济价值衡量
  • (二) 政治价值衡量
  • (三) 历史传统价值衡量
  • 六、独任审判制度重构之微观设计
  • (一) 重构设计之争论与分析
  • 1、坚持独任制为主、合议制为例外
  • 2、扩大独任审判案件的适用范围
  • 3、限制独任审判
  • 4、当事人对审判组织形式是否具有选择权
  • (二) 关于独任制重构之设想
  • 1、确立独任制为主、合议制为辅的审判组织形式
  • 2、有条件地增设当事人合意选择审判组织形式的权利
  • 3、规范独任审判的运作模式
  • 4、规范独任法官的选任机制
  • 5、明确独任制的相关程序
  • 6、明确独任法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管理考核
  • 七、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优化基层审判组织的视角看独任审判改革[J]. 法律适用 2010(Z1)
    • [2].小额诉讼的制度评价——基于正当性和必要性的双重考察[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09)
    • [3].现行审判组织改革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08(34)
    • [4].合议制度的价值分析[J]. 中国市场 2013(05)
    • [5].完善现行简易程序推动基层法院独任庭的改革[J]. 法制与社会 2008(29)
    • [6].张某与M眼镜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13)
    • [7].德国独任法官制度改革与启示[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 [8].关于加强审判权内部监督制约的调研报告[J]. 山东审判 2014(04)
    • [9].我国行政诉讼中的简易程序制度研究[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05)
    • [10].古希腊法中司法程序的演变——现代民主陪审制的由来[J]. 学术论坛 2011(12)

    标签:;  ;  ;  ;  

    论独任审判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