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盘细胞培养及其转基因条件的研究

鸡胚盘细胞培养及其转基因条件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实验以鸡X期胚盘细胞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整胚盘细胞培养与分散胚盘细胞培养两种形式下,细胞增殖及抑制分化的情况;摸索了胚盘细胞电穿孔法转染外源基因的条件;以转染了外源基因的胚盘细胞为供体细胞制作转基因嵌合体鸡,为转基因鸡的制作提供参考素材。研究结果如下:1.对鸡X期胚盘细胞分别进行整胚培养和分散培养,传代后的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鉴定并计算阳性克隆率,结果显示:分散细胞培养与整胚细胞培养传一代阳性克隆率分别为73.50%、57.65%,差异极显著(p<0.01);传二代的阳性克隆率分别为66.70%、39.80%,差异极显著(p<0.01)。2.以EGFP为报告基因,电穿孔转染第2代鸡ES细胞,比较电压、脉冲时间、质粒浓度、电击前孵育温度、电击后孵育温度、细胞密度、细胞生长时期等因素对转染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当电压分别设置为180 V、230 V、280 V、330 V和380 V时,转染率分别为3.01%、5.81%、10.83%、6.70%和4.08%,转染率在280 V时最高,各组电压下的转染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2)当脉冲时间分别为55μs、75μs、95μs和115μs时,转染率分别为10.83%、14.76%、5.69%和4.09%,转染率在75μs时最高,各组时间常数下的转染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3)当质粒浓度分别为0μg·mL-1、10μg·mL-1、15μg·mL-1、20μg·mL-1和25μg·mL-1时,转染率分别为0%、14.76%、15.91%、18.02%和12.34%,质粒浓度在0μg·mL-1~15μg·mL-1时,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转染率随质粒浓度的增加成上升趋势,差异显著(p<0.05);而在浓度为20μg·mL-1和25μg·mL-1时,存活率和转染率随着质粒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两者存活率和转染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4)当电击前孵育温度分别为4℃、25℃和37℃时,转染率分别为21.52%、18.02%和12.86%,置于4℃时的转染率最高。三个温度下静置10 min的细胞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置于4℃的细胞与置于25℃(室温)及37℃的转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5)电击后孵育温度为4℃、25℃和37℃时,转染率分别为21.52%、21.98%和9.80%,电击后将电极杯放置在4℃和25℃(室温)静置10 min的细胞的存活率和转染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这两个温度下的细胞存活率和转染率与放置37℃时的差异极显著(p<0.01);(6)当细胞密度为1×104个·mL-1、1×105个·mL-1、1×106个·mL-1和1×107个·mL-1时,转染率分别为1.89%、21.79%、21.98%和8.73%,细胞密度必须大于1×105个·mL-1才能有效的转染,细胞密度为1×105个·mL-1和1×106个·mL-1时细胞的存活率和转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3.制作鸡嵌合体模型前采用三种方法对种蛋开窗,换壳法、钝端开窗法和赤道面开窗法,采用换壳法的孵化效率为0;采用钝端开窗法、赤道面开窗法孵化效率分别为25%、31.67%,差异极显著(p<0.01)。受体种蛋不同处理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孵化组、开窗不注射组、开窗注射培养基组、开窗注射筛选好已转染的ES细胞组,孵化率分别为96.7%、35%、14.29%、5.21%,各组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收集到的死胚中有2只发生毛色嵌合,1只黑色绒羽位于背部,另1只黑色绒羽位于头部和尾部。孵化出壳的5只嵌合体鸡没有发生毛色嵌合。对5只存活的嵌合体鸡血液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没有条带。对5只存活的嵌合体鸡解剖提取各种组织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有4只嵌合体鸡的部分组织表达了EGFP基因。No.1号经人工助产出壳,21日龄时出现站立不稳、腿脚弯曲、食欲不正等症状,38 d时死亡,肝、腿肌、胸肌、心脏、腺胃、肾、性腺组织PCR扩增为阳性;No.2号鸡正常出壳,33日龄时出现和No.1号鸡相似的症状,站立不稳、食欲不正、精神萎靡,47 d时死亡,胸肌、腿肌、心脏、脑、肾组织PCR扩增为阳性;No.3号鸡正常出壳,23 d时死亡,未出现异常症状,解剖后各组织器官也未发生病变,肝脏、肺、胃组织PCR扩增为阳性;No.4号为母鸡,生长状况良好,88日龄时将其解剖后取提取各个组织DNA,PCR扩增全为阴性;No.5号为公鸡,生长状况良好,88日龄时将其解剖后提取各个组织DNA,肝脏、胸肌、胃、肾、性腺组织PCR扩增为阳性;阴性对照鸡各个组织DNA PCR扩增全为阴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鸡的生理生殖特点
  • 二、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2.1 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2.2 鸡胚胎干细胞的离体培养体系
  • 2.3 胚胎干细胞的鉴定
  • 三、嵌合体鸡的制作
  • 3.1 以X期胚盘细胞为供体的嵌合体鸡的制作
  • 3.2 以原始生殖细胞为供体的嵌合体鸡的制作
  • 3.3 鸡ES嵌合体的制作流程
  • 四、嵌合体的应用
  • 4.1 在保种上的应用
  • 4.2 在转基因上的应用
  • 五、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鸡X期胚盘细胞分散培养与整胚培养比较初探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种蛋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1.4 饲养层的制备
  • 1.5 鸡X期胚盘细胞分离培养和传代
  • 1.6 AKP活性鉴定
  • 1.7 阳性克隆率的观察与计算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鸡X期胚盘细胞分散培养观察
  • 2.2 鸡X期胚盘细胞整胚培养观察
  • 2.3 AKP活性检测
  • 2.4 阳性克隆率
  • 3 讨论
  • 第三章 鸡X期胚盘细胞电转染外源基因条件的探索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主要试剂
  • 1.3 鸡X期胚盘细胞分离培养和传代
  • 1.4 鸡X期胚盘细胞鉴定
  • 1.5 pEGFP-N1质粒的制备
  • 1.6 pEGFP-N1质粒电穿孔转染鸡X期胚盘细胞条件的优化
  • 1.7 存活率的观察与计算
  • 1.8 转染率的观察与计算
  • 1.9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鸡ES细胞的鉴定结果
  • 2.2 pEGFP-N1质粒电穿孔转染鸡X期胚盘细胞条件的优化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携带EGFP基因的鸡X期胚盘细胞制作嵌合体鸡模型初探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种蛋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3 经筛选的转基因胚胎干细胞的制备
  • 1.4 ES嵌合体的制备
  • 1.5 嵌合体鸡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受体种蛋不同开窗方法比较细胞
  • 2.2 显微注射不同处理方法结果
  • 2.3 肉眼观察结果
  • 2.4 DNA PCR检测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逆转录病毒转染胚盘细胞制备嵌合体鸡胚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5)
    • [2].鸡Ⅹ期胚盘细胞分散培养与整胚培养比较初探[J]. 中国家禽 2010(07)
    • [3].鸡X期胚盘细胞电转染外源基因条件的探索[J]. 中国畜牧杂志 2010(23)
    • [4].明胶对鸡胚盘细胞的增殖和多功能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8(02)
    • [5].一种简单高效稳定的高质量第X期鸡胚盘DNA提取方法的建立[J].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2)
    • [6].制作石蜡切片验证鸡胚盘显微注射外源DNA的效果[J]. 中国家禽 2013(01)
    • [7].不同抗氧化剂对鸡胚盘细胞冷冻效果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 2016(12)
    • [8].脂质体转染胚盘细胞将外源质粒pEGFP-C2导入鹌鹑胚的研究[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04)
    • [9].鸡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单细胞克隆的制备[J]. 中国家禽 2008(22)
    • [10].鸡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7)
    • [11].微博在线[J]. 科技传播 2013(19)
    • [12].鹌鹑早期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和聚集规律的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0(04)
    • [13].不同的储存条件对鸡蛋成分和胚盘质量的影响[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03)
    • [14].鸟卵真的是一个细胞吗[J]. 中学生物学 2010(08)
    • [15].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胚胎发育形态学及组织切片观察[J]. 渔业科学进展 2017(05)
    • [16].鸡胚胚盘装片制作和肢芽移植实验[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01)
    • [17].外源基因导入鸡胚的两种显微注射方法的比较[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05)
    • [18].雌性中华蜜蜂胚胎发育组织形态观察[J]. 昆虫学报 2020(03)
    • [19].脂质体转染胚盘细胞制备携pEGFP-C2基因的转基因鹌鹑[J]. 中国兽医学报 2014(03)
    • [20].鸡胚胎干细胞分离方法和培养体系的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45)
    • [21].江鳕胚胎发育的观察[J]. 水产学杂志 2012(01)
    • [22].鸡cvh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3)
    • [23].乌苏里鮠胚胎发育观察[J]. 河北渔业 2012(02)
    • [24].开都河流域新疆裸重唇鱼胚胎发育观察[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3)
    • [25].四川华鳊胚胎发育观察[J]. 水生态学杂志 2019(06)
    • [26].舌鰕虎鱼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01)
    • [27].大渡河重口裂腹鱼胚胎发育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4)
    • [28].青花嬗变[J]. 当代学生 2016(Z1)
    • [29].杂交鳜的胚胎发育形态观察[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08)
    • [30].杂交鲿(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标签:;  ;  ;  ;  ;  ;  

    鸡胚盘细胞培养及其转基因条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