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压灾害论文-何朋,宋卫东,雷远坤,刘红光

系统地压灾害论文-何朋,宋卫东,雷远坤,刘红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系统地压灾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地压活动,持续性监测,灾害预警

系统地压灾害论文文献综述

何朋,宋卫东,雷远坤,刘红光[1](2013)在《矿山地压灾害应力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了采用地压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布点方法,通过持续性监测,对回采后本条进路、相邻进路、下一开采水平的矿岩压力进行分析,从而为解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地压转移释放规律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期刊2013年01期)

吴建祥[2](2011)在《智能化井下矿体回采地压灾害监测系统的特点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化井下矿体回采地压灾害监测系统,对地下采空区的岩石应力、位移以及巷道收敛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采空区垮冒事故的预测预警。(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1年11期)

尹彦波[3](2010)在《基于预警模型机制的矿山地压灾害预警程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矿山地压灾害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进了非线性科学理论数理模型,将其应用到矿山地压灾害预警中,并运用Visual Basic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制了矿山地压灾害预警管理系统软件,结合MapGis图形特性显示功能,将其与数据、预警程序软件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矿山地压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可视化。同时,将此矿山地压灾害预警程序软件应用到柿竹园矿的地压灾害预警中,成功的进行了多次预报,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了矿山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0年02期)

胡建平[4](2005)在《矿山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系统地压灾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山地下工程施工灾害灾变规律的研究是其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基础。本文从地下工程开挖灾害宏观破坏特征的调查分析出发,首先明确致灾的主控因素和主控因素耦合体,以灾变规律为研究重点,为灾害的临灾预报与减灾控灾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将灾变规律研究、灾变信息的监测和减灾控灾措施叁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论文分别研究了地下工程开挖所导致的局部地压灾害、岩爆灾害、开采地表沉陷和系统灾害叁种类型的灾变机制和灾变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灾害研究程式,同时从工程实践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方法。 作者提出了系统地压灾害的概念,明确了其定义与内涵,并将我的迄今所发生的系统地压灾害划分为叁个群次;以冒落矿震的动能释放及其破坏效应为研究重点,建立了采空区顶板冒落矿震所触发的系统地压灾害的静一动一静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和公式体系。在采空区顶板冒落矿震动能释放的研究中,定量分析了冒高、岩性以及侧向塌陷对破坏动能的影响;首次在冒落矿震动能释放研究中引入岩体碎胀系数影响因子,并将其具体到计算公式中,建立了更符合工程实际的冒落矿震破坏动能释放公式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5-04-01)

颜荣贵,曹阳,方建勤,朱殿柱,黎剑华[5](2003)在《矿山系统地压研究——重大地压灾害的创新研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矿区灾难地压、民采老采空区地压灾害、特大及重大事故隐患区、深采矿区岩爆诱发等 4类急待解决的地压控制重大难题 ,提出了“系统地压研究”的创新思维模式 :1)从现象学的宏观破坏特征研究 ,提出了以“暗空场”为中心的“系统地压” ;2 )通过地压主控因素剖析 ,由“暗空场破坏”界定“系统地压类别” ;3 )研究作用机制 ,确定系统地压研究的框图 ;4)暗空场破坏规律创新研究 ,确定新型计算公式与体系 ;5 )确定矿山“系统地压”研究的分析、监测、控制策略方法。高峰矿地压灾害控制研究的“系统地压研究”策略的成功实施 ,为新的重大地压灾害难题研究开创了成功先例 ,可普遍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03年06期)

[6](1974)在《战胜地压灾害 调整通风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锡矿山矿务局南矿开采的矿体赋存于硅化灰岩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达80%左右,硅尘危害相当严重。解放以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由于党和上级领导的关怀,广大群众积极努力,大力加强了通风防尘工作,特别是在通风系统上,下了很大功夫。自1954年实行机械化通风以来,至1965年先后开凿(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采矿部分)》期刊1974年01期)

系统地压灾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化井下矿体回采地压灾害监测系统,对地下采空区的岩石应力、位移以及巷道收敛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采空区垮冒事故的预测预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系统地压灾害论文参考文献

[1].何朋,宋卫东,雷远坤,刘红光.矿山地压灾害应力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研究[J].矿业工程.2013

[2].吴建祥.智能化井下矿体回采地压灾害监测系统的特点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

[3].尹彦波.基于预警模型机制的矿山地压灾害预警程序系统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

[4].胡建平.矿山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系统地压灾害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

[5].颜荣贵,曹阳,方建勤,朱殿柱,黎剑华.矿山系统地压研究——重大地压灾害的创新研究策略[J].矿冶工程.2003

[6]..战胜地压灾害调整通风系统[J].有色金属(采矿部分).1974

标签:;  ;  ;  ;  

系统地压灾害论文-何朋,宋卫东,雷远坤,刘红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