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510800

摘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建筑不断兴起。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工期以及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一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问题及现状,同时预测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现状;发展趋势

一、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顾名思义,是一项相当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勘察方法,对建筑场地地质工程条件,进行实地测量、勘探、调查、分析等,从而提供基础设计时的重要物理参数。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现状

1、参次不齐,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积累,由其经过改革开放后取得很大进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总体而言,还是处于低水平的阶段,有的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特点就是照搬照抄已有的成果,缺少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不能达到创新的水平。

2、成果质量控制堪忧

成果质量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质量控制,所谓的工程质量控制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业主方面的质量控制(工程建设监理的质量控制)。第二政府方面的质量控制(政府监督机构的质量控制)。第三,承建商方面的质量控制,这种控制是内部的、自身的。可以看出,质量控制始终贯穿于质量形成、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3、缺乏专业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

国内一些单位为了利润最大化,从最初的需要测量放孔,现只需要在现场大概定位钻孔位置,岩土编录由钻探工人来完成,地下水位也未能按要求准确测量,岩土测试与取样等测试均未达规范标准,大大降低了勘察质量。后期的勘察报告由一些非专业人员进行编写,如项目无勘察大纲、资料整理由毕业新生利用其他项目的报告套写等等,并没有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把控质量,未对报告内容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提供的报告成果并无多大参考意义,严重影响建筑设计的质量。

三、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勘察技术取得的进展

岩土工程在本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史,相继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性进展:

地基处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这几年来,为了满足岩土工程建设需求,我们不断吸取、发展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经验。对于地表大部分都松散,地表厚度大小变化大,地表相变较为剧烈且成分复杂的第四纪地基的处理技术已经有了凸出的表现。

2、把勘察与设计、施工试行性的结合起来,初次形成了设计、施工、监测为一体,的岩土工程体系。

3、我们已经达到高严技术要求,并能够解决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相关的规定、标准,标志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已经在实践积累下一个较为稳定的技术水平。

4、多样化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已经逐渐取代单一的取样、试验、报告、钻探的模式。

螺旋板载荷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预钻式和自钻式旁压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等的创新技术相继出现,不仅提高了地基水平的评估工作,还推动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还有室内土质工程检验中的高压圃结试验、三轴压缩(剪切)试验等方法,使土力学理论与勘察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工程勘察系统经过巨大变革后,勘察结果文案中包含了多个重要技术要点。比如,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在建工程的安全性的预测评定、拟建场地提出岩土工程评估等等。

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岩士工程勘察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2)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3)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今年来数字化勘察技术被广泛应用,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

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实施改进,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技术,并推广其广泛应用,、加大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加快该技术的研究应用,以真正实现岩土工程的数字化勘察的广泛应用。

1、完善勘察体制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1)现国内要求相关单位必须完善勘察体系,并且严格执行程序,规范市场行为,实行全程化监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实行监理全程化、将不当行为发生的频率将至最低,保障勘察质量,最大限度的保障投资效益。

(2)勘察单位从人才选拔上着手,积极引进具有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对于现有勘察人员,增加相应的职业培训,使其不仅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能够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最终促进勘察人员整体素养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也在节节攀升。

2、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由手工到数字化转变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数字化与岩土工程勘察相融合将是未来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方向。数字化勘察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化建模方法及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

数字化建模方法:通用精确表示工程地质体外表面的方式来表示均质地质体,可以抽象为把一系列同属性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构成网状曲面片,进而确定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

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基于GIS的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的原始数据主要为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数据来源包括:(1)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图和自然区划图。(2)岩土工程勘察数据。

结束语: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只有保障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的准确性,才能确保建筑工程不会出现安全隐患。虽然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水平仍然处于低端水平,但只有不断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在勘察技术方面的研究,通过运用国内逐渐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数字化和GIS技术,积累经验,不断研究,打破常规,不断创新,我们都坚信,我国的岩土勘察技术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龙.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1,(22):112-113.

[2]臧增法.试析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现状及发展[J].城市建设,2012,(32):24-25.

[3]郑本成.岩土工程常见地质问题及勘察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59-60.

作者简介:李淑秋,1991年生,广东汕头人,大学本科,地质矿产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勘查、评估、治理设计等工作。

标签:;  ;  ;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