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血糖仪不适用于贫血患者的血糖监测

快速血糖仪不适用于贫血患者的血糖监测

张建文(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湖南湘西416000)

摘要;目的比较快速血糖仪和生化仪在贫血患者的血糖监测的。结果并分析前者的可能误差来源。方法选择非贫血住院患者200例,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患者各10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分析各组间患者的血糖检验值的差异。结果非贫血组和轻度贫血组患者血糖检验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度和重度贫血组的生化仪法的血糖检测结果均高于快速血糖检测法,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血糖检测法不适用于中度和重度贫血患者的血糖监测,在临床检验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

关键词:血糖监测;快速血糖仪;生化仪

血糖检验属于常规性检验项目,对患者进行血糖检验能够更为准确的掌握疾病变化情况,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为合理化的治疗方向,由此可见,进行血糖检验必须保证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常规生化仪是常规血糖检验方式,但不适用于急诊。床旁快速血糖仪检测法应用十分广泛,准确性也较高。但是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在贫血患者中,床旁血糖检测经常与检验科结果差异较大。本文的研究意图在于: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分别进行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分析不同检验方式的在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现下方文字阐述是相关研究报告: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非贫血组住院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5-76岁,平均值(29.23±8.25)岁;女性患者100例,年龄:27-72岁,平均值(32.33±10.25)岁。选择贫血组患者300例,其中重度贫血患者100例,年龄:24-73岁,平均值(28.83±7.95)岁;中度患者100例,年龄:22-68岁,平均值(30.13±10.75)岁。轻度贫血患者100例,年龄:25-66岁,平均值(27.23±12.35)岁。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均排除免疫系统、肾功能不全等疾病,2016年1月~2016年12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

组间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基础数据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可组间检验结果对比。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同时采集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2ml(采用水浴收缩的方式进行处理,对标本进行离心,留置血清)和末梢血一滴(按标准操作程序扎针并采集末梢血),再采用拜耳公司快速血糖仪(电极法)和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己糖激酶法)进行血糖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均进行了有效的质量控制,且当月检测结果在控。

1.3观察项目

分析两种血糖检验方法在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间的一致程度,以及贫血组间的具体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使用了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分析版本为SPSS21.0版系统,组间患者的血糖检验值为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式用t检验;当发现组间匹配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两种血糖检验方法在非贫血组之间的检验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非贫血组患者的血糖检验值数据指标见表1。但是,生化仪法的血糖检测结果在中度和重度贫血组均高于快速血糖检测法,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轻度贫血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近似,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检验项目中,血糖检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种检验方式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程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疾病类型的重要指标,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治疗。

在血糖检验中,常规生化仪是十分常见的使用检验仪器,可以帮助医院进行大批量的血糖检验,该种检验方式的结果准确率十分高,且不容易受到其他实际因素影响,并且,常规生化仪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环节的检验,因此,该种检验方式的临床优势性十分突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检验过程相对复杂化,检验时长一般较长,无法满足日常门诊患者的检验需求。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检验仪器也不断出现,快速血糖检验仪在近年来应用的十分频繁,其可以大大满足患者紧急情况下的血糖检验需要,并且,该种检验方式的检测结果也十分准确,可以为重急症患者争取到更多的临床治疗时间[1-2]。

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昏迷患者的血糖水平,其不仅可以将患者的低血糖昏迷等情况有效排除,还可以节省血糖检测流程,也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检验费用;对危重患者实施快速检测,能够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情况,从某一种程度而言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除此之外,快速血糖仪还有其他优势,如:患者可以利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便更为有效的控制自身血糖水平[3-4]。

此次研究中,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中度和重度贫血对快速法检测有影响,且检测结果较生化仪法低,P值均﹤0.05。这可能与快速检测法的检验原理有关,因其采取全血,且需要自动对其进行血细胞容积的矫正因子计算有关。我们推测,轻度贫血组,因血细胞容积的矫正因子可能较小,而中重度组校正值较大,故产生较大偏差。尽管此次研究结果与先前[5]一些研究结论相悖;这也说明了,为了获得相对准确的血糖检验结果,在临床检验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

参考文献

[1]唐瑜梅.糖尿病孕妇血糖检验结果研究[J].今日健康,2015,14(5):337-337.

[2]苗曼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136-136.

[3]吴建芬,赖铭波,余琳.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55-56.

[4]柏金.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2):59-60.

[5]唐永华.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检验结果对比[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2):271-272.

标签:;  ;  ;  

快速血糖仪不适用于贫血患者的血糖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