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烟机总装流水线系统化平衡技术研究与应用

吸油烟机总装流水线系统化平衡技术研究与应用

论文摘要

吸油烟机是千家万户都要使用的厨房家电,近年来随着大家电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大家电企业纷纷进入厨房家电领域分抢这块家电领域最后的蛋糕,逐渐使厨房家电也走向了微利时代。吸油烟机结构简单,所以导致吸油烟机生产行业进入壁垒比较低,生产企业众多,既存在规模化的生产企业,又存在着螺丝刀的组装工厂。吸油烟机的总装流水线生产,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所以吸油烟机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和直接的人工费用构成。原材料成本作为企业不可控成本部分,因此提高流水线的效率成为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上海林内的吸油烟机流水线是一条单品种流水线,由9个工作站,22个工序组成。流水线的特点是流程清楚,但工序繁多,改善前的静态平衡率为81%,动态平衡率为70%,单班的实际产量为136台。改善目标为:单班产量能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20%——25%,单件的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10%。由于改善前流水线的静态平衡率已经不低,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再提高20-25%,成本相对而言不能增加,因此单独优化工作站数或者单独优化各工作站的平衡延迟都不能达到要求,必须要双重优化并解决流水线的动态平衡问题。针对上述特点,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法,即从宏观、宏微观、微观,分三个层次来分析问题。本文首先从宏观方面校核了改善前流水线的最少工作站数。由于是流水线的改善而非全新流水线的设计,因此必须考虑改善前的流水线是否是在按最少工作站这种成本最低的方式在运行,从成本和效率两方面来分析问题是有必要的。宏微观层次的分析主要是运用运转分析法,考核在基于改善前最少工作站数的情况下,提高效率,达到改善目标的可能性,是连接微观层次程序、操作、动作分析的桥梁。宏微观层次的分析目的在于发现基于目前工作站无法达到改善的目标时,在进行程序、操作、动作分析前,适当增加工作站的数量。微观层次的分析,就是利用程序、操作、动作分析等实用工具,对关键工作站进行分析,缩短关键工作站的时间,使平衡延迟最小化。本文还运用了持续改善的方法,对关键工作站进行了持续的改善和优化,并运用了TQM、5S、看板管理等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减少零部件等待、故障等待出发,对流水线做了动态平衡。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使用流水线系统化平衡技术后,吸油烟机流水线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流水线的静态平衡率从改善前的81%提高到了96.6%,动态平衡率从70%提高到90%,完工率在96%以上,每班单产基本稳定在210台左右。通过采用本文所提流水线系统化平衡技术,上海林内吸油烟机总装流水线很好地达到了设定的改善目标,从而充分验证了本文理论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流水线平衡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1.4.2 流水线实用平衡技术
  • 1.4.3 家电业相关改善案例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流水线平衡目标分析与方法研究
  • 2.1 改善目标分析
  • 2.2 改善前流水线的主要特点
  • 2.3 流水线平衡的宏微观结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 2.3.1 宏观层次的最少工作站数的核定
  • 2.3.2 宏微观的连接桥梁——运转分析法
  • 2.3.3 微观层的程序、操作与动作研究
  • 2.3.4 持续改进与动态平衡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产计划与排序约束的最少工作站数
  • 3.1 上海林内吸油烟机流水线组成
  • 3.1.1 流水线工作站组成及布置方式
  • 3.1.2 工序时间定额及平衡评价指标
  • 3.2 基于生产计划的最少工作站数确定
  • 3.2.1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问题的数学模型
  • 3.2.2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问题的启发式解法
  • 3.3 流水线改进方向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水线运转分析与改善研究
  • 4.1 运转分析方法简介
  • 4.1.1 运转分析观测的类型
  • 4.1.2 工作取样
  • 4.2 运转分析与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水线的程序,操作和动作分析研究
  • 5.1 关键工作站的工序、工步组成
  • 5.2 “风机总装”的流程分析
  • 5.2.1 程序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 5.2.2 流程分析图
  • 5.2.3 运用ECRS 进行改善
  • 5.2.4 程序分析的小结
  • 5.3 “风机总装”的操作分析
  • 5.3.1 操作分析的方法
  • 5.3.2 工序1 的操作分析
  • 5.3.3 工序2 的操作分析
  • 5.3.4 工序3 的操作分析
  • 5.3.5 操作分析小结
  • 5.4 “风机总装”的动作分析
  • 5.4.1 动作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 5.4.2 工作站的MOD 分析
  • 5.4.3 动作分析的小结
  • 5.5 工作站持续改善
  • 5.5.1 寻找新的关键工作站
  • 5.5.2 对新的关键工作站进行程序,操作和动作分析
  • 5.5.3 再寻找新的关键工作站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水线的动态平衡管理与实施
  • 6.1 常用流水线动态平衡研究方法
  • 6.1.1 实现设备“零故障”
  • 6.1.2 运用TQM 持续的改进质量
  • 6.1.3 运用55 管理
  • 6.1.4 开展看板管理
  • 6.2 实施与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流水线改善前各工作站时间定额
  • 附录2 流水线改善后各工作站时间定额
  • 附录3 工作站和改善前操作过程图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吸油烟机总装流水线系统化平衡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