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

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梳理、回顾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历史为线索,以分析、研究此间该领域创作的主要代表作品和重要研究文献(包括创作门类史和作家作品研究等)为主体;运用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其中的多部代表作品;运用历史音乐学的研究方法,认真学习、评介了其中的经典研究文献。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对此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从“代表作家和作品”、“创作分类”和“成就与问题”等角度,进行了出自笔者个人研究领悟的重新评价——认为王义平,王西麟,朱践耳、施万春,江文也、陈培勋、杜鸣心,何占豪、陈钢和刘敦南等作家,以及《貔貅舞曲》,《云南音诗》,朱践耳《节日序曲》、施万春《节日序曲》,《汨罗沉流》、《心潮逐浪高》、《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交响幻想曲·洛神——陈思王之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钢琴协奏曲——山林》等作品,堪当此间管弦乐创作的优秀代表;强调民族特性型、关注世态风俗型、积极响应政治型和严肃反映现实型等种类、特征可以概括此间管弦乐创作的所有作品;堪称经典的音乐主题创造、颇为成功的民族化探索、主动反映社会现实、自觉追求现代意识和重视普及的大众化努力等实践,是此间管弦乐创作的主要成就;题材内容相对单一、艺术构思失之雷同、技法运用相对保守和创作技术尚有瑕疵等问题,是此间管弦乐创作的主要缺陷;对西方严肃音乐艺术的吸收、融会和改造等经验是此间管弦乐创作提供的主要参考与借鉴。最后,本文对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做出了较高的艺术评价和历史定位,认为它已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要任务,是中国艺术音乐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及论域的界定
  • 第一章 1949~1981 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之历史发展
  • 引言 背景与遗产
  • 第一节 蓬勃成长期——1949~1959 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
  • 第二节 渐趋萎缩期——1960~1965 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
  • 第三节 衰落凋敝期——1966~1976 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
  • 第四节 恢复发展期——1977~1981 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
  • 第二章 1949~1981 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之代表作品分析
  • 引言 代表作品及其确定原则
  • 第一节 小品类
  • 第二节 组曲类
  • 第三节 序曲类
  • 第四节 交响诗类
  • 第五节 协奏曲
  • 第三章 1949~1981 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之代表研究文献述评
  • 引言 音乐创作与创作研究
  • 第一节 创作门类史研究
  • 第二节 作家作品研究
  • 第四章 1949~1981 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之重新评价
  • 引言 历史评价、时代评价与个人评价
  • 第一节 代表作家和作品
  • 第二节 创作分类
  • 第三节 成就与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J]. 音乐研究 2019(05)
    • [2].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刍议[J]. 中国音乐学 2020(02)
    • [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成果推介 中国当代音乐的海外传播研究[J]. 艺术学研究 2020(03)
    • [4].新时期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海外传播的成绩、问题及其对策[J]. 音乐研究 2019(04)
    • [5].浅谈唐诗宋词在中国当代音乐中的作用[J]. 北方音乐 2017(03)
    • [6].从现代柳琴作品看柳琴艺术的发展——以几首作品为例[J]. 北方音乐 2017(09)
    • [7].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J]. 音乐研究 2018(04)
    • [8].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策略[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9].2015第五届中国当代音乐评论比赛[J]. 人民音乐 2015(02)
    • [10].比较与浅析《中国当代音乐》和《中国现代音乐史纲》[J]. 明日风尚 2018(18)
    • [11].苏俄音乐风格对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影响[J]. 通俗歌曲 2016(12)
    • [12].中国当代音乐丛书对比研究[J]. 艺术品鉴 2015(03)
    • [13].2014第四届中国当代音乐评论比赛[J]. 人民音乐 2013(12)
    • [14].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浅析[J]. 大众文艺 2012(09)
    • [15].继承·创新·探索·突破——2011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论坛述评[J]. 音乐创作 2012(05)
    • [16].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J]. 福建艺术 2011(03)
    • [17].“我们时代的和谐——2011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论坛”优秀论文征集[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1(02)
    • [18].思虑各殊 旨归同一——《中国当代音乐学》及《音乐学概论》读后感[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04)
    • [19].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J]. 音乐研究 2009(01)
    • [20].以“现代”的名义跨入当代——“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之当代音乐研究感言[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9(01)
    • [21].“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综述[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9(02)
    • [22].筚路蓝缕 润物无声——读《中国当代音乐学》有感[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2)
    • [23].中国新音乐:追寻美妙的声音——“中国当代音乐中的理论与实践:中美交叉视角”学术研讨会综述[J]. 人民音乐 2018(05)
    • [24].传统与当代 继承与创新 分析与理论——2018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人民音乐 2018(09)
    • [25].2013第三届中国当代音乐评论比赛[J]. 人民音乐 2013(01)
    • [26].在记忆的追索中迈向未来——“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述评[J]. 音乐研究 2009(01)
    • [27].再次出发——读“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9(01)
    • [28].畅论成就 直面现实 规划未来——《“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论文集》前言[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9(04)
    • [29].中国音乐学术发展的“白皮书”——小议《中国当代音乐学》的出版[J]. 人民音乐 2008(02)
    • [30].刍议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J]. 北方音乐 2015(24)

    标签:;  ;  ;  ;  ;  

    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